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15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盖设在种植区上方的大棚以及设置在大棚上的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加热板、冷凝管的温度控制模块,包括若干个LED灯、光传感器的光照控制模块,遮阳装置,微处理器;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个检测区和温控区,每个温控区至少包括3个检测区;每个检测区都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每个温控区都设置一个LED灯和一个光传感器;每个温控区内的一个检测区上设置有加热板和冷凝管,LED灯、加热板的启动及关闭电路通过线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通过DTU与微处理器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温室种植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达到满足农业信息共享的目的。

A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light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温室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温室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温室栽培的关键技术在于对温室内部环境的调控,主要包括对温室环境中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和肥料等因子的调控。光照作为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影响作物生长的最关键环境因子之一,而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光照的智能、精确控制的主要系统。在目前温室光照环境控制系统中,大多是工人根据种植经验对卷帘进行操作,而温室棚内光照的控制只能根据工人的经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揭开或铺盖卷帘。虽然有些温室大棚也安装有各种启动卷帘的动力设备,但是其主要操作还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另外根据前人的研究可知,作物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是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在目前的实际温室光照环境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中,大多采用人工设定光照强度控制的上下限,没有考虑环境温度对作物最适光照强度的动态影响,不仅未能实现精确补光,往往还会造成光照控制中的补光不足或浪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温室光照环境控制系统,既增加了用工成本和工作强度,也降低了温室种植效率,无法达到温室光照度信息的及时掌握,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共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根据温度和光照信息精确控制光照强度与光照时间,提高温室种植效率,而且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满足农业信息共享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大棚、温度控制模块、光照控制模块、遮阳装置以及微处理器;所述大棚盖设在种植区上方;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光照控制模块、所述遮阳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大棚上;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加热板以及若干冷凝管;所述光照控制模块包括若干LED灯和若干光传感器;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个检测区,每个所述检测区都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温控区,每个所述温控区至少包括4个所述检测区,每个所述温控区内的一个检测区上设置有所述加热板和所述冷凝管,不同所述温控区的所述加热板之间相隔有3个所述检测区,所述冷凝管连接有冷气系统,所述冷气系统的启动及关闭电路、所述加热板的启动及关闭电路均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每个所述温控区都设置有一个所述LED灯和一个所述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DTU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LED灯的启动及关闭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可选的,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遮阳装置相连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启动及关闭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可选的,所述遮阳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大棚内的立柱、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端且装有内遮阳幕的内遮阳桁架、以及固定在所述大棚顶外部且装有外遮阳幕的外遮阳桁架;所述内遮阳桁架上安装有上下两层内遮阳幕和内遮阳幕电机,所述外遮阳桁架上装有外遮阳幕和外遮阳幕电机,所述内遮阳幕电机和所述外遮阳幕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远程监控中心;所述远程监控中心通过GSM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可选的,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屏;所述远程监控中心通过显示模块与所述显示屏相连。可选的,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可选的,所述微处理器为单片机。可选的,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温度和关照信息,利用光照控制模块对温室内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进行调节,以符合农作物不同时间、不同生长周期的最佳光照度,提高温室种植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不仅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特别适宜连栋温室供暖加温专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远程监控与信息传输,达到了满足农业信息共享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其一是能够根据温度和关照信息精确控制光照强度与光照时间,提高温室种植效率;其二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三是达到满足农业信息共享目的。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大棚、温度控制模块、光照控制模块、微处理器1、远程监控中心2、驱动模块3、遮阳装置4;所述大棚盖设在种植区上方;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光照控制模块、所述遮阳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大棚上;所述微处理器1为单片机。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5、若干加热板6以及若干冷凝管7;所述光照控制模块包括若干LED灯8和若干光传感器9。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个检测区,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温控区,每个所述温控区至少包括4个所述检测区。每个所述检测区都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5。每个所述温控区内的一个检测区上设置有所述加热板6和所述冷凝管7,不同所述温控区的所述加热板6之间相隔有3个所述检测区。每个检测区的范围为1.5m×1.5m-3m×3m。在本技术中,所述检测区的范围是根据温度传感器5的最精确的检测范围确定的,温控区是根据所述加热板6和所述冷凝管7的最大影响范围确定的;所述加热板6和所述冷凝管7的影响范围可以通过改变加热板6尺寸及冷凝管7尺寸而增加或扩大,具体在实施时,可根据大棚的面积,基于成本考虑而确定。所述冷凝管7连接有冷气系统,所述冷气系统的启动及关闭电路、所述加热板6的启动及关闭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1连接。通过所述微处理器1对不同温度信号的分析而启动加热板6实现升温或者是启动冷气系统来降温,实现对大棚内所需恒温的控制。更具体的,所述若干冷凝管7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大棚、温度控制模块、光照控制模块、遮阳装置以及微处理器;所述大棚盖设在种植区上方;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光照控制模块、所述遮阳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大棚上;/n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加热板以及若干冷凝管;所述光照控制模块包括若干LED灯和若干光传感器;/n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个检测区,每个所述检测区都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温控区,每个所述温控区至少包括4个所述检测区,每个所述温控区内的一个检测区上设置有所述加热板和所述冷凝管,不同所述温控区的所述加热板之间相隔有3个所述检测区,所述冷凝管连接有冷气系统,所述冷气系统的启动及关闭电路、所述加热板的启动及关闭电路均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n每个所述温控区都设置有一个所述LED灯和一个所述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DTU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LED灯的启动及关闭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大棚、温度控制模块、光照控制模块、遮阳装置以及微处理器;所述大棚盖设在种植区上方;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光照控制模块、所述遮阳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大棚上;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加热板以及若干冷凝管;所述光照控制模块包括若干LED灯和若干光传感器;
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个检测区,每个所述检测区都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大棚的顶面分成若干温控区,每个所述温控区至少包括4个所述检测区,每个所述温控区内的一个检测区上设置有所述加热板和所述冷凝管,不同所述温控区的所述加热板之间相隔有3个所述检测区,所述冷凝管连接有冷气系统,所述冷气系统的启动及关闭电路、所述加热板的启动及关闭电路均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每个所述温控区都设置有一个所述LED灯和一个所述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DTU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LED灯的启动及关闭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环境光照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遮阳装置相连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启动及关闭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吕新易正炳刘海燕侯彤瑜张强林皎马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