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驱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和一种家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空调市场,为了提升负载运行能效,通常采用整流器、电感器、PFC(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模组、电解电容和逆变器构成电机(负载)的驱动控制电路。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BOOST型PFC的功耗和整流器的功耗,采用图腾柱型PFC模组来替代BOOST型PFC和整流器,但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电路的能效,通常设置图腾柱型PFC模组中的至少一个半桥电路保持高频工作,由于开关管的输入端(或控制端)与输出端之间存在寄生电容,开关管的三端记作栅极g、源极s和漏极d,基于密勒效应可知:(1)寄生电容Cdg导致半桥电路的两个开关管在交替导通过程中产生较大尖峰电压及振荡,严重地影响了驱动控制电路的可靠性。(2)在开关管开通前,栅极和源极之间存在结电容及寄生电容Cgs,当开关管的栅极电压与源极电压之间的电压大于开关管导通电压后,才能导通开关管,Cgs的增大,导致开关管的响应时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半桥电路,所述半桥电路接入于母线电路中,所述半桥电路被配置为对供电信号进行转换处理,所述半桥电路的每个桥臂具体包括:/n开关管,所述开关管被配置为具有控制端;/n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被配置为限制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值,其中,所述半桥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在导通初始时刻,触发所述半桥电路中的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出现尖峰电压,所述尖峰电压能够被所述钳位单元削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桥电路,所述半桥电路接入于母线电路中,所述半桥电路被配置为对供电信号进行转换处理,所述半桥电路的每个桥臂具体包括:
开关管,所述开关管被配置为具有控制端;
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被配置为限制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值,其中,所述半桥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在导通初始时刻,触发所述半桥电路中的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出现尖峰电压,所述尖峰电压能够被所述钳位单元削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管还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开关管导通时,电流由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接入偏置电阻,导通信号输入至所述控制端时,所述偏置电阻的分压大于所述开关管的导通电压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单元包括:
容性元件,串联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容性元件被配置为泄放所述尖峰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单元包括:
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端,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则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产生所述尖峰电压时,所述开关器件导通,以泄放所述尖峰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
第一开关电阻,串联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之间;
串联的第二开关电阻和单向导通元件,与所述第一开关电阻并联,
其中,所述驱动器向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出所述导通信号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截止,所述导通信号经所述第一开关电阻传输至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
以及所述驱动器向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出截止信号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导通,所述截止信号经所述第一开关电阻和所述第二开关电阻传输至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桥式模组,所述桥式模组包括两个并联的所述半桥电路,
若所述桥式模组的输入端接入交流信号,则所述桥式模组的输出端输出直流信号,
若所述桥式模组的输入端接入直流信号,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先仕,黄招彬,曾贤杰,张杰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