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灯及具有其的交通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99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灯及具有其的交通灯组件。其中,交通灯包括:灯体,具有开口;发光模块;光线调整组件,与灯体连接且位于开口所在位置处,以调整开口处的光强,光线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光线调整组件具有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相互错位分离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相互重合的第二极限位置;第一透光结构和/或第二透光结构具有供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穿过的第一透光部;和/或当光线调整组件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之间形成供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穿过的第二透光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通灯发出的光线不能够满足拍摄需求的问题。

Traffic lights and light components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灯及具有其的交通灯组件
本技术涉及交通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通灯及具有其的交通灯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白天时,为了保证公共监控装置拍摄到清晰的图片和影像,交通灯发出较强的光线(发射白光)。而在晚上时,交通灯发出红外光,以减弱交通灯对驾驶员眼镜的影响,保证安全驾驶。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晚上时,交通灯只发出红外光,而在红外光环境中,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为黑白图,经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需要进行色彩还原,一方面导致图像的画质不能够满足预设要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工作人员进行色彩还原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灯及具有其的交通灯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交通灯发出的光线不能够满足拍摄需求,增加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灯,包括:灯体,具有开口;发光模块,位于灯体内,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经由开口穿出;光线调整组件,与灯体连接且位于开口所在位置处,以调整开口处的光强,光线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光线调整组件具有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相互错位分离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相互重合的第二极限位置,光线调整组件可在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透光结构和/或第二透光结构具有第一透光部,从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第一透光部穿过光线调整组件;和/或当光线调整组件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之间形成第二透光部,从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第二透光部穿过光线调整组件。进一步地,当第一透光结构和/或第二透光结构具有第一透光部时,第一透光部为透光孔。进一步地,光线调整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透光结构连接以驱动第一透光结构相对于第二透光结构运动,第一透光结构包括:枢转部,与驱动装置连接;多个第一子透光部,多个第一子透光部均与枢转部连接,且多个第一子透光部沿枢转部的周向间隔设置,部分或全部第一子透光部具有透光孔。进一步地,第二透光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子透光部,多个第二子透光部与多个第一子透光部一一对应地设置,部分或全部第二子透光部具有透光孔。进一步地,当光线调整组件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之间形成第二透光部时,第二透光部为透光间隙。进一步地,部分或全部相邻的第一子透光部和第二子透光部之间具有透光间隙。进一步地,交通灯还包括:处理模块,与光线调整组件连接;感光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感光模块用于检测外界的光强,处理模块获取感光模块的检测值,当检测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光强值时,处理模块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透光结构运动,以使光线调整组件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当检测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光强值时,处理模块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透光结构运动,以使光线调整组件处于第二极限位置;其中,第二预设光强值大于第一预设光强值。进一步地,处理模块与发光模块连接,交通灯还包括:触发模块,设置在灯体内,触发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待图像采集装置启动后,图像采集装置向触发模块发送第一信号,触发模块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向处理模块发送第二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第二信号后控制发光模块进行闪烁,且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能够穿过光线调整组件。进一步地,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由红外透光材质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灯组件,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交通灯,图像采集装置对采集图像进行处理,若采集图像的画质不能够满足预设要求,图像采集装置向交通灯的处理模块发送第三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第三信号后控制交通灯的光线调整组件,以通过光线调整组件调整交通灯的灯体的开口处的光强;其中,交通灯为上述的交通灯。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一透光结构和/或第二透光结构具有第一透光部。在晚上时,从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第一透光部穿过光线调整组件,以使交通灯发出红外光和可见光的混合光线,进而使得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为彩色图像;和/或在晚上时,光线调整组件处于第一极限位置,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之间形成第二透光部,从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第二透光部穿过光线调整组件,以使交通灯发出红外光和可见光的混合光线,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通灯发出的光线不能够满足拍摄需求,增加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交通灯的实施例的第一透光结构与第二透光结构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灯体;11、开口;20、发光模块;30、光线调整组件;31、第一透光结构;311、第一子透光部;32、第二透光结构;321、第二子透光部;33、第一透光部;34、第二透光部;35、驱动装置;40、处理模块;50、感光模块;60、触发模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交通灯发出的光线不能够满足拍摄需求,增加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灯及具有其的交通灯组件。如图1所示,交通灯包括灯体10、发光模块20及光线调整组件30。其中,灯体10具有开口11。发光模块20位于灯体10内,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光线经由开口11穿出。光线调整组件30与灯体10连接且位于开口11所在位置处,以调整开口11处的光强,光线调整组件30包括第一透光结构31和第二透光结构32,光线调整组件30具有第一透光结构31与第二透光结构32相互错位分离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一透光结构31与第二透光结构32相互重合的第二极限位置,光线调整组件30可在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透光结构31和第二透光结构32具有第一透光部33,从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第一透光部33穿过光线调整组件30;当光线调整组件3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透光结构31与第二透光结构32之间形成第二透光部34,从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第二透光部34穿过光线调整组件30。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具有第一透光部。在晚上时,从发光模块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第一透光部穿过光线调整组件,以使交通灯发出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体(10),具有开口(11);/n发光模块(20),位于所述灯体(10)内,所述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开口(11)穿出;/n光线调整组件(30),与所述灯体(10)连接且位于所述开口(11)所在位置处,以调整所述开口(11)处的光强,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包括第一透光结构(31)和第二透光结构(32),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具有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相互错位分离的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相互重合的第二极限位置,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可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切换;/n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和/或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具有第一透光部(33),从所述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所述第一透光部(33)穿过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和/或/n当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之间形成第二透光部(34),从所述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所述第二透光部(34)穿过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10),具有开口(11);
发光模块(20),位于所述灯体(10)内,所述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开口(11)穿出;
光线调整组件(30),与所述灯体(10)连接且位于所述开口(11)所在位置处,以调整所述开口(11)处的光强,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包括第一透光结构(31)和第二透光结构(32),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具有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相互错位分离的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相互重合的第二极限位置,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可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和/或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具有第一透光部(33),从所述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所述第一透光部(33)穿过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和/或
当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之间形成第二透光部(34),从所述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全频谱光线经由所述第二透光部(34)穿过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和/或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具有所述第一透光部(33)时,所述第一透光部(33)为透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还包括驱动装置(35),所述驱动装置(35)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相对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运动,所述第一透光结构(31)包括:
枢转部,与所述驱动装置(35)连接;
多个第一子透光部(311),多个所述第一子透光部(311)均与所述枢转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子透光部(311)沿所述枢转部的周向间隔设置,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一子透光部(311)具有所述透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32)包括多个第二子透光部(321),多个所述第二子透光部(321)与多个所述第一子透光部(311)一一对应地设置,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二子透光部(321)具有所述透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线调整组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冠良宋洪刚洪俊奇陶涛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德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