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39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为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包括配电箱,箱体内分隔为灭火间和配电器间,配电器间内安装配电器,灭火间内固定安装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包括灭火泡沫盒、液泵、气泵、混合管、静态混合器、泡沫分配管和喷管,配电箱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安装有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和压力传感器,配电箱还包括感应管,感应管为内部填充有高压气体的多叉软管,感应管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探头插入感应管内,能感应气体压力,感应管的其余部分伸入至配电器间放置,感应管的管壁为非耐火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检测灵敏、结构简单、成本低、灭火效果好的优点。

A fire alarm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的
,具体涉及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地铁站台内部建有各种通讯系统、监控系统以及维护系统,因此沿轨道两侧的站台会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配电箱。地铁轨道大部分处于地下涵洞,配电箱的火警监控是轨道安全的薄弱点。一旦配电箱断路起火,施救不便至时间较长,会造成严重损失。现有的降低配电箱起火损失的技术为火警图像探测系统,通过采用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信号处理与控制器、和烟雾分级报警系统等针对烟雾进行报警,对监控区域火灾图像进行捕捉;通过建立数据库,云台控制系统等对监控区域火灾图像进一步管理和存储。然而现有技术只适用于轨道交通配电器起火之后,还未能做到提前侦测到火警的地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站台两侧、间隔布设的若干个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背侧设置有具有一定水压的自来水输送结构,配电箱包括箱体和门盖,门盖铰接在箱体前面;箱体内分隔为灭火间和配电器间,配电器间内安装配电器,灭火间内固定安装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包括灭火泡沫盒、液泵、气泵、混合管、静态混合器、泡沫分配管和喷管,灭火泡沫盒、液泵、气泵、混合管、静态混合器固定在灭火间中,喷管有若干个,上下并列地固定在门盖内侧;液泵的抽液头伸入灭火泡沫盒中,并浸没在灭火泡沫盒内的发泡剂中;气泵的吸气头与外界空气连通,液泵的出液口与气泵的出气口均与混合管的一端连接,混合管的另一端与静态混合器连接;混合管中部开有入口倾斜的进水口,进水口与自来水输送结构连接,水能进入混合管并对混合管内的气、液混合物造成冲击,形成旋转水流;静态混合器出口与泡沫分配管的入口连接,泡沫分配管上开设有与喷管一一对应的分配孔,分配孔与喷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喷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嘴,门盖盖在箱体上时,喷嘴正对着配电器间;配电箱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安装有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均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信号发射器与轨道交通控制室信号连接,控制器与自来水输送结构的开关、液泵以及气泵连接,并控制三者的开关;配电箱还设有感应管,感应管为内部填充有高压气体的多叉软管,感应管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探头插入感应管内,能感应气体压力,感应管的其余部分伸入至配电器间放置,感应管的管壁为非耐火材料制作。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中,所述感应管内密封的气体为氮气。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中,所述轨道交通控制室内安装报警器,信号发射器与报警器信号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感应管内气体压力下降,信号发射器向报警器发送信号,报警器报警。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中,所述自来水输送结构为安装有电磁阀的水龙头,水龙头与进水口对接,控制器与电磁阀连接并控制电磁阀开关。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中,所述自来水输送结构为水箱与水泵,水箱与水泵连接,水泵与进水口对接,控制器与水泵连接并控制水泵开关。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型号为89C51。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中,所述灭火间和配电器间之间通过隔离板隔离,隔离板为耐火板。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中,所述隔离板为不锈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灭火装置直接集成到配电箱上,灭火剂现场制备,因此不需要很大的灭火瓶,节约空间,更换灭火器时,只需更换灭火泡沫盒,能有效降低成本。采用泡沫灭火,相比于气体灭火,泡沫存在时间更持久,可以覆盖在配电箱上更长时间,以便救火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赶到现场。混合管中部开有入口倾斜的进水口,水能进入混合管并对混合管内的气、液混合物造成冲击,形成旋转水流,使得水、气、液在进入静态混合器时,进行了初步的混合,使得泡沫更均匀。采用静态混合器混合泡沫,静态混合器可以选用SV型混合器,混合效果好。喷管设计在门盖上,一旦配电器起火,泡沫正对着配电器喷洒,灭火效果好。采用内部填充有高压气体的多叉软管作为火感应器,一旦软管遇热烧化,气体散出后,会导致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下降,从而使报警器报警,控制器控制灭火器工作灭火,多叉软管是覆盖在配电箱内的,在配电器尚未起明火,只是温度异常升高时,多叉软管就有可能熔化,从而感应到潜在火灾,较为灵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配电器关门后的示意图;图3是配电器开门时的示意图;图4是混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配电箱11-箱体11a-灭火间11b-配电器间11c-隔离板12-门盖2-灭火装置21-灭火泡沫盒22-液泵23-气泵24-混合管24a-进水口25-静态混合器26-泡沫分配管27-喷管3-控制装置31-控制器32-信号发射器33-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为了使本技术技术实现的措施、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主体结构为:配电箱1,该配电箱1安装在站台两侧,间隔布设若干个,配电箱1的北侧设置有具有一定水压的自来水输送结构。如图2所示,为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中配电箱1的关门后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配电器1的开门时示意图,所述配电箱1包括箱体11和门盖12,门盖12铰接在箱体11前面。其中,箱体11内分隔为灭火间11a和配电器间11b;该配电器间11b内安装配电器,该灭火间11a内固定安装灭火装置2;其中,该灭火装置2包括灭火泡沫盒21、液泵22、气泵23、混合管24、静态混合器25、泡沫分配管26和喷管27;所述灭火泡沫盒21、液泵22、气泵23、混合管24、静态混合器25固定在灭火间11a中;喷管27有若干个,上下并列地固定在门盖12内侧;液泵22的抽液头伸入灭火泡沫盒21中,并浸没在灭火泡沫盒21内的发泡剂中;气泵23的吸气头与外界空气连通;液泵22的出液口与气泵23的出气口均与混合管24的一端连接,混合管24的另一端与静态混器25连接;该混合管24中部开有入口倾斜的进水口24a,进水口24a与自来水输送结构连接,水能进入混合管24并对混合管24内的气、液混合物造成冲击,形成旋转水流;静态混合器25出口与泡沫分配管26的入口连接,泡沫分配管26上开设有与喷管27一一对应的分配孔,分配孔与喷管27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喷管27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嘴,门盖12盖在箱体11上时,喷嘴正对着配电器间11b;配电箱1上安装有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在站台两侧、间隔布设的若干个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背侧设置有具有一定水压的自来水输送结构,配电箱包括箱体和门盖,门盖铰接在箱体前面;/n箱体内分隔为灭火间和配电器间,配电器间内安装配电器,灭火间内固定安装灭火装置;/n灭火装置包括灭火泡沫盒、液泵、气泵、混合管、静态混合器、泡沫分配管和喷管,灭火泡沫盒、液泵、气泵、混合管、静态混合器固定在灭火间中,喷管有若干个,上下并列地固定在门盖内侧;液泵的抽液头伸入灭火泡沫盒中,并浸没在灭火泡沫盒内的发泡剂中;气泵的吸气头与外界空气连通,液泵的出液口与气泵的出气口均与混合管的一端连接,混合管的另一端与静态混合器连接;混合管中部开有入口倾斜的进水口,进水口与自来水输送结构连接,水能进入混合管并对混合管内的气、液混合物造成冲击,形成旋转水流;静态混合器出口与泡沫分配管的入口连接,泡沫分配管上开设有与喷管一一对应的分配孔,分配孔与喷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喷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嘴,门盖盖在箱体上时,喷嘴正对着配电器间;/n配电箱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安装有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均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信号发射器与轨道交通控制室信号连接,控制器与自来水输送结构的开关、液泵以及气泵连接,并控制三者的开关;/n配电箱还设有感应管,感应管为内部填充有高压气体的多叉软管,感应管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探头插入感应管内,能感应气体压力,感应管的其余部分伸入至配电器间放置,感应管的管壁为非耐火材料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站台两侧、间隔布设的若干个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背侧设置有具有一定水压的自来水输送结构,配电箱包括箱体和门盖,门盖铰接在箱体前面;
箱体内分隔为灭火间和配电器间,配电器间内安装配电器,灭火间内固定安装灭火装置;
灭火装置包括灭火泡沫盒、液泵、气泵、混合管、静态混合器、泡沫分配管和喷管,灭火泡沫盒、液泵、气泵、混合管、静态混合器固定在灭火间中,喷管有若干个,上下并列地固定在门盖内侧;液泵的抽液头伸入灭火泡沫盒中,并浸没在灭火泡沫盒内的发泡剂中;气泵的吸气头与外界空气连通,液泵的出液口与气泵的出气口均与混合管的一端连接,混合管的另一端与静态混合器连接;混合管中部开有入口倾斜的进水口,进水口与自来水输送结构连接,水能进入混合管并对混合管内的气、液混合物造成冲击,形成旋转水流;静态混合器出口与泡沫分配管的入口连接,泡沫分配管上开设有与喷管一一对应的分配孔,分配孔与喷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喷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嘴,门盖盖在箱体上时,喷嘴正对着配电器间;
配电箱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安装有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均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信号发射器与轨道交通控制室信号连接,控制器与自来水输送结构的开关、液泵以及气泵连接,并控制三者的开关;
配电箱还设有感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兵王靖刘志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