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16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属于超临界萃取领域,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通过在二态分离罐下部设置的微超声囊,形成超声空腔,可以从气口向超声空腔内不断地充进和抽出气体,可以有效控制变态凸起部不断发生膨胀和瘪掉的转换,进而带动微弹底板不断发生震动,使得二态中间体发生震动,由于升温降压,二态中间体内的二氧化碳恢复气态,通过震动可以有效加快气态二氧化碳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有效加速气态二氧化碳的释放,进而显著提高药物萃取的效率,同时通过容积可变的内膨胀维稳管的设置,可以加快气体二氧化碳的流通速度,有效避免二态分离罐内由于气体不及时排放而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

A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process simulating ultrasonic high speed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临界萃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
技术介绍
物质的压力和温度同时超过它的临界压力(Pc)和临界温度(Tc)的状态,或者说,物质的对比压力(P/Pc)和对比温度(T/Tc)同时大于1的状态称为该物质的超临界状态。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液、气两相呈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水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374℃和21.7MPa)。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超临界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在临界点附近,它有很大的可压缩性,适当增加压力,可使它的密度接近一般液体的密度,因而有很好的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能,例如超临界水中可以溶解正烷烃。另一方面,超临界态的黏度只有一般液体的1/12至1/4,但它的扩散系数却比一般液体大7至24倍,近似于气体。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首先将待萃取物进行切片处理,后经清洗晾干得到小体积的待萃取切片备用;/nS2、将小体积的待萃取切片和二氧化碳通入到萃取罐内,对萃取罐进行温度和气压的调控,使得二氧化碳呈现超临界流体状态,使其在小体积的待萃取切片内扩散并溶解在一起,得到二态中间体;/nS3、萃取一段时间后,将二态中间体通入到二态分离罐内,并进行降压至大气压的标准以及升温的操作,使得二氧化碳恢复气态;/nS4、在二氧化碳恢复气态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底部的微超声囊,使得二态中间体震动加速二氧化碳释放,对释放的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内膨胀维稳管输送到回收罐内储藏,便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待萃取物进行切片处理,后经清洗晾干得到小体积的待萃取切片备用;
S2、将小体积的待萃取切片和二氧化碳通入到萃取罐内,对萃取罐进行温度和气压的调控,使得二氧化碳呈现超临界流体状态,使其在小体积的待萃取切片内扩散并溶解在一起,得到二态中间体;
S3、萃取一段时间后,将二态中间体通入到二态分离罐内,并进行降压至大气压的标准以及升温的操作,使得二氧化碳恢复气态;
S4、在二氧化碳恢复气态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底部的微超声囊,使得二态中间体震动加速二氧化碳释放,对释放的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内膨胀维稳管输送到回收罐内储藏,便于下次重复使用;
S5、通过二氧化碳完全释放后,二态分离罐内剩余物质即为目标萃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控制温度在31.2-50℃,控制气压在7.39MP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萃取时间为1.5-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罐、二态分离罐和回收罐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内膨胀维稳管连接在二态分离罐和回收罐之间的管道上,所述二态分离罐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弹底板(3),所述微超声囊与二态分离罐内壁固定连接,且微超声囊位于微弹底板(3)下方,所述微超声囊与二态分离管内底端之间形成超声空腔,所述二态分离管右下端安装有气口,所述气口与超声空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超声高速分离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膨胀维稳管包括外承载管(1),所述内膨胀维稳管两侧的管道嵌设在外承载管(1)内,所述外承载管(1)内壁嵌设有膨胀管,所述膨胀管包括与外承载管(1)内壁连接的内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鑫超临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