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透明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22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基体,是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该透明基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透明基体的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T≥0.25、R≥0.8和0.75≤S≤0.95。

Transparent matri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明基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基体,特别涉及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技术介绍
在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显示装置中,观察显示画面时,经常发生周围图像的映入的情况。如果在显示画面产生这样的映入,则显示画面的观察者难以观察所显示的图像,或感受到不愉快的印象。因此,为了减少这样的映入,经常在显示画面设置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通过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而观察显示的图像时,有时图像不清晰、或显示画面眩光(感到闪烁)。特别是最近在显示装置中提高了画面中所显示的图像的析像度,预测这样的图像的不清晰化和眩光的问题在今后会变得更为显著。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几乎不损害防眩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画面的眩光和图像的不清晰性的透明基体。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基体是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该透明基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透明基体的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T≥0.25,R≥0.8,和0.75≤S≤0.95。这里,上述析像度指标值T通过如下方式得到:从上述透明基体的上述第一表面侧向与上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照射第一光,测定从上述第二表面向与上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射出的透射光(称为0°透射光)的亮度,并且,测定透过上述透明基体、在相对于与上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为-30°~+30°的角度范围从上述第二表面射出的透射光(称为总透射光)的亮度,根据以下的式(1)进行计算,析像度指标值T=(0°透射光的亮度)/(总透射光的亮度)式(1),上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通过如下方式得到:从上述透明基体的上述第一表面侧在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为+5.7°的方向上对上述透明基体照射第二光,测定从上述第一表面以相对于上述法线为第一角度α1(-5.7°±0.1°)正反射的第一反射光的亮度R1,并且,在将上述第一反射光的第一角度α1规定为0°时,分别测定从上述第一表面以第二角度α2(α2=-0.5°±0.1°)反射的第二反射光的亮度R2和从上述第一表面以第三角度α3(α3=+0.5°±0.1°)反射的第三反射光的亮度R3,根据以下的式(2)进行计算,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R2+R3)/(2×R1)式(2),上述眩光指标值S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将上述透明基体以第二表面成为显示装置一侧的方式配置于该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在将上述显示装置设为开启的状态下,使用解析装置SMS-1000,测定上述透明基体的Sparkle值作为眩光Sa,并且利用厚度为1.6mm的玻璃基板(VRD140玻璃)实施同样的测定,将得到的Sparkle值作为眩光Ss时,根据以下的式(3)计算,眩光指标值S=1-(Sa/Ss)式(3)。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在几乎不损害防眩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画面的眩光和图像的不清晰性的透明基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测定透明基体的析像度指标值T时所使用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测定透明基体的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时所使用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图1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以下简称为“透明基体”)的简要立体图。如图1所示,透明基体100大致为矩形,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表面102和第二表面104。应予说明,本专利技术中,透明基体100的形态和形状没有特别限制。透明基体100例如可以为板状、薄膜状或薄片状等。在透明基体100为薄膜状或薄片状时,透明基体100可以设置在任意的支持部件上。另外,透明基体100除了可以为矩形之外,例如还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或辊状的形状。透明基体100只要是透明的,可以由任意材料构成。透明基体100例如可以由玻璃或树脂等构成。透明基体100由玻璃构成时,玻璃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制。玻璃例如可以为钠钙玻璃或铝硅酸盐玻璃。另外,透明基体由玻璃构成时,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可以进行化学强化处理。这里,化学强化处理是指使玻璃基板浸渍于包含碱金属的熔融盐中,将存在于玻璃基板最表面的离子半径小的碱金属(离子)置换为存在于熔融盐中的离子半径大的碱金属(离子)的技术的统称。对于化学强化处理法,在所处理的玻璃基板的表面,配置有离子半径比原来的原子大的碱金属(离子)。因此,能够对玻璃基板的表面赋予压缩应力,由此提高了玻璃基板的强度(特别是抗裂强度)。透明基体100的厚度根据用途变化,但例如在0.1mm~5mm的范围。特别是用于显示装置时优选为2mm以下。透明基体100例如应用于显示装置的罩玻璃、触摸面板等。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电视装置、计算机、平板型终端、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话和电子黑板等。这里,透明基体100具有以下的特征。(i)析像度指标值T为0.25以上,(ii)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为0.8以上,(iii)眩光指标值S为0.75~0.95。析像度指标值T是与透过透明基体而显示的图像的清晰性相关的指标,值越大,表示图像的清晰性越高。另外,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是与周围图像向透明基体的映入程度、即防眩性有关的指标,值越大,越抑制映入,表示透明基体的防眩性高。并且,眩光指标值S是与来自显示装置的光(图像)透过透明基体时由透明基体散射的光相互干涉而产生的亮点的不均匀、即眩光有关的指标,值越小,表示眩光越显著。如前所述,如果通过以往的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来观察来自显示装置的图像,则存在图像经常变得不清晰,或显示画面发生眩光的情况。然而,在满足上述(i)~(iii)的特征的透明基体100中,在得到相应的防眩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显著地抑制画面的眩光和观察图像的不清晰性。特别是透明基体100中,即使将来提高显示装置中显示于画面的图像的析像度,也能够预期到显著抑制图像的不清晰化和眩光的产生。一般而言有如果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的值变大则眩光指标值S的值也变大的趋势。而且,有如果这些指标值变大则析像度指标值T变小的趋势。因此,增大全部的指标值是非常困难的。在用于显示装置等的罩玻璃时,通常析像度指标值T的值优选为0.8以上,但在利用树脂等将透明基体100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直接贴合的情况下,即使将析像度指标值T抑制在0.25~0.7左右,也将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保持为高值,其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可知是能够在提高眩光抑制效果、防眩效果的同时得到清晰的图像的罩玻璃。(3指标的测定方法)这里,参照附图对测定上述3个指标、即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的方法进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基体,是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n该透明基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n该透明基体的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nT≥0.25,/nR≥0.8,和/n0.75≤S≤0.95;/n其中,所述析像度指标值T通过如下方式得到:/n从所述透明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向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照射第一光,测定从所述第二表面向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射出的透射光即被称为0°透射光的亮度,并且,/n测定透过所述透明基体、在相对于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为-30°~+30°的角度范围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的透射光即被称为总透射光的亮度,/n根据以下式(1)进行计算,/n式(1):析像度指标值T=(0°透射光的亮度)/(总透射光的亮度);/n所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通过如下方式得到:/n从所述透明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为+5.7°的方向上对所述透明基体照射第二光,/n测定从所述第一表面以相对于所述法线为第一角度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5 JP 2017-1181141.一种透明基体,是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该透明基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该透明基体的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
T≥0.25,
R≥0.8,和
0.75≤S≤0.95;
其中,所述析像度指标值T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从所述透明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向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照射第一光,测定从所述第二表面向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射出的透射光即被称为0°透射光的亮度,并且,
测定透过所述透明基体、在相对于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为-30°~+30°的角度范围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的透射光即被称为总透射光的亮度,
根据以下式(1)进行计算,
式(1):析像度指标值T=(0°透射光的亮度)/(总透射光的亮度);
所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从所述透明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为+5.7°的方向上对所述透明基体照射第二光,
测定从所述第一表面以相对于所述法线为第一角度α1正反射的第一反射光的亮度R1,其中,α1为-5.7°±0.1°,并且
在将所述第一反射光的第一角度α1规定为0°时,分别测定从所述第一表面以第二角度α2反射的第二反射光的亮度R2和从所述第一表面以第三角度α3反射的第三反射光的亮度R3,其中,α2为-0.5°±0.1°,α3为+0.5°±0.1°,
根据以下式(2)进行计算,
式(2):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R2+R3)/(2×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文小林裕介西条佳孝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