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
,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消费者在选购此类电子终端设备时,除了关注电子终端设备的本身性能外,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外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目前,有些厂家在电子终端设备出厂时就在外壳上设置了多种颜色,以吸引消费者。但是这种外壳的颜色一旦设置了,就不会再发生变化,只会短暂地给消费者以新鲜感,无法长期地吸引消费者。因此,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在手机外再套一个个性化的外壳,但有些消费者在使用外壳一段时间后又会进行更换,原来的外壳很可能被丢弃掉,这显然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并且不利于环保,对消费者自身来说也增加了购买成本。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在外加电场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和/或透过率的变化,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市场。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后壳或包裹手机后侧的独立壳体透明度无法变化,图案或颜色均为固定状态,利用电致变色器件可满足上述要求。CN109634018A公开了一种变色盖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n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所述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三导电部之间,且五者共同形成薄膜主体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弯曲形成第一弯曲部,所述第四导电部弯曲形成第二弯曲部;/n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别设置电极引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所述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三导电部之间,且五者共同形成薄膜主体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弯曲形成第一弯曲部,所述第四导电部弯曲形成第二弯曲部;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别设置电极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一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透明材质;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所述第一保护部覆盖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保护部覆盖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保护部为非透明材质;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二透明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包括电致变色材料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存储层,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电解质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第一透明基底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第二透明基底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基底和所述变色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主体部设置有第一盲孔和/或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一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开设通孔,形成所述第一盲孔;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一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透明保护层开设第二盲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盲孔形成所述第一盲孔;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一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开设第三通孔,形成所述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底部设置第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总厚度;
其中,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二变色层和第四透明导电层;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一透明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二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二透明保护层设置第四盲孔或第四通孔,形成所述第一盲孔;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一透明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第二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保护层开设第五通孔,形成所述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底部设置第三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保护层的总厚度;
其中,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五透明导电层、第三变色层、第六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三透明保护层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透明保护层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变色层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第三弯曲部和第四弯曲部,所述第三弯曲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弯曲部,所述第四弯曲部覆盖于所述第二弯曲部;
优选地,所述盖板还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部;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为透明材质;
优选地,所述第三弯曲部和第四弯曲部均为非透明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膜,所述反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层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男,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