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件垫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05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件垫圈结构,包括触控驱动件和支撑垫圈,所述触控驱动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内壁连接有设有啮合部的曲面体,所述曲面体的啮合部与所述环形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曲面体相背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触点和压杆,所述环形部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环,所述支撑垫圈套设在所述环形部上与所述连接环贴合,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垫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触控件垫圈结构的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A gasket structure of touch contro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件垫圈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结构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触控件垫圈结构。
技术介绍
按钮的用途很广,例如车床的起动与停机、正转与反转等;塔式吊车的起动,停止,上升,下降,前、后、左、右、慢速或快速运行等,都需要按钮控制;按钮是一种人工控制的主令电器部件,主要用来发布操作命令、接通或开断控制电路、控制机械与电气设备的运行。按钮的应用到各行各业,目前在光电开关控制领域中经常使用光电隔离开关,但这种开关结构复杂、安装非常繁琐,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光电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触控件垫圈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触控件垫圈结构,包括触控驱动件和支撑垫圈,触控驱动件包括环形部,环形部的内壁连接有设有啮合部的曲面体,曲面体的啮合部与环形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曲面体相背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触点和压杆,环形部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环,支撑垫圈套设在环形部上与连接环贴合,曲面体设置为弹性材料,支撑垫圈设置为硬质材料,连接环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支撑垫圈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进一步地,支撑垫圈的上侧面设有与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凸块,第二连接孔将凸块贯穿。进一步地,相邻凸块之间均固定有加强筋。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设置有三个。进一步地,支撑垫圈的上侧面还固定有定位孔,定位孔上设有定位凸起,连接环上固定有与定位凸起插接的定位孔。进一步地,触控驱动件的材料设置为橡胶。进一步地,触控驱动件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支撑垫圈的材料设置为塑料。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向上推动压杆,曲面体发生形变,从而推动触点向上移动,当按压结束后松开压杆,此时触点受到曲面体的回弹力回到原位,完成一次按压,触控驱动件的结构简单。2、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需要连接的部件螺纹连接;3、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加凸块与支撑垫圈之间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触控件垫圈结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上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图4为图1中所示支撑垫圈的第一种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支撑垫圈的第一种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支撑垫圈的第二种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图7为将触控件垫圈结构应用到平衡车上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定位凸起;2、曲面体;3、触点;4、啮合部;5、支撑垫圈;6、加强筋;7、压杆;8、凸块;9、连接环;10、环形部;11、定位孔;12、第二连接孔;13、第一连接孔;14、平衡车踏板结构;15、回弹助力件;16、安装盒;17、光电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地,不应当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仅仅限制至下述具体实验方法或具体参数。本专利技术的触控件垫圈结构包括触控驱动件和支撑垫圈5,触控驱动件包括环形部10,环形部10的内壁连接有设有啮合部4的曲面体2,曲面体2的啮合部4与环形部10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使用弹性材料连接;曲面体2相背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触点3和压杆7,环形部10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环9,支撑垫圈5套设在环形部10上与连接环9贴合,曲面体2优选弹性材料,支撑垫圈5为硬质材料,支撑垫圈5的材料优选为塑料或合金或其他硬质材料;更进一步地,构成触控驱动件的所有组件一体化成型,优选使用橡胶等高弹性材料制造;连接环9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3,优选的第一连接孔13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连接孔13绕连接环9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使得触控件垫圈结构与外部接合机构连接牢固。支撑垫圈5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3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通过向上推动触点3,曲面体2发生形变,触点3将推动传导给压杆7,推动压杆7向上移动;当外界给予触点3的推动力消失之后,在曲面体2的回弹力作用下,压杆7及触点3均回到原位。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驱动件的结构非常简单,仅仅依靠部件的回弹力进行复位及回归。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支撑垫圈5的上侧面设有与第二连接孔12一一对应的凸块8,第二连接孔12将凸块8贯穿,相邻凸块8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6,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3、第二连接孔12与需要连接的部件螺纹连接或者使用其他贯穿连接方式,通过设置加强筋6可以增加凸块8与支撑垫圈5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螺栓拧动力气过大将凸块8损坏。支撑垫圈5的上侧面还固定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对应于触控驱动件的定位凸起1。当定位孔11与定位凸起1相插接时,能够快速将第一连接孔13和第二连接孔12对准。支撑垫圈5可以设置于连接环9朝向触点3的一侧,也可以根据外部的连接机构设置于连接环9朝向压杆7的一侧。在一般情况下,直接连接件作用于触控驱动件上,由于触控驱动件材质柔软,在刚性连接件的作用下容易破损,采用支撑垫圈5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如图1和图2所示,触点3呈圆柱状,设置在曲面体2的凸起部分的中心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触点3也可以为片状或者为了配合外部接合机构的其他形状。如图3所示,压杆7呈扁平片状,设置在曲面体凹陷方向(与曲面体2的凸起部分的相对一侧)的中心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压杆7为矩形状或者配合外部接合机构的其他形状。曲面体2可以与环形部10的内壁完全连接,呈半球状,也可以分为多个曲面与环形部10的内壁连接。所述曲面体为球体面的局部一部分,可以根据需要截取弹性球体部分。如图4及图5所示,图4为图1中所示支撑垫圈的第一种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支撑垫圈的第一种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在支撑垫圈的正面上设置有3个用于安装的凸块8以及一个定位孔11,所述凸块8和定位孔均为中空贯通结构。在支撑垫圈背面为一平面结构。如图6所示,图6为图1中所示支撑垫圈的第二种结构的背面示意图;该支撑垫圈的正面结构与上述支撑垫圈的第一种结构相同,在支撑垫圈的背面开设有断续的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与支撑垫圈的外圈形状相适应。图7为将触控件垫圈结构应用到平衡车上的安装示意图,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应用场景,但不限于这种应用场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触控件垫圈结构来作为光电开关来使用。如图7所示,将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垫圈放置在触控驱动件上方,通过螺钉等紧固方式将触控件垫圈结构安装在平衡车脚踏板下方;进一步地,在触控驱动件回复力或回弹力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回弹助力件(优选弹簧)15来增强触控驱动件的回弹和复位;为了保护部件的独立性,可以在回弹助力件15及触控件垫圈结构外侧设置安装盒16,在安装盒16上设置有相应开口,以使光电板17的光电器件能与触控件垫圈结构相互作用。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件垫圈结构,可以采用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件垫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驱动件和支撑垫圈,所述触控驱动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内壁连接有设有啮合部的曲面体,所述曲面体的啮合部与所述环形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曲面体相背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触点和压杆,所述环形部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环,所述支撑垫圈套设在所述环形部上与所述连接环贴合,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垫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件垫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驱动件和支撑垫圈,所述触控驱动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内壁连接有设有啮合部的曲面体,所述曲面体的啮合部与所述环形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曲面体相背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触点和压杆,所述环形部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环,所述支撑垫圈套设在所述环形部上与所述连接环贴合,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垫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件垫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圈的上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凸块,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凸块贯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件垫圈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块之间均固定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件垫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