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70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体中空,且开口朝下,且在开口处设有阀隔膜组件;所述阀隔膜组件封闭所述阀体的开口,在阀体与阀隔膜组件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阀隔膜腔;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中空的阀杆和控制气管;所述阀杆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和所述阀隔膜腔,并与所述阀隔膜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阀杆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上下滑动;所述控制气管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与所述阀隔膜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圆形进气口。本方案采用真空泵作为真空隔膜阀的开启动力,真空室的补气直接由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开间隙进入,保证了较大的进气面积,从而使得补气速度大大较快。

A kind of quick air filling vacuum diaphragm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膜阀
,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
技术介绍
隔膜阀是用隔膜作启闭件封闭流道、截断流体、并将阀体内腔和阀盖内腔隔开的截止阀。隔膜常用橡胶、塑料等弹性、耐腐蚀、非渗透性材料制成。阀体多用塑料、玻璃钢、陶瓷或金属衬胶材料制成。隔膜阀的结构与一般阀门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截断阀。现有的真空隔膜阀阀是利用阀杆将橡胶膜直接压在阀座上,用来截止或接通真空系统。现有的真空隔膜阀一般用于小的管路系统,抽真空的气体不穿过隔膜,隔膜将操作机构和空气介质隔开。抽真空和真空系统补气的管路流通面积都比较小,因此现有的真空隔膜阀补气较慢。此外,现有的真空隔膜阀的动力源一般与真空泵无关,整个真空系统组成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真空隔膜阀补气速度较慢,且无法直接以真空泵为动力源,使得整个真空系统构成复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体中空,且开口朝下,且在开口处设有阀隔膜组件;所述阀隔膜组件封闭所述阀体的开口,在阀体与阀隔膜组件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阀隔膜腔;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中空的阀杆和控制气管;所述阀杆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和所述阀隔膜腔,并与所述阀隔膜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阀杆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上下滑动;所述控制气管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与所述阀隔膜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圆形进气口。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与阀座预留有间隙。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隔膜组件包括隔膜、阀板、环形密封垫、连接件和环形配重块;所述阀板的中部与所述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隔膜的中部固定在所述阀板上,其四周边沿固定在所述阀体的底部;所述环形配重块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阀板的下表面中部,所述环形密封垫套在所述环形配重块的外环四周。其中,环形密封垫依靠配重块和连接件的重量拉动阀杆和阀隔膜向下运动。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板、米字支撑件和环形阀座垫;所述阀座板呈正方形,且所述圆形进气口位于所述阀座板的中心,所述米字支撑件固定在所述阀座板的下表面,并位于所述圆形进气口的正下方,所述环形阀座垫固定在所述阀座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圆形进气口的外环。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米字支撑件的下方还装有一罩网,用于过滤真空室中的较大杂质,避免堵塞抽气管。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阀座垫的外环直径与环形密封垫的外环直径相一致。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座板的上表面设有多干阀体支撑板,所述阀体支撑板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阀体支撑板相对接的阀座连接孔。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的真空隔膜阀,使真空系统的抽真空的管路穿过隔膜,给真空隔膜增加了新的结构,进而使真空系统真空室结构简单;本方案中补气没有管路,通过环状圆柱面开口和大气相通,补气量特别大;我们新设计的真空隔膜阀使用真空泵作为真空隔膜阀的开启动力,不需要额外动力源,也使整个真空系统组成变得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真空隔膜阀的阀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不带罩网的阀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罩网的阀座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真空隔膜阀在使用时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5是真空隔膜阀在使用时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隔膜组件、3-阀杆、4-控制气管、5-阀座、6-真空室、7-空气配制箱、8-真空泵;11-阀隔膜腔、12-阀座连接孔、21-阀板、22-隔膜、23-环形密封垫、24-环形配重块、25-连接件、31-O型密封圈、32-抽气阀、41-控制阀、51-阀座板、52-圆形进气口、53-米字支撑件、54-环形阀座垫、55-阀体支撑板、56-罩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为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的具体实施方案,其结构包括包括阀体1和阀座5。阀体1的结构如图1所示,阀体1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其开口朝下,在其开口端设有阀隔膜组件2,该阀隔膜组件2封闭阀体1的底部开口,使得阀体1与阀隔膜组件2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阀隔膜腔11。在阀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阀座连接孔12。阀杆3由上至下穿过阀体1和阀隔膜腔11,并与阀隔膜组件2固定连接,且阀杆3能够相对于阀体1上下滑动;控制气管4由上至下穿过阀体1与阀隔膜腔11连通。阀隔膜组件2的具体结构包括隔膜22、阀板21、环形密封垫23、连接件25和环形配重块24。阀板21的中部与阀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隔膜22的中部固定在阀板21上,其四周边沿固定在阀体1的底部;环形配重块24通过连接件25固定在阀板21的下表面中部,环形密封垫23套在环形配重块24的外环四周。其中,环形密封垫23依靠环形配重块24和连接件25的重量拉动阀杆3和阀隔膜22向下运动。为了加强阀杆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阀杆3与阀体1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31。阀座5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3所示,包括阀座板51、米字支撑件53、环形阀座垫54、阀体支撑板55和罩网56。阀座板51呈正方形,且在阀座板的中心设有圆形进气口52,米字支撑件53固定在阀座板51的下表面,并位于圆形进气口52的正下方,环形阀座垫54固定在阀座板51的上表面,且位于圆形进气口52的外环。罩网56设置于米字支撑件53的下方,用于过滤真空室中的较大杂质,避免抽气时堵塞抽气管。其中,环形阀座垫54的外环直径与环形密封垫23的外环直径相一致。阀体支撑板55设置在阀座板51的上表面四周,用于与阀体1上的阀座连接孔12固定连接。两者连接后,阀座板51与阀体1之间仍具有一间隙,从而便于外部大气从此进入。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阀座5安装在真空室6上,且阀座5与真空室6之间利用硅胶密封。在阀杆3上端安装有抽气阀32,在控制气管4上端安装有控制阀41。抽气阀32和控制阀41都通过软管与空气配置室7连通,空气配置室7一旁通过抽气软管连接有真空泵8.在非工作状态时,如图4所示,环形密封垫23靠环形配重块24和连接件25重量拉动阀杆3和隔膜22向下运动,最后,环形密封垫23被连接件25、阀杆3、隔膜22、环形配重块24的重量压在阀座板51上,封闭阀座板53上的环形进气口52,真空隔膜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真空室6抽真空时,打开抽气阀32,关掉控制阀41,打开电源,启动真空泵8,通过环形进气口52和阀杆3对真空室6进行抽真空。此外,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环形密封垫23和环形阀座垫54紧密贴合在一起,有效阻止了外部空气的进入,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当真空室6需快速补气时,关掉抽气阀32,打开控制阀41,通过控制气管4对阀隔膜腔11进行抽真空。隔膜与阀座之间有间隙,所以大气压会向上挤压隔膜22,从而带动阀杆3和阀隔膜组件2向上运动,并打开阀门,其开启后的状态如图5所示,空气由阀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体中空,且开口朝下,且在开口处设有阀隔膜组件;所述阀隔膜组件封闭所述阀体的开口,在阀体与阀隔膜组件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阀隔膜腔;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中空的阀杆和控制气管;所述阀杆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和所述阀隔膜腔,并与所述阀隔膜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阀杆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上下滑动;所述控制气管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与所述阀隔膜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圆形进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座;所述阀体中空,且开口朝下,且在开口处设有阀隔膜组件;所述阀隔膜组件封闭所述阀体的开口,在阀体与阀隔膜组件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阀隔膜腔;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中空的阀杆和控制气管;所述阀杆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和所述阀隔膜腔,并与所述阀隔膜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阀杆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上下滑动;所述控制气管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阀体与所述阀隔膜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圆形进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阀座预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补气真空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隔膜组件包括隔膜、阀板、环形密封垫、连接件和环形配重块;所述阀板的中部与所述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隔膜的中部固定在所述阀板上,其四周边沿固定在所述阀体的底部;所述环形配重块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阀板的下表面中部,所述环形密封垫套在所述环形配重块的外环四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珑珑
申请(专利权)人:汩鸿上海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