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63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包括:1)根据设计标高并结合现场围护结构,进行土层开挖,形成侧壁具有坡度的地下室坑结构,并夯实;2)在坑结构的底部铺设第一混凝土垫层;3)在混凝土垫层的边缘砌筑永久墙;4)在永久墙与坑结构的侧壁之间填充回填土;5)在回填土上部根据标高要求浇筑第二混凝土垫层,使第二混凝土垫层与永久墙连接且高度平齐;6)在第一混凝土垫层、永久墙、第二混凝土垫层的表面铺设自粘胶膜防水卷材;7)在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上浇筑结构底板。为地下室结构提供可靠的防水质量。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s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室防水建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关于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的现有技术都是通用做法,仅是提纲挈领的表明施工要点,未能提供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或施工工艺。在施工项目中,遇到特殊的地理情况或施工基础时,往往需要结合现场情况、专业人员的施工经验、国内外施工案例及专家的论证,来进行商讨,以确认施工方法,但多数此类特殊论证的方案可参考性不是很大。如果针对同一类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共同特性中的重点、难点部位,都建立固有的、有利的、可供直接使用的施工方法,就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及可控性。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为地下室结构提供可靠的防水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以针对同一类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共同特性中的重点、难点部位,建立固有的、有利的、可供直接使用的施工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及可控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包括:1)根据设计标高并结合现场围护结构,进行土层开挖,形成侧壁具有坡度的地下室坑结构,并夯实;2)在所述坑结构的底部铺设第一混凝土垫层;3)在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边缘砌筑永久墙;4)在所述永久墙与所述坑结构的侧壁之间填充回填土;5)在所述回填土上部根据标高要求浇筑第二混凝土垫层,使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与所述永久墙连接且高度平齐;6)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所述永久墙、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的表面铺设自粘胶膜防水卷材;7)在所述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上浇筑结构底板。优选地,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永久墙的内壁上铺设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层,所述找平层的厚度为10-30mm。优选地,所述永久墙的高度等于最低设计标高处的结构厚度与地下室侧墙净高的总和。优选地,所述步骤4)包括:4.1)在永久墙的内侧设置防倾覆的支护结构;4.2)分层填充回填土;4.3)填充完成后等待自然沉降或采用人工压实。优选地,所述支护结构为脚手架或拉结筋。优选地,所述回填土为三七土或二八土。优选地,所述步骤6)包括:6.1)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所述永久墙及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的表面进行基层清理;6.2)采用预铺反粘的工法铺设所述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且相邻两块所述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之间形成搭接。优选地,所述步骤6)还包括:在所述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搭接处设置固定钉以进行固定,或者在所述永久墙上安装可焊接的固定片,将所述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焊接在所述可焊接的固定片上以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步骤7)包括:7.1)绑扎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上部及所述永久墙的施工缝下部的钢筋,并在所述施工缝处焊接止水钢板;7.2)浇筑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上部及所述永久墙的施工缝下部的结构底板;7.3)绑扎所述永久墙的施工缝上部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上部的钢筋;7.4)在所述永久墙处进行内模板支护处理;7.5)浇筑所述永久墙的施工缝上部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上部的结构底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15,厚度至少为10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本身的特性结合本方案的防水施工方法,为地下室异型结构处的防水与结构混凝土的施工建立了构造节点;有针对性的建立了地下室垫层部位异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梳理了异型结构部位的防水与土建等的施工工序;输出了垫层部位存在异型构造时的处理方式;针对同一类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共同特性中的重点、难点部位,建立固有的、有利的、可供直接使用的施工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及可控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的防水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的卷材搭接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的卷材固定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土层;2、回填土;3、施工缝;4、第一混凝土垫层;5、结构底板;6、止水钢板;7、永久墙;8、自粘胶膜防水卷材;9、找平层;10、第二混凝土垫层;11、搭接处;12、固定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包括:1)根据设计标高并结合现场围护结构,进行土层开挖,形成侧壁具有坡度的地下室坑结构,并夯实;2)在坑结构的底部铺设第一混凝土垫层;3)在混凝土垫层的边缘砌筑永久墙;4)在永久墙与坑结构的侧壁之间填充回填土;5)在回填土上部根据标高要求浇筑第二混凝土垫层,使第二混凝土垫层与永久墙连接且高度平齐;6)在第一混凝土垫层、永久墙、第二混凝土垫层的表面铺设自粘胶膜防水卷材;7)在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上浇筑结构底板。具体地,利用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本身的特性结合本方案的防水施工方法,为地下室异型结构处的防水与结构混凝土的施工建立了构造节点;有针对性的建立了地下室垫层部位异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梳理了异型结构部位的防水与土建等的施工工序;输出了垫层部位存在异型构造时的处理方式;针对同一类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共同特性中的重点、难点部位,建立固有的、有利的、可供直接使用的施工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及可控性。优选地,步骤3)之后还包括:在永久墙的内壁上铺设找平层,找平层为水泥砂浆层,找平层的厚度为10-30mm。优选地,永久墙的高度等于最低设计标高处的结构厚度与地下室侧墙净高的总和。优选地,步骤4)包括:4.1)在永久墙的内侧设置防倾覆的支护结构;4.2)分层填充回填土;4.3)填充完成后等待自然沉降或采用人工压实。优选地,支护结构为脚手架或拉结筋。优选地,回填土为三七土或二八土。优选地,步骤6)包括:6.1)在第一混凝土垫层、永久墙及第二混凝土垫层的表面进行基层清理;6.2)采用预铺反粘的工法铺设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且相邻两块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之间形成搭接。优选地,步骤6)还包括:在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搭接处设置固定钉以进行固定,或者在永久墙上安装可焊接的固定片,将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焊接在可焊接的固定片上以进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根据设计标高并结合现场围护结构,进行土层开挖,形成侧壁具有坡度的地下室坑结构,并夯实;/n2)在所述坑结构的底部铺设第一混凝土垫层;/n3)在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边缘砌筑永久墙;/n4)在所述永久墙与所述坑结构的侧壁之间填充回填土;/n5)在所述回填土上部根据标高要求浇筑第二混凝土垫层,使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与所述永久墙连接且高度平齐;/n6)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所述永久墙、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的表面铺设自粘胶膜防水卷材;/n7)在所述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上浇筑结构底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根据设计标高并结合现场围护结构,进行土层开挖,形成侧壁具有坡度的地下室坑结构,并夯实;
2)在所述坑结构的底部铺设第一混凝土垫层;
3)在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边缘砌筑永久墙;
4)在所述永久墙与所述坑结构的侧壁之间填充回填土;
5)在所述回填土上部根据标高要求浇筑第二混凝土垫层,使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与所述永久墙连接且高度平齐;
6)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垫层、所述永久墙、所述第二混凝土垫层的表面铺设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7)在所述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上浇筑结构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永久墙的内壁上铺设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层,所述找平层的厚度为1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墙的高度等于最低设计标高处的结构厚度与地下室侧墙净高的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4.1)在永久墙的内侧设置防倾覆的支护结构;
4.2)分层填充回填土;
4.3)填充完成后等待自然沉降或采用人工压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为脚手架或拉结筋。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荣席新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