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7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30
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包括格构柱、空间悬挑结构、环梁和屋盖,所述格构柱为截面菱形的格构柱,格构柱上端为仿蜻蜓翅膀的仿生双层空间悬挑结构,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中上层空间结构主脉端部设置有可移动、限位和锁定的平衡块,所述的环梁包括悬挑上环梁、悬挑下环梁和屋盖环梁,分别作为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上层内边缘、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下层内边缘及屋盖外边缘,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与格构柱环向分布,屋盖设置于双层空间悬挑结构的内侧,格构柱通过环梁为双层空间悬挑结构和屋盖提供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跨度大、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耗材少、自重轻,实现了悬挑结构造型的突破。

A stable extended double-layer space intelligent cantilever struc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包括仿生结构的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悬挑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有挑檐、阳台、体育场看台顶棚、车站站台顶棚以及剧院的挑台等。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当代建筑中,悬挑的尺度越来越大,应用的方式越来越多,在建筑表现力的创造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大空间结构设计问题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因为荷载传递及结构受力的不合理,导致建筑结构稳定性及整体强度有所折减。内聚形的悬挑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但其外形常规,结构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对结构艺术化的审美。在悬挑结构中,单层悬挑结构质轻且便于施工,但稳定性较差,杆件材料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使用双层悬挑结构又会使建筑用材成倍增加,不仅造成浪费更增加了结构自重,因此悬挑结构形态构造单一,在造型和受力上未有所突破。传统的悬挑结构,由于承受非常大的竖向力作用,使得在悬挑根部会产生很大的弯矩,其跨度因此受到限制,否则难以满足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对于建筑结构来说,跨度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构柱、空间悬挑结构、环梁和屋盖,所述格构柱为横截面为菱形的格构柱,其相对的两个棱边向上平缓延伸并向外伸展为上下双层空间悬挑结构的主脉,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中上层空间结构主脉端部设置有可移动、限位和锁定的平衡块,主脉、与主脉端部连接的边缘钢管及主脉和边缘钢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形成仿蜻蜓翅膀的仿生空间悬挑结构,上下双层空间悬挑结构向外厚度渐薄,通过自重及荷载产生的拉力达到平衡,形成悬挑;所述的环梁包括悬挑上环梁、悬挑下环梁和屋盖环梁,分别作为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上层内边缘、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下层内边缘及屋盖外边缘,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与格构柱环向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构柱、空间悬挑结构、环梁和屋盖,所述格构柱为横截面为菱形的格构柱,其相对的两个棱边向上平缓延伸并向外伸展为上下双层空间悬挑结构的主脉,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中上层空间结构主脉端部设置有可移动、限位和锁定的平衡块,主脉、与主脉端部连接的边缘钢管及主脉和边缘钢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形成仿蜻蜓翅膀的仿生空间悬挑结构,上下双层空间悬挑结构向外厚度渐薄,通过自重及荷载产生的拉力达到平衡,形成悬挑;所述的环梁包括悬挑上环梁、悬挑下环梁和屋盖环梁,分别作为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上层内边缘、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下层内边缘及屋盖外边缘,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与格构柱环向分布,屋盖设置于双层空间悬挑结构的内侧,格构柱通过环梁为双层空间悬挑结构和屋盖提供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构柱设置于双层空间悬挑结构的基部,单个格构柱和其上部的双层空间悬挑结构形成一个双层空间悬挑单元,每个双层空间悬挑单元的双层空间悬挑结构上均设置有平衡块,8个双层空间悬挑单元通过环梁环向连接并均匀分布,环向连接的8个双层空间悬挑单元内上部通过环梁连接球面形屋盖,形成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构柱的横截面为相邻角角度分别为60°和120°的菱形,且格构柱内设置腹杆,缀材组成平面三角形;所述格构柱的两个钝角顶点上端与屋盖环梁连接,内侧锐角顶点上端与悬挑上环梁连接,外侧锐角顶点上端与悬挑下环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空间悬挑结构包括空间双层结构,所述空间双层结构是以钢管为基本杆系单元组成的上层空间结构和下层空间结构,上层空间结构和下层空间结构均为仿蜻蜓翅膀的仿生空间结构,空间双层结构翅尖部位装配有平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性的外伸型双层空间智能悬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间双层结构均以一根从格构柱锐角顶点上端向外延伸出的粗钢管作为主脉,主脉两边对称分布四对由钢管组成的三角形副脉,且从靠近根部的副脉起,其宽度及与主脉的间夹角逐渐减小,主脉与副脉间其余部分由六边形网格构成从脉,最外侧由一根边缘钢管将外侧六边形网格与副脉尖端平缓连接,形成一层宽度从根部逐渐减小的悬挑,上层空间结构和下层空间结构最前端相接,主脉和副脉形成连接结构,上层空间结构和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渊王洪羽连俊英崔雯茜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