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82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包括实验箱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包括基座、活动块和封盖,所述基座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块,并且防护块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防护块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第二滑槽相连接,所述活动块安装在基座的下端,且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与基座相连接。该便携式实验箱,通过圆弧状橡胶支撑块的形变力可有效的对该装置的两侧进行防撞保护,且2组可活动的连接杆配合弹簧的设置,充分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缓震效果与稳定程度,并且使用者只需转动把手带动2组活动齿条位置改变,即可轻易对该装置的进行开合处理。

A portable experimental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实验箱
本技术涉及模电数电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实验箱。
技术介绍
模电数电是一种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模电数电的设计能力,而大学生在进行模电数电实验时需要使用到实验箱,但是现有的模电数电实验箱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1、由于模电数电实验箱的造价比较昂贵,而现有的模电数电实验箱不具备较好的防摔保护功能,不慎掉落时其易发生损坏,进而增加了维修成本,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2、现有的模电数电实验箱进行开合时比较麻烦,需要繁琐的打开多个开关,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模电数电实验箱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实验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较好的防摔保护功能,不慎掉落时其易发生损坏,开合时比较麻烦,需要繁琐的打开多个开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包括实验箱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基座、活动块和封盖,所述基座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块,并且防护块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防护块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第二滑槽相连接,所述活动块安装在基座的下端,且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与基座相连接,所述防护块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活动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与防护块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封盖安装在基座的上端,且封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并且把手的外表面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基座的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齿条,并且活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封盖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活动齿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块通过第一滑槽与基座构成可滑动结构,且防护块与连接杆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弹性橡胶材质,且支撑块通过第二滑槽与基座构成可滑动结构,并且支撑块与防护块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倾斜状设置在防护块的内表面,且连接杆通过第二弹簧与防护块构成弹性结构,并且连接杆与活动块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通过把手与基座构成可转动结构,且传动齿轮与活动齿条为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齿条关于把手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活动齿条朝向相反,并且活动齿条通过第三弹簧与基座构成可伸缩结构,同时活动齿条通过卡槽与封盖构成卡合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实验箱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时钟信号电路模块、单脉冲电路模块、1KHz正弦波电路模块、电平指示电路模块、数据显示器模块、电源及限流保护电路模块和电源短路报警电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平指示电路模块包括LM339型电压比较器芯片IC13-IC14,所述IC13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5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7接+5V电源;所述IC13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6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8接+5V电源;所述IC13的13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8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9接+5V电源;所述IC13的1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7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10接+5V电源;所述IC13的3脚接+5V电源;所述IC13的12脚接地,所述IC13的5脚经电阻RZ3接地,所述IC13的7脚经电阻RZ4接地,所述IC13的9脚经电阻RZ5接地,所述IC13的11脚经电阻RZ6接地,所述IC13的4脚、6脚、8脚和10脚与所述IC14的4脚、6脚、8脚和10脚连接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Z1接+5V电源,第二路经电阻RZ2接地;所述IC14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1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18接+5V电源;所述IC14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2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17接+5V电源;所述IC14的13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4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16接+5V电源;所述IC14的1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发光二极管LZ3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Z15接+5V电源;所述IC14的3脚接+5V电源;所述IC14的12脚接地,所述IC14的5脚经电阻RZ11接地,所述IC14的7脚经电阻RZ12接地,所述IC14的9脚经电阻RZ13接地,所述IC14的11脚经电阻RZ14接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短路报警电路包括CD4068型芯片IC20,所述IC20的1脚悬空,所述IC20的2脚经电阻R9接+5V电源,所述IC20的3脚以及9-12脚接+5V电源,+12V电源经电阻R4后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所述IC20的5脚连接,第二路经电阻R5接地,-12V电源经电阻R6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7与所述IC20的14脚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所述IC20的4脚连接,第二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为三路,第一路与所述IC20的14脚连接,第二路与5V电源连接,第三路与蜂鸣器FMQ的一端连接,蜂鸣器FMQ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0与所述IC20的1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实验箱,通过圆弧状橡胶支撑块的形变力可有效的对该装置的两侧进行防撞保护,且2组可活动的连接杆配合弹簧的设置,充分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缓震效果与稳定程度,并且使用者只需转动把手带动2组活动齿条位置改变,即可轻易对该装置的进行开合处理;1.设置有可活动的连接杆,当该装置不慎摔落时,2组倾斜设置的连接杆将会受力挤压弹簧发生位置改变,进而有效的通过2组弹簧对震动进行缓冲处理,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的安全性;2.设置有活动齿条,使用者只需手持把手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即可带动与其啮合的2组活动齿条反向滑动,进而实现封盖与基座之间的开合状态,让使用者的操作更加的简便,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3.所述实验箱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电路模块,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把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时钟信号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单脉冲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1KHz正弦波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平指示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数据显示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源及限流保护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源短路报警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基座;2、第一滑槽;3、防护块;4、第二滑槽;5、支撑块;6、第一弹簧;7、活动块;8、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包括实验箱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基座(1)、活动块(7)和封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滑槽(2),且第一滑槽(2)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块(3),并且防护块(3)与基座(1)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4),所述防护块(3)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且支撑块(5)与第二滑槽(4)相连接,所述活动块(7)安装在基座(1)的下端,且活动块(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并且第一弹簧(6)与基座(1)相连接,所述防护块(3)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与活动块(7)相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且第二弹簧(9)与防护块(3)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封盖(10)安装在基座(1)的上端,且封盖(10)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11),并且把手(11)的外表面安装有传动齿轮(12),所述基座(1)的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且第三弹簧(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齿条(15),并且活动齿条(15)与传动齿轮(12)相连接,所述封盖(10)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3),且卡槽(13)与活动齿条(1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包括实验箱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基座(1)、活动块(7)和封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滑槽(2),且第一滑槽(2)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块(3),并且防护块(3)与基座(1)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4),所述防护块(3)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且支撑块(5)与第二滑槽(4)相连接,所述活动块(7)安装在基座(1)的下端,且活动块(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并且第一弹簧(6)与基座(1)相连接,所述防护块(3)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与活动块(7)相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且第二弹簧(9)与防护块(3)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封盖(10)安装在基座(1)的上端,且封盖(10)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11),并且把手(11)的外表面安装有传动齿轮(12),所述基座(1)的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且第三弹簧(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齿条(15),并且活动齿条(15)与传动齿轮(12)相连接,所述封盖(10)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3),且卡槽(13)与活动齿条(1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块(3)通过第一滑槽(2)与基座(1)构成可滑动结构,且防护块(3)与连接杆(8)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为弹性橡胶材质,且支撑块(5)通过第二滑槽(4)与基座(1)构成可滑动结构,并且支撑块(5)与防护块(3)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呈倾斜状设置在防护块(3)的内表面,且连接杆(8)通过第二弹簧(9)与防护块(3)构成弹性结构,并且连接杆(8)与活动块(7)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2)通过把手(11)与基座(1)构成可转动结构,且传动齿轮(12)与活动齿条(15)为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齿条(15)关于把手(11)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活动齿条(15)朝向相反,并且活动齿条(15)通过第三弹簧(14)与基座(1)构成可伸缩结构,同时活动齿条(15)通过卡槽(13)与封盖(10)构成卡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时钟信号电路模块、单脉冲电路模块、1KHz正弦波电路模块、电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黄天辰郎宾冯长江刘美全陶炳坤段荣霞濮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