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3757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36
本申请公开了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动力机构和底座,底座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两块呈竖直排布的上板和下板,空腔顶端与上板形成上腔,空腔上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漏孔;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转盘和往复件;搅拌机构包括偏心体和与底座转动连接的搅拌筒,偏心体固定在底座上并竖直设置,偏心体内设有气腔,偏心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气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搅拌筒设于偏心体的外周并与蜗轮固定连接,搅拌筒的外周环向均匀设有若干打气筒,打气筒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活塞。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泵抽吸渗滤液时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A kind of landfill leachate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垃圾填埋场中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因此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可以污染水体和土壤等,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放,则会使得地面水质恶化、水体缺氧、并产生富营养化,威胁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水源,使地下水丧失其本身的利用价值,若进入食物链将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为解决垃圾填埋场安全运营及污染控制问题,须降低和控制渗滤液水位,目前采用泵对垃圾中的渗滤液进行抽排,然而由于垃圾渗滤液浓度较高、垃圾杂质较多,采用传统的泵抽吸渗滤液时,泵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会导致抽吸渗滤液的效率下降、产流能力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以解决现有泵抽吸渗滤液时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动力机构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两块呈竖直排布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空腔顶端与上板形成上腔,所述空腔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漏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转盘和往复件,所述电机固定在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在转盘的偏心处,所述往复件包括依次固定在一起的上杆、滑动框和下杆,所述滑动框内滑动连接所述转盘,所述上杆和下杆分别贯穿两块固定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杆的自由端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与漏孔配合的顶杆,所述支板与上板之间设有与空腔固定连接的滤网,所述下杆的自由端固定有密封空腔的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与空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塞与空腔的底部形成下腔,所述上腔与下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下腔内设有排液管,所述管道和排液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偏心体和与底座转动连接的搅拌筒,所述偏心体固定在底座上并竖直设置,所述偏心体内设有气腔,偏心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气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搅拌筒设于偏心体的外周并与蜗轮固定连接,搅拌筒与偏心体偏心设置,且搅拌筒的转动中心与偏心体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搅拌筒的外周环向均匀设有若干打气筒,所述打气筒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活塞,活塞可沿筒体的轴向滑动,筒体上安装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出气单向阀与气腔连通,活塞的一侧固定有与搅拌筒外壁相抵的推杆,活塞的另一侧设有与活塞相抵的压簧。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垃圾放置于搅拌筒内,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由于蜗杆与转盘连接处在转盘的偏心处,与转盘滑动连接的滑动框就会上下运动,与滑动框固定的上杆和下杆又分别贯穿两块固定板,且与两块固定板分别滑动连接,因此上杆和下杆会做上下往复运动,支板上的顶杆不断贯穿漏孔,避免垃圾堵塞漏孔,渗滤液通过管道进入到下腔,在活动塞的上下运动下被压出,进行下一步处理,同时蜗杆转到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搅拌筒沿偏心体的中心偏心转动转动,在搅拌筒转动时,由于搅拌筒侧壁与垃圾之间的摩擦力,垃圾将在搅拌筒内随搅拌筒转动;但由于垃圾与搅拌筒之间的摩擦力有限,因此垃圾与搅拌筒侧壁之间仍具有较大的相对运动;而搅拌筒与偏心体偏心设置,因此搅拌筒内的空间相对于底座呈周期性变化。由于垃圾与搅拌筒之间具有相对运动关系,而搅拌筒侧壁与偏心体之间距离周期性变化,因此搅拌筒侧壁与偏心体将对垃圾产生挤压,从而对垃圾起到搅拌作用,搅拌筒的外周环向设有打气筒,搅拌筒转动时将通过推杆推动打气筒单元的活塞在缸体内往复滑动,从而缸体内将不断吸入空气,并将空气压入偏心体内的气腔中。在搅拌垃圾的过程中,由于垃圾与偏心体接触,因此空气将通过第一气孔分散到垃圾内,从而对垃圾进行干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往复件上下运动,使得顶杆能反复对漏孔进行疏通,从而避免了抽吸渗滤液时容易堵塞的问题,而且搅拌筒与偏心体偏心设置,当搅拌筒转动时,搅拌筒内壁与偏心体外部之间的距离呈周期性变化,从而对垃圾具有揉压、搅拌的作用,在搅拌筒对垃圾进行搅拌揉压的过程中,搅拌筒的外壁还能推动打气筒内的活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向气腔内不断补充空气,进而使得偏心体内的气腔内的空气不断向垃圾中扩散,加快垃圾干化所用的时间。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进一步,所述搅拌筒内设有搅动器,所述搅动器包括与搅拌筒滑动连接的外环和与偏心体转动连接的套管,外环和套管通过搅拌杆固定连接,搅拌杆内设有气道,且搅拌杆上设有若干与气道连通的第二气孔,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导气槽,气道与导气槽连通;偏心体的外周设有环形槽,套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嵌入环形槽内的导向块,套管相对于偏心体转动时,套管还同时相对于偏心体上下滑动。由于搅拌筒与偏心体偏心设置,因此当搅拌筒沿偏心体的几何中心转动时,搅动器将跟随搅拌筒绕偏心体转动,即套管将在偏心体的外周转动;而偏心体的外周设有环形槽,而套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块,从而使得偏心体和套管形成类似圆柱凸轮的结构,因此在套管相对于偏心体转动的同时,套管还会相对于偏心体上下滑动,则套管将搅拌杆上下滑动。在搅拌过程中,除搅拌筒和偏心体对垃圾具有挤压作用外,搅拌杆还会在竖直方向挤压垃圾,且垃圾相对与搅拌杆运动时,搅拌杆还对垃圾具有搅拌作用。进一步,所述搅拌筒的内壁上设有向搅拌筒内凸出的第一凸起。搅拌筒转动时,第一凸起对垃圾具有搅拌作用,从而有利于垃圾均匀混合。进一步,所述第二气孔分别设置在搅拌杆的上下两侧。由于搅拌杆主要起到在竖直方向挤压垃圾的作用,因此当搅拌杆向上运动时,搅拌杆与其下方的垃圾之间将产生间隙,当搅拌杆向下运动时,搅拌杆与其上方的垃圾之间将产生间隙,因此第二气孔设置在搅拌杆的上下两侧,有利于气体扩散到垃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搅拌筒1、搅动器2、搅拌杆3、外环4、气道5、导气槽6、导向块7、套管8、漏孔9、盖板10、顶杆11、支板12、滑动框13、下板14、排液管15、活动塞16、下杆17、转盘18、蜗杆19、上杆20、上板21、滤网22、底座23、筒体24、压簧25、活塞26、推杆27、偏心体28、第一气孔29、气腔30、环形槽3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动力机构和底座23,底座23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两块呈竖直排布的上板21和下板14,空腔顶端与上板21形成上腔,空腔上设有盖板10,盖板10上设有若干漏孔9;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转盘18和往复件,电机固定在空腔内,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蜗杆19,蜗杆19啮合有蜗轮,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构、动力机构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两块呈竖直排布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空腔顶端与上板形成上腔,所述空腔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漏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转盘和往复件,所述电机固定在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在转盘的偏心处,所述往复件包括依次固定在一起的上杆、滑动框和下杆,所述滑动框内滑动连接所述转盘,所述上杆和下杆分别贯穿两块固定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杆的自由端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与漏孔配合的顶杆,所述支板与上板之间设有与空腔固定连接的滤网,所述下杆的自由端固定有密封空腔的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与空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塞与空腔的底部形成下腔,所述上腔与下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下腔内设有排液管,所述管道和排液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偏心体和与底座转动连接的搅拌筒,所述偏心体固定在底座上并竖直设置,所述偏心体内设有气腔,偏心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气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搅拌筒设于偏心体的外周并与蜗轮固定连接,搅拌筒与偏心体偏心设置,且搅拌筒的转动中心与偏心体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搅拌筒的外周环向均匀设有若干打气筒,所述打气筒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活塞,活塞可沿筒体的轴向滑动,筒体上安装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出气单向阀与气腔连通,活塞的一侧固定有与搅拌筒外壁相抵的推杆,活塞的另一侧设有与活塞相抵的压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构、动力机构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两块呈竖直排布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空腔顶端与上板形成上腔,所述空腔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漏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转盘和往复件,所述电机固定在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在转盘的偏心处,所述往复件包括依次固定在一起的上杆、滑动框和下杆,所述滑动框内滑动连接所述转盘,所述上杆和下杆分别贯穿两块固定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杆的自由端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与漏孔配合的顶杆,所述支板与上板之间设有与空腔固定连接的滤网,所述下杆的自由端固定有密封空腔的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与空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塞与空腔的底部形成下腔,所述上腔与下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下腔内设有排液管,所述管道和排液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偏心体和与底座转动连接的搅拌筒,所述偏心体固定在底座上并竖直设置,所述偏心体内设有气腔,偏心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气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搅拌筒设于偏心体的外周并与蜗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欧瑞欣合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