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571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均以其轴线为转轴进行转动,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转动的传送辊,传送辊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之间形成用于使产品通过的通道,切刀辊的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切刀辊长度方向分布的刀头组件,刀头组件包括以切刀辊的轴线为转轴圆周分布的复数个刀头,刀头均匀等距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可有效排除膜产品内的气泡,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良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A device for continuous bubble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气泡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某些膜产品(例如导热膜等),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在本身的自带膜的一侧的膜面上贴合用于保护自带膜膜面的保护膜,在另一侧的膜面贴合后续使用时便于分离的离型膜。但是,在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膜产品的自带膜在某些情况下会具有特定的形状,存在高低不平的情况,因此在自带膜和离型膜之间会存在气泡,导致产品的品质较差,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其可以有效排除膜产品内的气泡,从而解决了膜产品由于内部存在气泡导致的品质差、良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均以其轴线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转动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与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切刀辊和第一排气辊之间形成用于使产品通过的通道,所述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所述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均以其轴线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转动的传送辊(6),所述传送辊(6)与所述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之间形成用于使产品通过的通道,所述切刀辊(3)的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所述切刀辊(3)长度方向分布的刀头组件(7),所述刀头组件(7)包括以所述切刀辊(3)的轴线为转轴圆周分布的复数个刀头(7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所述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均以其轴线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转动的传送辊(6),所述传送辊(6)与所述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和第一排气辊(4)之间形成用于使产品通过的通道,所述切刀辊(3)的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所述切刀辊(3)长度方向分布的刀头组件(7),所述刀头组件(7)包括以所述切刀辊(3)的轴线为转轴圆周分布的复数个刀头(72),所述刀头(72)均匀等距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排气辊(5),所述第二排气辊(5)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辊(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性排除气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1)、第二压辊(2)、切刀辊(3)、第一排气辊(4)、第二排气辊(5)和传送辊(6)的尺寸规格一致且均水平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贾志江李永泉邵显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