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川南专利>正文

金属灌浆、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24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灌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金属灌浆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由于灌浆保护层与主体粘结为一体,水龙头内胆的结构稳定,且在具备防爆性能的同时又兼具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作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方法,能够高效的制作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Faucet liner with metal grouting and grouting forming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灌浆、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龙头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金属灌浆、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水龙头包括内胆、与内胆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水流从进水管进入内胆经内胆中的阀芯后,从出水管向外流出。水龙头的内胆一般采用黄铜或锌合金一体铸造成型,这类内胆铸造时生产工艺要求较高,加工过程复杂,且铸造材料中含有毒重金属铅化学成份,不利于绿色环保,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影响;另外采用金属材料,其制作成本高,且金属的流水通道防腐效果不好,使用时间久了影响水质口感。市面上有一类水龙头采用PP塑料制成的内胆,具有无毒且成本低的优点。但是采用采用PP塑料制成的内胆其防爆性能差,内胆容易爆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内胆的结构和制作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保护材料。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灌浆,制作所述金属灌浆的原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进一步地,所述铁珠的直径为2至4毫米,所述铁粉的粒径小于1mm,所述石粉为石灰石粉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灌浆的制作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金属灌浆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内胆结构稳定,在具有防爆性能的同时又兼具制作成本低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灌浆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下端和上端固设有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个座台,所述主体的侧边包裹有一层所述金属灌浆,形成灌浆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灌浆保护层设于连接进水管的所述座台与连接出水管的所述座台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上述金属灌浆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由于灌浆保护层与主体粘结为一体,水龙头内胆的结构稳定,且在具备防爆性能的同时又兼具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制作上述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方法。一种制作上述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注塑机上制作完成所述主体;S2:将所述铁珠、所述铁粉、所述液体树脂和所述石粉按照设定的重量投放至容器内后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浆;S3:将所述主体放置在模具的内腔上,所述内腔包括与所述座台相配合的凹槽部和与所述主体预形成灌浆保护层的部分相对应的包覆部,所述内腔的底部为所述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的上方为所述包覆部,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座台与所述凹槽部的配合定位在所述内腔内;S4:将所述树脂固化剂投放入步骤S2中形成的所述混合浆中,搅拌均匀,形成所述金属灌浆;S5:将步骤S4中形成的所述快速凝固的金属灌浆倒入模具的所述内腔,直至所述快速凝固的金属灌浆完全填充连接进水管的所述座台与连接出水管的所述座台间的空间;S6:金属灌浆充分凝结后形成所述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将所述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从模具中取出,完成所述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制作。进一步地,S2中先将占原料总重量40%的所述铁球、占原料总重量40%的所述铁粉、占原料总重量10%的所述石粉和占原料总重量9%的所述液体树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所述混合浆;S4中再向所述混合浆中加入占原料总重量1%的所述树脂固化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所述金属灌浆。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为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制作上述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方法,能够高效的制作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且操作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结构示意图。主体1座台11灌浆保护层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灌浆,制作金属灌浆的原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铁珠能够增加金属灌浆的重量。铁粉能够提高金属灌浆的密度。液态树脂具有粘性,能够粘结铁珠、铁粉和石粉。石粉不仅能够增加金属灌浆凝固后的硬度,还可以消除金属灌浆因采用液态树脂而具备的易粘手的缺陷。且石粉与液态树脂搅拌后混合,能够使铁珠、铁粉、液体树脂和石粉均匀的凝结为一体。铁珠的直径为2至4毫米。铁粉的粒径小于1毫米。液体树脂为常规的液态环氧树脂胶。石粉为石灰石粉末。树脂固化剂为现有的常规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例如:DB593环氧固化剂。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灌浆的制作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金属灌浆制作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下端和上端固设有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个座台11,主体1的侧边包裹有一层金属灌浆,形成灌浆保护层2,灌浆保护层2与主体1粘结为一体。灌浆保护层2设于连接进水管的座台11与连接出水管的座台11之间。本专利技术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在具有结构稳定,防爆性能的同时又兼具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作上述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注塑机上制作完成主体1;S2:将铁珠、铁粉、液体树脂和石粉按照设定的重量投放至容器内后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浆;S3:将主体1放置在模具的内腔上,内腔包括与座台11相配合的凹槽部和与主体1预形成灌浆保护层2的部分相对应的包覆部,内腔的底部为凹槽部,凹槽部的上方为包覆部,主体1通过座台与凹槽部的配合定位在内腔内;S4:将树脂固化剂投放入步骤S2中形成的混合浆中,搅拌均匀,形成金属灌浆。金属灌浆能够在常温下迅速凝固。S5:将步骤S4中形成的快速凝固的金属灌浆倒入模具的内腔,直至快速凝固的金属灌浆完全填充连接进水管的座台11与连接出水管的座台11间的空间;S6:金属灌浆充分凝结后形成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将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从模具中取出,完成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制作。S2中先将占原料总重量40%的铁球、占原料总重量40%的铁粉、占原料总重量10%的石粉和占原料总重量9%的液体树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S4中再向混合浆中加入占原料总重量1%的所述树脂固化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金属灌浆。模具为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具。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具能够使得模具的内腔在倒入快速凝固的金属灌浆不会因受压变形,以保证凝固后灌浆保护层2的表面光洁度,减少甚至减除后期的打磨作业,以提高制作效率。采用本专利技术一种制作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方法,能够高效的制作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且操作简单、成本低。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灌浆,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金属灌浆的原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灌浆,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金属灌浆的原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灌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珠的直径为2至4毫米,所述铁粉的粒径小于1mm,所述石粉为石灰石粉末。


3.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灌浆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下端和上端固设有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个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边包裹有一层所述金属灌浆,形成灌浆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龙头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保护层设于连接进水管的所述座台与连接出水管的所述座台之间。


5.一种制作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浆成型的水龙头内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注塑机上制作完成所述主体;
S2:将所述铁珠、所述铁粉、所述液体树脂和所述石粉按照设定的重量投放至容器内后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浆;
S3:将所述主体放置在模具的内腔上,所述内腔包括与所述座台相配合的凹槽部和与所述主体预形成灌浆保护层的部分相对应的包覆部,所述内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川南
申请(专利权)人:黄川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