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61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所述波形钢腹板顶部设置有顶钢板,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钢板上缘的接触处设有可调节的止浆装置,所述止浆装置上设有浇筑时紧贴在所述顶钢板下缘起止浆作用的橡胶条,在所述步骤二中,在模板上根据波形钢腹板的尺寸计算出顶钢板相对对应模板的高度,所述模板安装所述止浆装置后进行调节使所述橡胶条顶面超过计算出的顶钢板高度2‑3mm。本发明专利技术够提高止浆效果,防止发生漏浆情况,从而有效保证了施工工艺的可靠性。

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teel-concrete bridge beam body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波形钢腹板广泛应用在箱式桥梁中,波形钢腹板不仅极大的减轻了桥梁的重量,而且还能确保桥梁的结构强度。现有技术中组合箱梁顶板钢混结合段混凝土浇筑质量及钢腹板顶钢板处漏浆控制不便,这是加工误差导致的。在波形钢腹板吊装入模过程中,波形钢腹板的精确定位是依据匹配梁或者计算出的理论数据对其进行高度方向定位,而由于波形钢腹板和模板本身在加工和拼装过程中难免产生误差,因此波形钢腹板的顶钢板与模板的连接处、端模与侧模之间的拼接处难免有拼缝存在,因此容易出现漏浆现象,影响浇筑效果。现有的止浆方式通常是在模板各个连接部分设置止浆槽,并在其中卡入止浆橡胶条,通过止浆橡胶条与其他部分的紧密接触以实现止浆效果,但是采用短线法浇筑的箱梁结构由于波形钢腹板的位置需要调节定位,并且容易因定位结果与理论数据不同,导致事先设置的止浆槽和止浆橡胶条与其顶钢板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为了防止产生干涉因此加工时倾向于允许间距过大的情况,但这样容易出现漏浆现象,会影响浇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和钢腹板拼装过程中产生大量拼缝,并且由于加工误差和定位误差导致拼缝较大,现有的止浆橡胶条不能有效保证止浆效果,容易出现漏浆现象的问题。所述的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在设置好的预制台座内将模板拼装完成;步骤二、安装底板底层钢筋,将波形钢腹板吊装入模并精确定位固定,然后完成底板钢筋骨架其他钢筋的绑扎安装;步骤三、进行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混凝土底板,再浇筑混凝土顶板,浇筑后进行养护;步骤四、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拆除模板;步骤五、将完成匹配任务的匹配梁段吊装转运存放;步骤六、将新浇筑的梁段移动至匹配梁位置,将其作为浇筑下一梁段时用于定位匹配的匹配梁段;浇筑1号梁段时省略步骤六,之后的梁段浇筑依据上述步骤循环进行各梁段的浇筑;所述波形钢腹板顶部设置有顶钢板,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钢板上缘的接触处设有可调节的止浆装置,所述止浆装置上设有橡胶条,在所述步骤二中,在模板上根据波形钢腹板的尺寸计算出顶钢板相对对应模板的高度,所述模板安装所述止浆装置后进行调节使所述橡胶条顶面超过计算出的顶钢板高度2-3mm,止浆装置在波形钢腹板定位安装后通过调整调节螺栓,使起止浆作用的橡胶条紧贴波腹板顶钢板下缘。优选的,所述模板包括固定端模、底模、外侧模、内模和活动端模,所述步骤一的模板拼装过程为先安装固定端模,再安装底模,接着安装侧模,然后安装内模,最后安装活动端模,所述模板安装后将所述止浆装置安装在所述侧模和所述内模顶部与所述顶钢板接触处。优选的,所述止浆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连接耳板、调节螺杆、上钢板、方钢和所述橡胶条,所述侧模和所述内模顶部与所述顶钢板接触处具有模板加劲肋,安装所述止浆装置时先将所述连接耳板垂直焊接固定到模板加劲肋侧面,所述上钢板顶部焊接有与所述模板加劲肋方向平行的方钢,所述调节螺杆垂直焊接在所述上钢板底部并穿过所述连接耳板上的预留孔,所述方钢与所述模板加劲肋之间形成卡接所述橡胶条的卡槽,所述卡槽中卡接有所述橡胶条,调整所述调节螺杆的高度位置后通过所述调节螺杆上的固定螺母从上下两侧将所述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连接耳板上。优选的,在所述橡胶条紧贴在所述顶钢板下缘后,沿模板内侧与所述形钢腹板顶钢板边缘间的拼缝处均匀涂布一层玻璃胶。优选的,在浇筑1号梁段过程中,所述活动端模位于1号梁段的外露钢筋侧,在模板拼装时在预制台座内对活动端模进行匹配定位,并在预制台座外加工好顶板钢筋骨架的绑扎胎架,将活动端模吊入绑扎胎架安装定位,然后在绑扎胎架上进行钢筋骨架绑扎,顺桥向钢筋穿过活动端模上的预留孔,完成绑扎后将顶板钢筋骨架和活动端模整体吊装入模,定位后通过加焊“7”字板固定到侧模和内模。优选的,在浇筑以匹配梁定位的梁段过程中,顶板钢筋骨架在预制台座外绑扎成型,在内模拼装后将顶板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入模。优选的,所述固定端模和所述活动端模在加工制作时均沿内外边缘侧预留宽度为1cm的止浆条卡槽,所述止浆条卡槽在进行模板拼装时安装有形状匹配的挤塑胶条,所述挤塑胶条一侧伸出止浆条卡槽开口超过所述固定端模和所述活动端模的边侧1-2mm。优选的,各个梁段在吊装之前在梁段的内仓接近端模处增设刚性剪刀支撑,所述刚性剪刀支撑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进行支撑。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波形钢腹板与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橡胶条进行止浆,而且采用的是能够调节橡胶条高度的止浆装置,后者固定在内模和侧模与顶钢板接触的部分,因为橡胶条高度可调,因此即使由于加工误差和定位误差导致顶钢板与模板之间产生一定间隙拼缝,也能通过调节橡胶条高度以保证橡胶条顶部紧压在顶钢板下面。因此采用本浇筑施工工艺能够提高止浆效果,防止发生漏浆情况,从而有效保证了施工工艺的可靠性。2、止浆装置通过焊接连接,结构可靠稳定,并且能根据需要通过调节螺杆控制上钢板高度,这样也就能通过调节螺栓对止浆作用的橡胶条高度进行调整,保证其能适用于不同型号高度的波形钢腹板,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定位出现误差或偏差时填满因误差而扩大的拼缝,从而更能保护拼缝不受漏浆影响。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在拼缝处涂布玻璃胶,实现拼缝处再次堵浆防控。3、由于顶板钢筋骨架绑扎过程比较繁琐,在预制台座内取物登高都影响了钢筋绑扎的便利性和可靠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采用在钢筋加工现场先进行组成基本结构的钢筋骨架胎架的制造,然后在加入活动端模后将部分钢筋与之穿孔连接。待活动模板与钢筋之间绑扎连接后,将二者整体吊装入模,并对活动端模进行定位安装。这样大大方便了钢筋的绑扎,同时也能保证钢筋相对模板的位置可靠,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材质顶板的形状和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箱梁及其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止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波形钢腹板与止浆装置接触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侧模,2、底模,3、内模,4、混凝土顶板,5、混凝土底板,6、波形钢腹板,7、模板加劲肋,8、连接耳板,9、调节螺杆,10、上钢板,11、方钢,12、橡胶条,13、固定螺母,14、顶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在设置好的预制台座内将模板拼装完成;步骤二、安装底板底层钢筋,将波形钢腹板6吊装入模并精确定位固定,然后完成底板钢筋骨架其他钢筋的绑扎安装;步骤三、进行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混凝土底板5,再浇筑混凝土顶板4,浇筑后进行养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步骤一、在设置好的预制台座内将模板拼装完成;/n步骤二、安装底板底层钢筋,将波形钢腹板(6)吊装入模并精确定位固定,然后完成底板钢筋骨架其他钢筋的绑扎安装;/n步骤三、进行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混凝土底板(5),再浇筑混凝土顶板(4),浇筑后进行养护;/n步骤四、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拆除模板;/n步骤五、将完成匹配任务的匹配梁段吊装转运存放;/n步骤六、将新浇筑的梁段移动至匹配梁位置,将其作为浇筑下一梁段时用于定位匹配的匹配梁段;/n浇筑1号梁段时省略步骤六,之后的梁段浇筑依据上述步骤循环进行各梁段的浇筑;所述波形钢腹板(6)顶部设置有顶钢板(14),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钢板(14)上缘的接触处设有可调节的止浆装置,所述止浆装置上设有橡胶条(12),在所述步骤二中,在模板上根据波形钢腹板(6)的尺寸计算出顶钢板(14)相对对应模板的高度,所述模板安装所述止浆装置后进行调节使所述橡胶条(12)顶面超过计算出的顶钢板(14)高度2-3mm,止浆装置在波形钢腹板(6)定位安装后通过调整调节螺栓,使起止浆作用的橡胶条(12)紧贴波腹板顶钢板(6)下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在设置好的预制台座内将模板拼装完成;
步骤二、安装底板底层钢筋,将波形钢腹板(6)吊装入模并精确定位固定,然后完成底板钢筋骨架其他钢筋的绑扎安装;
步骤三、进行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混凝土底板(5),再浇筑混凝土顶板(4),浇筑后进行养护;
步骤四、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拆除模板;
步骤五、将完成匹配任务的匹配梁段吊装转运存放;
步骤六、将新浇筑的梁段移动至匹配梁位置,将其作为浇筑下一梁段时用于定位匹配的匹配梁段;
浇筑1号梁段时省略步骤六,之后的梁段浇筑依据上述步骤循环进行各梁段的浇筑;所述波形钢腹板(6)顶部设置有顶钢板(14),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钢板(14)上缘的接触处设有可调节的止浆装置,所述止浆装置上设有橡胶条(12),在所述步骤二中,在模板上根据波形钢腹板(6)的尺寸计算出顶钢板(14)相对对应模板的高度,所述模板安装所述止浆装置后进行调节使所述橡胶条(12)顶面超过计算出的顶钢板(14)高度2-3mm,止浆装置在波形钢腹板(6)定位安装后通过调整调节螺栓,使起止浆作用的橡胶条(12)紧贴波腹板顶钢板(6)下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固定端模、底模(2)、侧模(1)、内模(3)和活动端模,所述步骤一的模板拼装过程为先安装固定端模,再安装底模(2),接着安装侧模(1),然后安装内模(3),最后安装活动端模,所述模板安装后将所述止浆装置安装在所述侧模(1)和所述内模(3)顶部与所述顶钢板(14)接触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混凝土桥梁梁体浇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连接耳板(8)、调节螺杆(9)、上钢板(10)、方钢(11)和所述橡胶条(12),所述侧模(1)和所述内模(3)顶部与所述顶钢板(14)接触处具有模板加劲肋(7),安装所述止浆装置时先将所述连接耳板(8)垂直焊接固定到模板加劲肋(7)侧面,所述上钢板(10)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浪夏辉刘立海王朝晨朱志斌张凯陶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混凝土装配化构件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