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7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包括喷雾壶,所述喷雾壶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外壁设置有滑块,所述喷雾壶顶部设置有壶口,且壶口的直径大于两倍的叶片的长度,所述滑块前端设置有海绵块和连接杆,海绵块和连接杆均位于喷雾壶的内壁,所述海绵块与喷雾壶内壁贴合,海绵块位于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卡块,卡块底部设置有固定筒。该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通过在喷雾壶靠近壶口的外壁上开设滑槽,使滑块可以在滑槽上带动海绵块在喷雾壶外壁上移动位置,并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对喷雾壶的内壁进行清理,解决喷雾壶内壁清理困难的问题,同时在滑块移动时带动叶片对喷雾壶中的水进行搅拌,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Spray device for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组培苗种植
,具体为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组培苗是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在进行组培苗工作时,需要使用到喷壶进行浇水的工作,而现有的喷壶在使用时,由于喷壶的壶口直径较小,喷壶的内壁清理起来极为不便,喷壶也不具备搅拌功能,实用性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喷壶内壁清理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包括喷雾壶,所述喷雾壶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外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前端设置有海绵块和连接杆,海绵块和连接杆均位于喷雾壶的内壁,所述海绵块与喷雾壶内壁贴合,海绵块位于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卡块,卡块底部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外壁上设置有叶片。优选的,所述喷雾壶顶部设置有壶口,且壶口的直径大于两倍的叶片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喷雾壶底部设置有底座,且底座内部设置有铁块。优选的,所述喷雾壶上方设置有密封盖,其密封盖一侧设置有喷嘴,密封盖底部设置有导管,导管一侧设置有活塞筒,且密封盖顶部设置有压柄,压柄底部与活塞相连接,活塞插设在活塞筒的内部,并且压柄一侧设置有按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顶部开设有开口,其连接杆与卡块为卡合连接,且卡块为“工”字形结构,并且卡块与固定筒通过转轴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通过在喷雾壶靠近壶口的外壁上开设滑槽,使滑块可以在滑槽上带动海绵块在喷雾壶外壁上移动位置,并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对喷雾壶的内壁进行清理,解决喷雾壶内壁清理困难的问题,同时在滑块移动时带动叶片对喷雾壶中的水进行搅拌,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固定筒与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连接杆俯视图。图中:1、喷雾壶,2、壶口,3、导管,4、喷嘴,5、压柄,6、按柄,7、密封盖,8、活塞,9、活塞筒,10、滑块,11、海绵块,12、底座,13、铁块,14、叶片,15、连接杆,16、卡块,17、固定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包括喷雾壶1,喷雾壶1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外壁设置有滑块10,滑块10和海绵块11通过滑槽分别卡在喷雾壶1的外壁和内壁,而滑槽的宽度大于海绵块11的厚度,因海绵块11为软性材质,海绵块11则可以从滑槽处抽出,方便对海绵块11、滑块10和连接杆15进行拆卸,如图1所示,滑块10上用虚线标画的为连接杆15,位置低于滑槽的顶部,从而在海绵块11离开喷雾壶1内部时不会对海绵块11造成影响,喷雾壶1顶部设置有壶口2,喷雾壶1与壶口2为一体连接,且壶口2的直径大于两倍的叶片14的长度,从而方便将固定筒17和叶片14拆除从壶口2中取出;喷雾壶1底部设置有底座12,喷雾壶1与底座12为一体连接,且底座12内部设置有铁块13,底座12与铁块13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增加喷雾壶1底部的重量,避免喷雾壶1出现头重脚轻而导致放不稳的情况;滑块10前端设置有海绵块11和连接杆15,海绵块11和连接杆15均与滑块10通过胶水进行固定,海绵块11和连接杆15均位于喷雾壶1的内壁,喷雾壶1上方设置有密封盖7,其密封盖7一侧设置有喷嘴4,密封盖7左侧设置有喷嘴4,密封盖7底部设置有导管3,喷嘴4与导管3相连接,导管3一侧设置有活塞筒9,导管3右侧设置有活塞筒9,且密封盖7顶部设置有压柄5,压柄5底部与活塞8相连接,压柄5与活塞8固定连接,活塞8插设在活塞筒9的内部,活塞8与活塞筒9为活动连接,并且压柄5一侧设置有按柄6,压柄5右侧设置有按柄6,喷雾壶1的使用原理是:水位高低产生压力差,壶里的高,压力使水喷出来;压强越大,水位越高,这与压强有很大的关系;海绵块11与喷雾壶1内壁贴合,海绵块11位于连接杆15的下端,连接杆15上设置有卡块16,卡块16与连接杆15为活动连接,卡块16底部设置有固定筒17,固定筒17外壁上设置有叶片14,固定筒17与叶片14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杆15顶部开设有开口,其连接杆15与卡块16为卡合连接,且卡块16为“工”字形结构,方便将固定筒17与连接杆15拆卸,将固定筒17和叶片14从喷雾壶1中取出对固定筒17和叶片14进行清理,并且卡块16与固定筒17通过转轴进行连接;该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通过在喷雾壶1靠近壶口2的外壁上开设滑槽,使滑块10可以在滑槽上带动海绵块11在喷雾壶1外壁上移动位置,并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对喷雾壶1的内壁进行清理,解决喷雾壶1内壁清理困难的问题,同时在滑块10移动时带动叶片14对喷雾壶1中的水进行搅拌,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时,首先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了解,了解过后再对本装置的重要零件部为进行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后再正式进入使用,使用时,首先将喷雾壶1中灌满水,如需要添加药物,则可以通过壶口2处向喷雾壶1内部添加,将药物添加好后再将导管3和活塞筒9从壶口2处插入喷雾壶1中,并将密封盖7与壶口2螺纹连接固定,将其固定好后,则可以在喷雾壶1的外壁上呈环形状移动滑块10,使滑块10在转圈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杆15和海绵块11一同移动,海绵块11在移动的过程中会贴于喷雾壶1的内壁移动,从而可以将喷雾壶1内壁上的杂质擦除,达到清理喷雾壶1内壁的目的,而连接杆15在移动时,连接杆15底部的固定筒17则会在转轴以及水的拨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固定筒17外壁上的叶片14对水和药剂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完成后,即可手持密封盖7,先按压压柄5,使活塞8在活塞筒9中活动,再按压按柄6,使药水通过导管3从喷嘴4中喷出,这就是该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壶(1),所述喷雾壶(1)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外壁设置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前端设置有海绵块(11)和连接杆(15),海绵块(11)和连接杆(15)均位于喷雾壶(1)的内壁,所述海绵块(11)与喷雾壶(1)内壁贴合,海绵块(11)位于连接杆(15)的下端,所述连接杆(15)上设置有卡块(16),卡块(16)底部设置有固定筒(17),固定筒(17)外壁上设置有叶片(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壶(1),所述喷雾壶(1)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外壁设置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前端设置有海绵块(11)和连接杆(15),海绵块(11)和连接杆(15)均位于喷雾壶(1)的内壁,所述海绵块(11)与喷雾壶(1)内壁贴合,海绵块(11)位于连接杆(15)的下端,所述连接杆(15)上设置有卡块(16),卡块(16)底部设置有固定筒(17),固定筒(17)外壁上设置有叶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壶(1)顶部设置有壶口(2),且壶口(2)的直径大于两倍的叶片(14)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培苗种植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祥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