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28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水通路、氧气通路、药物通路、充氧/进药管和六通阀;其中,水通路由蓄水池与进水泵连通后再与养殖池连接形成;氧气通路和药物通路分别用于将氧气源和药物源加入到养殖池中;氧气通路和药物通路分别与六通阀连接后再通过充氧/进药管与养殖池连通;六通阀可切换流路,使充氧/进药管在药物通路和氧气通路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通路、氧气通路、药物通路和六通阀的巧妙设计,进药和进气的切换由六通阀控制,自动完成换水、充氧和加药的过程,能够实现实验室自动控制、独立工作、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试验的可控性和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n automatic water exchange device for fish exposure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渔业生态养殖
具体地,涉及一种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水产动物科研工作时常常要开展很多养殖试验,例如药物、激素等对鱼类作用的研究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设施,目前多数科研工作者普遍使用的是功能较为简单的试验桶或试验缸,使用这种设施开展研究在养殖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换水来保障养殖水体的干净,并需要补加适量的新的药物,然而该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水资源,同时会由于换水量过大造成养殖水体环境因子的波动,使得养殖动物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不利于养殖其生长和存活,势必会影响科研试验特别是对比性试验的准确性。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8509889U,公告日2019.02.19,公开了一种用于鱼类试验的循环水养殖池。该用于鱼类试验的循环水养殖池,包括水泥池,水泥池上各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口和进水口,水泥池通过横设于其上的过滤网分隔为水处理单元和养殖单元,水处理单元和养殖单元之间设有将位于养殖单元内的污水输送至水处理单元的且设有多个出水端的多出口污水输送结构等。该用于鱼类试验的循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通路、氧气通路、药物通路、充氧/进药管(6)和六通阀(8);其中,所述水通路由蓄水池(1)与进水泵(2)连通后再与养殖池(3)连接形成;所述氧气通路和药物通路分别用于将氧气源和药物源加入到养殖池(3)中;所述氧气通路和药物通路分别与六通阀(8)连接后再通过充氧/进药管(6)与养殖池(3)连通;所述六通阀(8)可切换流路,使所述充氧/进药管(6)在药物通路和氧气通路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通路、氧气通路、药物通路、充氧/进药管(6)和六通阀(8);其中,所述水通路由蓄水池(1)与进水泵(2)连通后再与养殖池(3)连接形成;所述氧气通路和药物通路分别用于将氧气源和药物源加入到养殖池(3)中;所述氧气通路和药物通路分别与六通阀(8)连接后再通过充氧/进药管(6)与养殖池(3)连通;所述六通阀(8)可切换流路,使所述充氧/进药管(6)在药物通路和氧气通路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通路包括储药瓶(10)、进药泵(9)、定量管(11)、出药口(14)、进药口(15)和药物回流管(18);所述定量管(11)与六通阀(8)连接,所述进药口(15)和出药口(14)分别与六通阀(8)的两个口连接,进药口(15)与进药泵(9)连通后再与储药瓶(10)连接;出药口(14)与药物回流管(18)连通后再与储药瓶(10)连接;进药泵(9)将储药瓶(10)中的药物通过定量管(11)和六通阀(8)加入到养殖池(3)中,进药泵(9)与定量管(11)、进药口(15)、出药口(14)、药物回流管(18)以及充氧/进药管(6)形成所述药物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类暴露实验自动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氧气通路包括充氧泵(7)、出气口(12)和进气口(13);所述出气口(12)和进气口(13)分别与六通阀(8)的两个口连接,进气口(13)同时和充氧泵(7)连接,出气口(12)同时和充氧/进药管(6)连接,充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永谢少林邹记兴周爱国范兰芬王桢璐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