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隔膜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22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气动隔膜阀,包括隔膜阀外盖、弹簧、气动活塞柱、第一环形氟胶圈、压板轴套、第二环形氟胶圈、第三环形氟胶圈、压件、氟胶隔膜、活接螺帽、活接头、气动阀体底座和压缩空气接头,所述气动阀体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活接头,活接头的上方设置有活接螺帽,气动阀体底座的顶端位于隔膜阀外盖的内部设置有氟胶隔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氟胶隔膜、第一环形氟胶圈、第二环形氟胶圈和第三环形氟胶圈,采用氟橡胶软质密封制作的,密封性较好,不易损坏,适合于超纯介质或污染严重,十分粘稠的液体、气体、腐蚀性或惰性介质,以及通过活接螺帽、活接头、气动阀体底座和压缩空气接头,使得连接形式为活接连接,连接方式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隔膜阀
本技术涉及隔膜阀
,尤其是涉及气动隔膜阀。
技术介绍
气动隔膜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截断阀,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的启闭件是一块用软质材料制成的隔膜,把阀体内腔与阀盖内腔及驱动部件隔开,故称气动隔膜阀。而现有的气动隔膜阀密封性差,容易损坏,需要视介质特性而定期更换,受隔膜材料限制,隔膜阀适用于低压和温度相对不高的场合,以及连接方式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气动隔膜阀,解决了现有的气动隔膜阀密封性差,容易损坏,需要应视介质特性而定期更换,受隔膜材料限制,隔膜阀适用于低压和温度相对不高的场合,以及连接方式不够灵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隔膜阀外盖、弹簧、气动活塞柱、第一环形氟胶圈、压板轴套、第二环形氟胶圈、第三环形氟胶圈、压件、氟胶隔膜、活接螺帽、活接头、气动阀体底座和压缩空气接头,所述隔膜阀外盖的底端设置有气动阀体底座,气动阀体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活接头,活接头的上方设置有活接螺帽,气动阀体底座的顶端位于隔膜阀外盖的内部设置有氟胶隔膜,隔膜阀外盖的内部位于氟胶隔膜中部的上方设置有气动活塞柱,气动活塞柱上部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气动活塞柱的中部与隔膜阀外盖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氟胶圈,气动活塞柱的底部套接有压板轴套,压板轴套与气动活塞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氟胶圈,压板轴套的上部与隔膜阀外盖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环形氟胶圈,气动活塞柱的底端与氟胶隔膜的连接处设置有压件,气动阀体底座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压缩空气接头。所述气动阀体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阀体堰。所述活接螺帽和活接头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隔膜阀外盖的内部设置有阀盖内腔,气动阀体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阀体内腔,阀盖内腔与阀体内腔之间通过氟胶隔膜隔开。所述第一环形氟胶圈、第二环形氟胶圈和第三环形氟胶圈的截面直径相同。所述弹簧的顶端与隔膜阀外盖内部的顶端连接。本技术通过氟胶隔膜、第一环形氟胶圈、第二环形氟胶圈和第三环形氟胶圈,采用氟橡胶软质密封制作的,密封性较好,不易损坏,适合于超纯介质或污染严重,十分粘稠的液体、气体、腐蚀性或惰性介质,以及通过活接螺帽、活接头、气动阀体底座和压缩空气接头,使得连接形式为活接连接,连接方式灵活。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压缩空气接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通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闭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隔膜阀外盖1、弹簧2、气动活塞柱3、第一环形氟胶圈4、压板轴套5、第二环形氟胶圈6、第三环形氟胶圈7、压件8、氟胶隔膜9、活接螺帽10、活接头11、气动阀体底座12和压缩空气接头13。其中,隔膜阀外盖1的底端设置有气动阀体底座12,气动阀体底座12的两侧均设置有活接头11,活接头11的上方设置有活接螺帽10。气动阀体底座12的顶端位于隔膜阀外盖1的内部设置有氟胶隔膜9,隔膜阀外盖1的内部位于氟胶隔膜9中部的上方设置有气动活塞柱3;气动活塞柱3上部的外侧套接有弹簧2;气动活塞柱3的中部与隔膜阀外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氟胶圈4;气动活塞柱3的底部套接有压板轴套5,压板轴套5与气动活塞柱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氟胶圈6。压板轴套5的上部与隔膜阀外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环形氟胶圈7,气动活塞柱3的底端与氟胶隔膜9的连接处设置有压件8,气动阀体底座12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压缩空气接头13。使用时,通过氟胶隔膜9、第一环形氟胶圈4、第二环形氟胶圈6和第三环形氟胶圈7,采用氟橡胶软质密封制作的,密封性较好,解决了由于氟胶隔膜9为易损件,应视介质特性而定期更换,受隔膜材料限制,隔膜阀适用于低压和温度相对不高的场合的问题,以及通过活接螺帽10、活接头11、气动阀体底座12和压缩空气接头13,使得连接形式为活接连接,连接方式灵活;工作时,当达到输入气压上限时气动活塞柱上升,氟胶隔膜9就高举,而造成通路;当在没有输入空气时,气动活塞柱下降,氟胶隔膜9就压在阀体堰上,而造成闭路。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气动阀体底座12的上方设置有阀体堰,便于与氟胶隔膜9闭合。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活接螺帽10和活接头11的数量均为两个,方便整体的连接。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隔膜阀外盖1的内部设置有阀盖内腔,气动阀体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阀体内腔,阀盖内腔与阀体内腔之间通过氟胶隔膜9隔开,位于隔膜上方的气动活塞柱、压件等零件不受介质腐蚀,省去了填料密封结构,且不会产生介质外漏。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环形氟胶圈4、第二环形氟胶圈6和第三环形氟胶圈7的截面直径相同,便于第一环形氟胶圈4、第二环形氟胶圈6和第三环形氟胶圈7的安装。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弹簧2的顶端与隔膜阀外盖1内部的顶端连接,便于弹簧2的安装。本技术使用时,通过氟胶隔膜9、第一环形氟胶圈4、第二环形氟胶圈6和第三环形氟胶圈7,由于上述胶圈采用氟橡胶软质密封制作,因此密封性较好。此外,通过活接螺帽10、活接头11、气动阀体底座12和压缩空气接头13,使得连接形式为活接连接,连接方式灵活。工作时,隔膜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截断阀,它的启闭件是一块用软质材料制成的氟胶隔膜9,把阀体内腔与阀盖内腔及驱动部件隔开,氟胶隔膜9是一个弹性的、可扰的膜片,用活接螺帽10连接在压件8上,压件8是由阀杆所操作而上下移动;当达到输入气压上限时气动活塞柱3上升,氟胶隔膜9即高举,而造成通路;当在没有输入空气时,气动活塞柱3下降,氟胶隔膜9就压在阀体堰上,而造成闭路。由于隔膜阀本身的结构设计特适合于超纯介质或污染严重,十分粘稠的液体、气体、腐蚀性或惰性介质,与控制设备相结合时,隔膜阀更能取代其它传统控制系统,尤其是适用于固体和易污染的惰性介质,主要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行业,以及电力、化工、电镀、等行业的工业水处理中,还被应用于半导体晶圆的生产中,隔膜阀是特别适用于运送有腐蚀性,有粘性的流体,例如泥浆、食品、药品、织维性粘合液等,因管线中,隔膜阀的操作机构,是不暴露在运送流体中,故不具污染性,也不需要填料,阀杆填料部也不可能会泄漏,安全方便。本技术通过氟胶隔膜9、第一环形氟胶圈4、第二环形氟胶圈6和第三环形氟胶圈7,采用氟橡胶软质密封制作的,密封性较好,不易损坏,适合于超纯介质或污染严重,十分粘稠的液体、气体、腐蚀性或惰性介质,以及通过活接螺帽10、活接头11、气动阀体底座12和压缩空气接头13,使得连接形式为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动隔膜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隔膜阀外盖(1)、弹簧(2)、气动活塞柱(3)、第一环形氟胶圈(4)、压板轴套(5)、第二环形氟胶圈(6)、第三环形氟胶圈(7)、压件(8)、氟胶隔膜(9)、活接螺帽(10)、活接头(11)、气动阀体底座(12)和压缩空气接头(13);/n所述隔膜阀外盖(1)的底端设置有气动阀体底座(12),气动阀体底座(12)的两侧均设置有活接头(11),活接头(11)的上方设置有活接螺帽(10);气动阀体底座(12)的顶端位于隔膜阀外盖(1)的内部设置有氟胶隔膜(9),隔膜阀外盖(1)的内部位于氟胶隔膜(9)中部的上方设置有气动活塞柱(3);气动活塞柱(3)上部的外侧套接有弹簧(2),气动活塞柱(3)的中部与隔膜阀外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氟胶圈(4),气动活塞柱(3)的底部套接有压板轴套(5),压板轴套(5)与气动活塞柱(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氟胶圈(6);压板轴套(5)的上部与隔膜阀外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环形氟胶圈(7),气动活塞柱(3)的底端与氟胶隔膜(9)的连接处设置有压件(8),气动阀体底座(12)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压缩空气接头(13)。/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隔膜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隔膜阀外盖(1)、弹簧(2)、气动活塞柱(3)、第一环形氟胶圈(4)、压板轴套(5)、第二环形氟胶圈(6)、第三环形氟胶圈(7)、压件(8)、氟胶隔膜(9)、活接螺帽(10)、活接头(11)、气动阀体底座(12)和压缩空气接头(13);
所述隔膜阀外盖(1)的底端设置有气动阀体底座(12),气动阀体底座(12)的两侧均设置有活接头(11),活接头(11)的上方设置有活接螺帽(10);气动阀体底座(12)的顶端位于隔膜阀外盖(1)的内部设置有氟胶隔膜(9),隔膜阀外盖(1)的内部位于氟胶隔膜(9)中部的上方设置有气动活塞柱(3);气动活塞柱(3)上部的外侧套接有弹簧(2),气动活塞柱(3)的中部与隔膜阀外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氟胶圈(4),气动活塞柱(3)的底部套接有压板轴套(5),压板轴套(5)与气动活塞柱(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氟胶圈(6);压板轴套(5)的上部与隔膜阀外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提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