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90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加热炉,解决现有气体燃烧过程中直接与炉内管道接触,致使管道的使用寿命和管道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该加热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腔包含盘管区(10)和加热区(11),所述盘管区(10)位于所述加热区(11)的上方;所述加热区(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111)和排烟管(112),所述盘管区(10)内设有至少一组“S”型的管道(101),该管道(101)的进口(102)和出口(103)均贯通所述盘管区(10)的侧壁,且所述进口(102)处连接有风机(1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区(10)和所述加热区(11)之间通过挡板(12)隔开,所述挡板(12)上设有多组散热孔(121)。

An air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加热炉
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加热炉。
技术介绍
目前,烘干设备内的热空气一般通过加热炉加热后传输而至,加热炉对空气常见的加热方式为在加热炉内燃烧可燃气体产生大量热能,该大量热能对炉内管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该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烘干设备实现干燥功能,但现有加热炉在对空气加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1、可燃气体燃烧过程中直接与炉内管道接触,管道长时间在火焰中炙烤易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2、管道直接与烟气接触,易在管道上凝结烟灰残渣,如此增加管壁的厚度,降低管道加热效率;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加热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加热炉,解决现有气体燃烧过程中直接与炉内管道接触,致使管道的使用寿命和管道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加热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腔包含盘管区(10)和加热区(11),所述盘管区(10)位于所述加热区(11)的上方;所述加热区(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111)和排烟管(112),所述盘管区(10)内设有至少一组“S”型的管道(101),该管道(101)的进口(102)和出口(103)均贯通所述盘管区(10)的侧壁,且所述进口(102)处连接有风机(1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区(10)和所述加热区(11)之间通过挡板(12)隔开,所述挡板(12)上设有多组散热孔(121)。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板(12)由至少三组拱形结构组成,所述散热孔(121)设置在该拱形结构的顶部。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拱形结构的挡板(12)的起拱方向与所述管道(102)的设置走向相垂直。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区(11)内设有燃烧室(113),该燃烧室(113)与所述进气管(111)和排烟管(112)接通,且该燃烧室(113)上设有多组热气出口(11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该加热炉的内腔包含盘管区10和加热区11,在盘管区10和加热区11之间设置了挡板12,该挡板12上设有多组散热孔121,也即,通过挡板12将设置有管道101的盘管区10与气体燃烧的加热区11分开,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挡板12上的散热孔121进入盘管区10以实现对管道101中空气加热,避免管道101直接在火焰中被炙烤,增加了管道101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了管道101的加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加热炉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图1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图1沿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加热区设有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炉体1,盘管区10,管道101,固定架1011,进口102,风机1021,出口103,加热区11,进气管111,排烟管112,燃烧室113,热气出口1131,挡板12,散热孔1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加热炉,该加热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腔包含盘管区10和加热区11,参见图1-3,所述盘管区10位于所述加热区11的上方;所述加热区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111和排烟管112,所述进气管111用于向加热区11输送可燃气体,所述排烟管112用于将可燃气体产生的烟气等杂质外排;所述盘管区10内设有至少一组“S”型的管道101,本实施例优选设有两组,每组管道101通过固定架1011固定在盘管区10的侧壁上,本实施例将管道101设置成“S”型盘管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其更大面积的与热空气接触,增加管道101内空气加热速度,该管道101的进口102和出口103均贯通所述盘管区10的侧壁,且所述进口102处连接有风机1021,通过风机1021向管道101内输送空气;所述盘管区10和所述加热区11之间通过挡板12隔开,所述挡板12上设有多组散热孔121,本实施例中,该挡板12可以为平板状结构,也可以为拱形结构,为了实现对热能的聚合,优选所述挡板12由至少三组拱形结构组成,所述散热孔121设置在该拱形结构的顶部,参见图4,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对管道101进行加热,优选所述拱形结构的挡板12的起拱方向与所述管道101的设置走向相垂直。使用时,可燃气体进入加热区11后被点燃,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拱形挡板12的聚合使其通过散热孔121进入管道101区进而实现对管道101内空气的加热。综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挡板12将设置有管道101的盘管区10与气体燃烧的加热区11分开,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挡板12上的散热孔121进入盘管区10以实现对管道101中空气加热,避免管道101直接在火焰中被炙烤,增加了管道101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了管道101的加热效率。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为了避免挡板12长期在烟火的炙烤下使使其上的散热孔121被烟灰残渣等堵塞致使挡板12清理难度大的问题,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加热区11内设有燃烧室113,参见图5,该燃烧室113与所述进气管111和排烟管112接通,且该燃烧室113上设有多组热气出口1131,也即,可燃气体在燃烧室113内燃烧,热能通过热气出口1131进入加热区11,在后期清理过程中仅需清理燃烧室113即可,无需清理挡板12,降低了工作难度。使用时,可燃气体通过进气管111被在燃烧室113内点燃,热能通过热气出口1131进入加热区11,然后再通过挡板12上的散热孔121进入盘管区1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加热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腔包含盘管区(10)和加热区(11),所述盘管区(10)位于所述加热区(11)的上方;所述加热区(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111)和排烟管(112),所述盘管区(10)内设有至少一组“S”型的管道(101),该管道(101)的进口(102)和出口(103)均贯通所述盘管区(10)的侧壁,且所述进口(102)处连接有风机(1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区(10)和所述加热区(11)之间通过挡板(12)隔开,所述挡板(12)上设有多组散热孔(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加热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腔包含盘管区(10)和加热区(11),所述盘管区(10)位于所述加热区(11)的上方;所述加热区(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111)和排烟管(112),所述盘管区(10)内设有至少一组“S”型的管道(101),该管道(101)的进口(102)和出口(103)均贯通所述盘管区(10)的侧壁,且所述进口(102)处连接有风机(1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区(10)和所述加热区(11)之间通过挡板(12)隔开,所述挡板(12)上设有多组散热孔(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胡斌熊艳丽董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