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致变色膜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4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54317号和于2018年4月1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45420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膜。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其中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特性通过电化学氧化或还原反应而改变的现象,其中利用该现象的装置称为电致变色装置。电致变色装置通常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电解质,其中每个电极的光学特性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可逆地改变。例如,工作电极或对电极可以分别包含呈膜形式的透明导电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并且在向装置施加电势的情况下,当电解质离子插入含电致变色材料的膜中或从含电致变色材料的膜中除去,并且同时电子通过外电路移动时,出现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特性改变。这样的电致变色装置的优点在于其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大面积的装置并且具有低功耗。然而,由于其具有慢的颜色转换速度,因此需要改善。另一方面,常规的电致变色装置无法部分地满足对各种颜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膜,包括反射基材;和电致变色层,/n其中所述反射基材包括金属电极层和光吸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7 KR 10-2017-0054317;20180419 KR 10-2018-001.一种电致变色膜,包括反射基材;和电致变色层,
其中所述反射基材包括金属电极层和光吸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层包含铝(Al)、金(Au)、银(Ag)、铂(Pt)、钯(Pd)、钛(Ti)、镍(Ni)、钨(W)、铜(Cu)及其合金中的一者或更多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层的厚度在10nm至500n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或金属氮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膜,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包含含有选自钼(Mo)、钛(Ti)、铝(Al)和铜(Cu)的一种或更多种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膜,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包含CuOxNy(0≤x≤1,0≤y≤1,x+y>0);MoTiaOxNy(0<a≤2,0≤x≤3,0≤y≤2,x+y>0);或满足以下关系式的AlOxNy(0≤x≤1.5,0≤y≤1,x+y>0):
[关系式]
其中,在AlOxNy中,x和y分别意指O和N的原子数相对于一个Al原子的比率,以及在上述关系式中,基于100%的包含在AlOxNy中的全部元素含量,所述(铝元素含量)表示Al的元素含量(原子%),所述(氧元素含量)表示O的元素含量(原子%),以及所述(氮元素含量)表示N的元素含量(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其中所述光吸收层的厚度在5nm至500nm的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金容赞,章盛皓,金起焕,曹弼盛,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