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496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属于仿生鱼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利用仿生原理,模仿弱小鱼类的自然条件下的生存形态,达到形神兼备,制备的仿生鱼儿材料具有低温膨胀特性,利用仿生鱼饵浸入水中,不仅实现了低温柔韧性,还进一步提高了其仿真性能,主要优势就是寿命和逼真,而仿生鱼饵材料引用硅橡胶可以防水防火,也可以长期侵泡,并且有良好的回弹韧性度,不会轻易被撕裂或者挤压变形,避免了以往仿生鱼儿材料材料的低温变硬,提高了使用寿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bionic bait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生鱼饵
,尤其是一种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仿生钓法最早起源于欧美,在亚洲最早是由日本兴起,逐渐传播周边国家。2008年起,中国使用路亚钓法的人群越来越多,前景甚好,其主要原因之一为路亚垂钓号称水上高尔夫,是以环保为前提,优化自然环境的优雅运动。路亚钓法即是仿生饵钓法,也叫做拟饵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包括河豚在内的弱小鱼类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物自我保护习性。软饵不同于硬饵,型态基本固定,因此软饵的使用范围相对于其他种类的路亚来说更为广泛。在配重以及活动范围拥有更多元的搭配,看使用者自己的喜好与对环境的观察与应变,初学者并不能的进入状况享受路亚钓的乐趣,而路亚钓法高手则强调在简单的钓组上展现对于晃饵手势,软饵泳姿变化需要钓鱼者的操控和娴熟的技能,因此并不是初入门路亚钓法的初学者,可供反覆玩味探索的钓法,具备很高的技术难度。当然要使用这样的软饵就必须对周边环境生态有通盘的观察与了解,让使用的软虫假饵更能融入环境,进一步提高仿生鱼饵的使用便捷性、功能性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希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n(1)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的预聚物的制备:/n取甲基丙丙烯酸10~15份、异丙基丙烯酰胺25~29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2~4份,以过氧化苯甲酰0.05~0.1份为引发剂,85~95℃下在石油醚100~120份,加入诱食性悬浮剂2.4~3.7搅拌共聚反应0.5~1h,过滤后制得预聚物;/n(2)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15~23份、N-羟基琥珀酰亚胺13~17份、偶氮二异丁腈0.02~0.1份、甲基丙烯酸酯5~9份、N-N’-二丙烯酰胺乙二胺0.8~1.3份、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22~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1)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的预聚物的制备:
取甲基丙丙烯酸10~15份、异丙基丙烯酰胺25~29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2~4份,以过氧化苯甲酰0.05~0.1份为引发剂,85~95℃下在石油醚100~120份,加入诱食性悬浮剂2.4~3.7搅拌共聚反应0.5~1h,过滤后制得预聚物;
(2)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15~23份、N-羟基琥珀酰亚胺13~17份、偶氮二异丁腈0.02~0.1份、甲基丙烯酸酯5~9份、N-N’-二丙烯酰胺乙二胺0.8~1.3份、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22~23份,分散到77~85份氯仿中,聚合反应在氮气保护下于50~55℃搅拌12~24h,蒸去氯仿,加入质量分数1~3%的碳酸钠水溶液中浸泡12~24h,得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3)仿生鱼饵材料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24~28份和氯乙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3~75份加入到二甲苯112~123份中,再转移至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反应2~4h,然后加入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5~13份、N-羟基琥珀酰亚胺3~7份、偶氮二异丁腈0.02~0.1份、甲基丙烯酸酯5~9份、N-N’-二丙烯酰胺乙二胺0.4~2.3份和77~85份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3~2.6份环己酮肟、1.8~2.0份二丁基二乙酸锡及绢云母粉11~14份在隔湿条件下95~103℃搅拌混合0.5~1h,配成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文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兴华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