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浆料、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导电浆料、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特别涉及该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以其重量小、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倍受人们关注,其中,三元锂电池因具有综合性能和成本的双重优势日益被行业所关注和认同,已超越磷酸铁锂和钴酸锂成为锂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市面上的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平均在180Wh/kg左右,很难达到300Wh/k以上,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等对续航里程的要求,发展更高能量密度的电芯一直是锂电池领域的重点。目前,现有锂离子电池厂商普遍采用SP复配碳纳米管作导电剂,其导电网络完善,提高电池的导电性,主要通过提升电极负载量、降低电极中的箔材等辅材重量,如制作微孔铜箔、铝箔等,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由于高能量密度电芯的负载量提高,粘结剂如PVDF等的用量就偏少,导致电极片的粘结性下降,不利于电子传导,进而影响电池导电性能,导致电芯的倍率放电性能下降。因此,如何制备粘结性良好,高能量密度,而且不会影响锂离子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包括导电剂与有机溶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粗管径碳纳米管、细管径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与细管径碳纳米管相互穿插,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的管径为50nm~200nm,所述细管径碳纳米管的管径为6nm~12nm,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细管径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共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包括导电剂与有机溶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粗管径碳纳米管、细管径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与细管径碳纳米管相互穿插,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的管径为50nm~200nm,所述细管径碳纳米管的管径为6nm~12nm,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细管径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共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和所述细管径碳纳米管的总质量与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质量的比为(4~10):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径碳纳米管与所述细管径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4~1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将粗管径碳纳米管与细管径碳纳米管加入所述悬浮液中,超声分散,得到导电浆料。
5.一种电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浆料的组分包括电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导电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粘结剂的重量比为(1~4):(92~98):(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彪鹏,梁凯,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