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18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滑槽结构,且箱体两侧的滑槽结构内设置有侧件,所述侧件的左侧设置有内框,且侧件的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垫板,且垫板的一侧连接有箱体,所述垫板内设置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上设置有右底板,所述右底板上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左底板。该组培苗移栽种植槽采用箱体的两侧设置有侧框,且侧框内设置有压杆,接着按压压杆可将侧件向下进行移动,这样侧件上的内框也可向下进行移动,接着内框下的撑板可将左底板和右底板向下按压,这样箱体内的组培苗就可排出,从而组培苗就得到有效的移栽了。

A kind of transplanting and planting trough for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
本技术涉及组培苗设备
,具体为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
技术介绍
组培苗: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外殖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条件下,培育的完整植株,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而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则是上述组培苗的移栽装置。现在市场组培苗在进行培育后不能便捷的进行移栽,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组培苗在进行培育后不能便捷的进行移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滑槽结构,且箱体两侧的滑槽结构内设置有侧件,所述侧件的左侧设置有内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的两侧开设有滑槽结构,且箱体(10)两侧的滑槽结构内设置有侧件(12),所述侧件(12)的左侧设置有内框(8),且侧件(12)的下端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下端设置有垫板(3),且垫板(3)的一侧连接有箱体(10),所述垫板(3)内设置有扭力弹簧(5),且扭力弹簧(5)上设置有右底板(9),所述右底板(9)上设置有凸块(14),且凸块(14)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上设置有左底板(7),且左底板(7)的一侧设置有扭力弹簧(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的两侧开设有滑槽结构,且箱体(10)两侧的滑槽结构内设置有侧件(12),所述侧件(12)的左侧设置有内框(8),且侧件(12)的下端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下端设置有垫板(3),且垫板(3)的一侧连接有箱体(10),所述垫板(3)内设置有扭力弹簧(5),且扭力弹簧(5)上设置有右底板(9),所述右底板(9)上设置有凸块(14),且凸块(14)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上设置有左底板(7),且左底板(7)的一侧设置有扭力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培苗移栽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祥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