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5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主体,所述育苗架主体内壁设置有育苗板,育苗板顶部设置有育苗槽,所述育苗架主体底部设置有底座,且育苗架主体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与育苗板相连接,所述育苗板上开设有通孔,育苗板与育苗槽连通,所述育苗板底部设置有转盘,转盘顶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插设在育苗板的通孔中并到达育苗槽的内部。该白芨育苗装置通过将多个托板与转盘设置成一体结构,使育苗槽与托板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在移栽幼苗时,通过转动转盘,先让幼苗与育苗槽分离,再通过转动横杆,使转盘可以带动托板从育苗槽的底部与育苗槽分离,由此达到同时取出多棵幼苗的目的,提高移栽效率。

A device for breeding Bletilla stri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芨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白芨培育
,具体为一种白芨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白芨,中药名;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白芨在进行种植时,需要将白芨的块茎在育种室内先进行育苗处理,当幼苗成长至一定高度时或一定阶段时,再将其移植到大棚内种植,而白芨进行育苗时是使用传统的育苗槽,这种育苗槽在移栽时不仅需要一个个进行移栽,在移栽过程中还容易对幼苗的根茎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芨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育苗槽移栽速度慢,容易对幼苗根茎造成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主体,所述育苗架主体内壁设置有育苗板,育苗板顶部设置有育苗槽,所述育苗板上开设有通孔,育苗板与育苗槽连通,所述育苗板底部设置有转盘,转盘顶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插设在育苗板的通孔中并到达育苗槽的内部,托板底部设置有横杆。优选的,所述育苗架主体底部设置有底座,且育苗架主体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与育苗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育苗板通过转轴与育苗架主体构成活动连接,且育苗板和转盘均为圆形。优选的,所述育苗板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限位杆,且育苗板底部设置有转轴,并且转轴上设置有横杆。优选的,所述托板顶部设置有塑料膜,且托板和塑料膜上均开设有圆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白芨育苗装置通过将多个托板与转盘设置成一体结构,使育苗槽与托板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在移栽幼苗时,通过转动转盘,先让幼苗与育苗槽分离,再通过转动横杆,使转盘可以带动托板从育苗槽的底部与育苗槽分离,由此达到同时取出多棵幼苗的目的,提高移栽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白芨育苗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白芨育苗装置转盘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白芨育苗装置育苗板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白芨育苗装置育苗板俯视图。图中:1、育苗架主体,2、转盘,3、育苗槽,4、育苗板,5、限位杆,6、托板,7、转轴,8、驱动电机,9、横杆,10、底座,11、塑料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主体1,育苗架主体1内壁设置有育苗板4,育苗板4顶部设置有育苗槽3,育苗槽3与育苗板4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育苗架主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10,底座10与育苗架主体1焊接固定,且育苗架主体1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8,育苗架主体1右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8,并且驱动电机8与育苗板4相连接,驱动电机8与育苗板4上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带动育苗板4进行转动,清理移栽幼苗时掉落在育苗板4上的泥土;育苗板4上开设有通孔,育苗板4与育苗槽3连通,育苗槽3与育苗板4上的通孔是连接的,育苗板4底部设置有转盘2,转盘2与育苗板4接触但不固定,转盘2顶部设置有托板6,托板6与转盘2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转盘2与托板6接触的部分也开设有通孔,方便水分的渗透、泥土的透气,育苗板4通过转轴与育苗架主体1构成活动连接,且育苗板4和转盘2均为圆形;育苗板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与育苗板4焊接固定,且育苗板4底部设置有转轴7,育苗板4底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7,并且转轴7上设置有横杆9,横杆9通过转轴7与育苗板4构成转动连接;托板6插设在育苗板4的通孔中并到达育苗槽3的内部,托板6底部设置有横杆9,托板6底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杆9;托板6顶部设置有塑料膜11,通过提起塑料膜11,可以在幼苗移栽时使泥土轻松与托板6脱离,且托板6和塑料膜11上均开设有圆孔;该白芨育苗装置通过将多个托板6与转盘2设置成一体结构,托板6设置有5个,使育苗槽3与托板6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在移栽幼苗时,通过转动转盘2,先让幼苗与育苗槽3分离,再通过转动横杆9,使转盘2可以带动托板6从育苗槽3的底部与育苗槽3分离,由此达到同时取出多棵幼苗的目的,提高移栽效率。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白芨育苗装置时,首先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了解,了解过后再对本装置的重要零件部为进行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后再正式进入使用,使用时,首先将白芨的块茎放入育苗槽3内部的塑料膜11上进行培育,当块茎生长成幼苗需要进行移栽时,则可以先转动转盘2,使转盘2带动托板6在育苗槽3的内部进行转动,而托板6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托板6上的幼苗和泥土转动,使泥土与育苗槽3慢慢分离,随后通过转轴7向两侧转动横杆9,使横杆9离开托板6的底部,接着将转盘2慢慢向下移动,使托板6带动幼苗和从育苗槽3中脱离,当托板6与育苗槽3分离后,向上提起塑料膜11,即可将泥土和幼苗整体移栽;如育苗板4上落有较多的泥土需要进行清理,则可以启动驱动电机8,使驱动电机8带动育苗板4转动,使育苗板4倾斜,泥土掉落到底座10上方便人们的清理,这就是该白芨育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架主体(1),所述育苗架主体(1)内壁设置有育苗板(4),育苗板(4)顶部设置有育苗槽(3),所述育苗板(4)上开设有通孔,育苗板(4)与育苗槽(3)连通,所述育苗板(4)底部设置有转盘(2),转盘(2)顶部设置有托板(6),所述托板(6)插设在育苗板(4)的通孔中并到达育苗槽(3)的内部,托板(6)底部设置有横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架主体(1),所述育苗架主体(1)内壁设置有育苗板(4),育苗板(4)顶部设置有育苗槽(3),所述育苗板(4)上开设有通孔,育苗板(4)与育苗槽(3)连通,所述育苗板(4)底部设置有转盘(2),转盘(2)顶部设置有托板(6),所述托板(6)插设在育苗板(4)的通孔中并到达育苗槽(3)的内部,托板(6)底部设置有横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主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10),且育苗架主体(1)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8),并且驱动电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祥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