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2345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由以下原料制成:石粉、水泥、硅烷偶联剂、玻璃纤维、硝酸钛、硅溶液、氟硅酸钠、氢氧化钠、重铬酸钾、氧化镁、氟硅烷水性防水剂、纤维素醚、色母料、乳化剂、天然橡胶、丁粉、氟碳树脂、氟表面活性剂、紫外线吸收剂、聚丙乙烯纤维、防腐剂、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石粉废料与水泥、树脂、橡胶等复合重铸,形成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新型材料,成型产品表面具有一定仿木触感,抗折强度高,不易开裂,耐候耐磨,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环保降污。

A kind of wood like material regenerated from stone powder was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石材工业发展迅速,不仅应用上更加广泛,而且在相关政策的拉动下,石材消费需求量加大。现在的家居装修越来越崇尚自然,因此天然石材大批量地进入建筑装饰装修业,不仅用于豪华的公共建筑物,也进入了家居装修,且用量越来越大,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年产量已超过千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材生产大国。但规模庞大的石材加工同时也产生巨量的石粉、碎屑等废料,给当地生态环境治理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如何处理或利用这些石材废料是石材行业发展模式转型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粉50~62%,水泥28~40%,硅烷偶联剂0.35~0.65%,玻璃纤维1~3%,硝酸钛0.15~0.25%,硅溶液0.5~0.8%,氟硅酸钠0.01~0.05%,氢氧化钠0.01~0.03%,重铬酸钾0.05~0.12%,氧化镁0.1~0.15%,氟硅烷水性防水剂0.05~0.1%,纤维素醚0.1~1%,色母料0.1~2%,乳化剂1~3%,天然橡胶0.5~0.8%,丁粉0.03~0.06%,氟碳树脂2~4%,氟表面活性剂0.1~0.5%,紫外线吸收剂0.01~0.05%,聚丙乙烯纤维0.5~1.5%,防腐剂0.01~0.15%,水3~15%。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甲氧基硅烷类,包括KH560、KH570和KH590中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硅溶液包括硅酸钠、偏硅酸钠、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酯类非离子乳化剂,包括脂肪酸酯烷氧基加成物、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聚甘油脂肪酸酯、双甘油聚丙二醇醚、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丁粉包括氯丁橡胶粉末、丁腈橡胶粉末、丁吡橡胶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石粉与一定比例的水泥、硅烷偶联剂、玻璃纤维、硝酸钛、硅溶液、氟硅酸钠、氢氧化钠、重铬酸钾、氧化镁、纤维素醚、乳化剂、天然橡胶、丁粉、氟碳树脂、氟表面活性剂、聚丙乙烯纤维在无重力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并添加氟硅烷水性防水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的助剂,最后加入色母料调节色度,加入适量水调节粘稠度后制得料浆;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料浆倒入模具中,经模压成型或热压成型后制得成型品,将成型品在常温或温度30-45℃下养护固化后得到仿木材料成品。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的用途,该仿木材料模压成型后制成的制品用于装配式建筑、道路井盖、排水板、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或家具领域。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石粉废料与水泥、树脂、橡胶等复合重铸,形成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新型材料,有效解决石材加工行业产生的固体废料的污染问题,经济效益高,环保降污,具有:1、以树脂、橡胶、纤维等弹性材料为骨架,成型产品表面具有一定仿木触感,同时材料组分对于色母料的保护和衬托,使产品外观也具有木质色感;2、模压成型后抗折强度高,不易开裂,耐候耐磨,应用范围广;3、吸水率低,抗渗透,可抑制霉菌生长;4、不燃性好,吸热能力低,利于散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粉50~62%,水泥28~40%,硅烷偶联剂0.35~0.65%,玻璃纤维1~3%,硝酸钛0.15~0.25%,硅溶液0.5~0.8%,氟硅酸钠0.01~0.05%,氢氧化钠0.01~0.03%,重铬酸钾0.05~0.12%,氧化镁0.1~0.15%,氟硅烷水性防水剂0.05~0.1%,纤维素醚0.1~1%,色母料0.1~2%,乳化剂1~3%,天然橡胶0.5~0.8%,丁粉0.03~0.06%,氟碳树脂2~4%,氟表面活性剂0.1~0.5%,紫外线吸收剂0.01~0.05%,聚丙乙烯纤维0.5~1.5%,防腐剂0.01~0.15%,水3~15%。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甲氧基硅烷类,包括KH560、KH570和KH590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硅溶液包括硅酸钠、偏硅酸钠、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为酯类非离子乳化剂,包括脂肪酸酯烷氧基加成物、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聚甘油脂肪酸酯、双甘油聚丙二醇醚、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丁粉包括氯丁橡胶粉末、丁腈橡胶粉末、丁吡橡胶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配方组成如下表所示:其中,实施例1和2硅烷偶联剂为KH560,硅溶液为硅酸钠溶液;乳化剂为脂肪酸酯烷氧基加成物,丁粉为氯丁橡胶粉末;实施例3和4硅烷偶联剂为KH570,硅溶液为正硅酸甲酯;乳化剂为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丁粉为丁腈橡胶粉末;实施例5硅烷偶联剂为KH590,硅溶液为正硅酸乙酯;乳化剂为聚甘油脂肪酸酯,丁粉为丁吡橡胶粉;实施例6硅烷偶联剂为KH590,硅溶液为偏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的混合物;乳化剂为脂肪酸酯烷氧基加成物和双甘油聚丙二醇醚的混合物,丁粉为氯丁橡胶粉末和丁腈橡胶粉末的混合物。将上述配方组成表中的实施例1-6分别按如下步骤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步骤1:将石粉与一定比例的水泥、硅烷偶联剂、玻璃纤维、硝酸钛、硅溶液、氟硅酸钠、氢氧化钠、重铬酸钾、氧化镁、纤维素醚、乳化剂、天然橡胶、丁粉、氟碳树脂、氟表面活性剂、聚丙乙烯纤维在无重力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并添加氟硅烷水性防水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的助剂,最后加入色母料调节色度,加入适量水调节粘稠度后制得料浆;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料浆倒入模具中,经模压成型或热压成型后制得成型品,将成型品在常温或温度30-45℃下养护固化后得到仿木材料成品。根据GB/T35160.1-2017、GB/T35160.2-2017、GB/T35160.5-2017的现行标准,对实施例1-6制得的成型产品进行试验检测,其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的用途,该仿木材料模压成型后制成的制品用于装配式建筑、道路井盖、排水板、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或家具领域。以上所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粉50~62%,水泥28~40%,硅烷偶联剂0.35~0.65%,玻璃纤维1~3%,硝酸钛0.15~0.25%,硅溶液0.5~0.8%,氟硅酸钠0.01~0.05%,氢氧化钠0.01~0.03%,重铬酸钾0.05~0.12%,氧化镁0.1~0.15%,氟硅烷水性防水剂0.05~0.1%,纤维素醚0.1~1%,色母料0.1~2%,乳化剂1~3%,天然橡胶0.5~0.8%,丁粉0.03~0.06%,氟碳树脂2~4%,氟表面活性剂0.1~0.5%,紫外线吸收剂0.01~0.05%,聚丙乙烯纤维0.5~1.5%,防腐剂0.01~0.15%,水3~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粉50~62%,水泥28~40%,硅烷偶联剂0.35~0.65%,玻璃纤维1~3%,硝酸钛0.15~0.25%,硅溶液0.5~0.8%,氟硅酸钠0.01~0.05%,氢氧化钠0.01~0.03%,重铬酸钾0.05~0.12%,氧化镁0.1~0.15%,氟硅烷水性防水剂0.05~0.1%,纤维素醚0.1~1%,色母料0.1~2%,乳化剂1~3%,天然橡胶0.5~0.8%,丁粉0.03~0.06%,氟碳树脂2~4%,氟表面活性剂0.1~0.5%,紫外线吸收剂0.01~0.05%,聚丙乙烯纤维0.5~1.5%,防腐剂0.01~0.15%,水3~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甲氧基硅烷类,包括KH560、KH570和KH590中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液包括硅酸钠、偏硅酸钠、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粉废料再生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酯类非离子乳化剂,包括脂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额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汉能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