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588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其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润湿剂或多元醇10.4%‑12.7%、乳化剂2.5‑5.0%、络合剂A:7.7‑9.5%、渗透剂或缓蚀剂0.5‑1.0%、络合剂B:5.8‑8.0%、络合剂C:5.5‑7.5%和去离子水56.3‑67.6%。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不锈钢表面单质硫与硫化物含量的药剂,其能使每平方米的不锈钢表面中单质硫与硫化物的含量降低至0.02‑0.03g,采用其去硫处理后的304不锈钢,其的中性盐雾测试时间能达到96小时以上,即其的耐盐雾测试能力和耐腐蚀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其的除硫效果更佳,使其实现能有效地改善不锈钢表面的力学性能和焊接问题。

A sulfur remover for stainless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除硫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去除不锈钢中微量单质硫以及硫化物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其通过去除不锈钢中的单质硫以及硫化物,以改善其对不锈钢韧性的各项异性以及对钢材的力学性能的不良影响。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科技力量和制造业水平日益发达,不锈钢不仅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管道运输和汽车制造等高端行业,而且已经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防盗网、保温杯和桌椅等大大小小的物品当中。单质硫以及硫化物是不锈钢中最常见的杂质之一,它会对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在热处理中,硫化物在不锈钢中会被延伸至长条状,使得钢材的塑性和韧性降低,并且会降低钢材的耐腐蚀性;且在焊接的高温下,单质硫容易被氧化生成大量二氧化硫气体,导致焊缝中产生大量气孔,从而造成焊缝疏松,最终影响焊接的质量。而采用目前市面上的不锈钢除硫剂每公斤的处理面积仅为150-200m2,其的除硫处理指标只有0.05-0.1g/m2,使用寿命只有1-2天和盐雾时间为小于或等于48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其能够有效地降低不锈钢表面单质硫与硫化物含量的药剂,使每平方米的不锈钢表面中单质硫与硫化物的含量降低至0.02-0.03g,采用其去硫处理后的304不锈钢,其的中性盐雾测试时间能达到96小时以上,即其的耐盐雾测试能力和耐腐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除硫效果佳,使其实现能有效地改善不锈钢表面的力学性能和焊接问题;现每公斤的不锈钢除硫剂的处理面积能达到200-300m2、更换不锈钢除硫剂工作液的使用寿命能达到4天以上,其还具有不挥发、不含任何有毒物质、不含重金属、不含有机污染物和无刺激性气味的优点,其对人体无伤害和对环境的排放无污染,使用消耗量少,其有效地改善了操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符合了欧盟WEEE&RoHS的指令要求,并实现能使用不锈钢和PVC等材质的容器来盛放,使用方便、安全和环保。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除硫剂,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润湿剂或多元醇10.4%-12.7%、乳化剂2.5-5.0%、络合剂A:7.7-9.5%、渗透剂或缓蚀剂0.5-1.0%、络合剂B:5.8-8.0%、络合剂C:5.5-7.5%和去离子水56.3-67.6%。作为优选,所述润湿剂或多元醇为2-甲基-2,4-戊二醇。作为优选,所述乳化剂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作为优选,所述络合剂A为α-葡庚糖酸钠。作为优选,所述渗透剂or缓蚀剂为BEROL226SA,BEROL226SA是强力去油表面活性剂。作为优选,络合剂B为柠檬酸钠。作为优选,络合剂C为酒石酸钾钠。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不锈钢除硫剂的制备方法为:步骤一:首先将3/5上述重量比的去离子水倒入反应桶内,然后加入α-葡庚糖酸钠和酒石酸钾钠后进行搅拌,其搅拌速度控制为42转/min,搅拌至α-葡庚糖酸钠和酒石酸钾钠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步骤二:将柠檬酸钠投放到由步骤一制得的混合液当中,接着,以70转/min的搅拌速度对投入柠檬酸钠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至柠檬酸钠完全溶解为止;当投入柠檬酸钠的反应桶内的混合液变清亮后,再将1/5上述重量比的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桶内。步骤三:往反应桶内投入2-甲基-2,4-戊二醇,搅拌速度控制为70转/min,直至将2-甲基-2,4-戊二醇搅拌至完全溶解为止。步骤四:往反应桶内加入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搅拌速度控制为80-100转/min,搅拌15-20分钟。步骤五:往反应桶内加入BEROL226SA,搅拌速度控制为80-100转/min,搅拌15分钟,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将余下的1/5上述重量比的去离子水缓慢加入到反应桶内,搅拌速度控制为80-100转/min,搅拌45分钟。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不锈钢除硫剂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为:步骤A:首先将水倒入到浸泡槽中,然后开启循环系统,按一定的比例将不锈钢除硫剂投入到浸泡槽内,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余量水,制成不锈钢除硫剂工作液;投入的不锈钢除硫剂的重量是制得的不锈钢除硫剂工作液重量的10%-20%;作为优选,投入的不锈钢除硫剂的重量是制得的不锈钢除硫剂工作液重量的12%、14%、16%和19%。步骤B:将表面洁净的待处理不锈钢板完全浸没于经步骤A制得的不锈钢除硫剂工作液中,浸泡时间为10-15min,浸泡温度为50-60℃;当不锈钢板浸泡完毕后,再对不锈钢板进行水洗,水洗时间为3-5min,水洗温度为常温。步骤C:每处理200m2-300m2的不锈钢板时需要往浸泡槽内补加不锈钢除硫剂,补加的不锈钢除硫剂与首次投入浸泡槽内的不锈钢除硫剂的重量比为1:2;当浸泡槽的混合液变浑浊或产生沉淀时,则应更换不锈钢除硫剂工作液。本专利技术的不锈钢除硫剂,其包括2-甲基-2,4-戊二醇10.4%-12.7%、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2.5-5.0%、α-葡庚糖酸钠7.7-9.5%、BEROL226SA0.5-1.0%、柠檬酸钠5.8-8.0%、酒石酸钾钠5.5-7.5%和去离子水56.3-67.6%,由上述配方和重量比制得的不锈钢除硫剂能使当单质硫与硫化物在柠檬酸钠溶液中会与柠檬酸钠形成柠檬酸-柠檬酸钠-亚硫酸、柠檬酸-柠檬酸钠-硫化氢的多元溶液缓冲体系,使得不锈钢基材中的硫及硫化物能溶解在溶液中,以达到除硫的效果。但由于不锈钢基材在实际使用当中会带有切削液、防锈油和拉伸油等不同种类的杂质,这些杂质会严重影响柠檬酸钠除硫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配方当中加入乳化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并与BEROL226SA配伍使用,使本专利技术能制成乳化能力更强和渗透效果更好的溶液,其能更好地去除不锈钢基材中带有的切削液、防锈油和拉伸油等不同种类的杂质,以保证其除硫效果好;而2-甲基-2,4-戊二醇的添加能有效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进一步提高溶液的乳化效果,其还通过添加入α-葡庚糖酸钠与酒石酸钾钠,α-葡庚糖酸钠与酒石酸钾钠的配伍使用能够络合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和油脂絮凝物,防止杂质影响除硫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除硫后的工件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其能从传统的最高耐盐雾测试时间为48小时提升到大于或等于96小时,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重量比和制备方法制作出来的不锈钢除硫剂具有不挥发、不含任何有毒物质、不含重金属、不含有机污染物、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伤害和对环境的排放无污染的优点,其属于一种环保的不锈钢除硫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不锈钢除硫剂,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润湿剂或多元醇11%、乳化剂3%、络合剂A:8%、渗透剂或缓蚀剂0.7%、络合剂B:6%、络合剂C:6%和去离子水65.3%。其中,所述润湿剂或多元醇为2-甲基-2,4-戊二醇。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其中,所述络合剂A为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润湿剂或多元醇10.4%-12.7%、乳化剂2.5-5.0%、络合剂A:7.7-9.5%、渗透剂或缓蚀剂0.5-1.0%、络合剂B:5.8-8.0%、络合剂C:5.5-7.5%和去离子水56.3-67.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润湿剂或多元醇10.4%-12.7%、乳化剂2.5-5.0%、络合剂A:7.7-9.5%、渗透剂或缓蚀剂0.5-1.0%、络合剂B:5.8-8.0%、络合剂C:5.5-7.5%和去离子水56.3-6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或多元醇为2-甲基-2,4-戊二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除硫剂,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