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80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标识反馈系统;所述表示反馈系统包括收发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件;所述电源件的电力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电力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收发单元包括天线体和感应电路;所述壳体为梭子形,这种修长的结构便于放置在车辆内的各种储物结构内,且借助梭子形的造型可以在不用观看的前提下依靠触觉方便地辨别,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所述壳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环扣,从而可以充当挂坠设置在如随身手包等物品上。

A RFID device for intelligent parking 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射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大型办公和娱乐场所都有提供停车场设施供人们来使用,如各种大型的卖场、百货公司、综合性医院等。但是停车的时候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寻找车位,如果遇到上班、下班和节假日等停车高峰期时,停车就成了一种寻找与等待的过程。究其原因,停车场管理手段落后是一大重要因素。传统的车辆身份识别除了人工发放票据,还有摄像头自动识别车牌号这样的快捷方式,但对于需要在大区域内实现分块化停车权限的精细管理需求,依然是无法满足的。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与传统的无接触识别技术有所不同,它利用射频信号在空间的耦合和传输特性,能够远距离识别静止或移动的物品。RFID系统的前端主要由射频标签和读写器组成。其中射频标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卡片状、钮扣状、钥匙扣状等。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把RFID标签贴在或者安装在物品上,再由读写器读取存储于标签中的数据,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对于停车场中的车辆,借助射频识别技术就快速识别其身份,从而根据不同的身份类别和权限,高效地分配停车地点。射频识别系统在工作时,先由系统终端发出信号,车辆端接收信号并利用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调制,再将携带电子标签信息的信号发回系统终端。在这一识别过程中,车辆端的身份识别装置由于发射强度有限,所以需要根据车身内的结构确定安装位置,从而可以实现最佳的识别效果。同时,身份识别装置平时放在车内时,存在电子标签信息被非法读取和恶意篡改的风险。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安装方式多样、信息安全度高的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方式多样、信息安全度高的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标识反馈系统;所述表示反馈系统包括收发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件;所述电源件的电力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电力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收发单元包括天线体和感应电路;所述壳体为梭子形;所述壳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环扣。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骨架、定型罩和活动罩;所述定型罩和活动罩为金属材质;所述骨架为弧形杆件;若干所述骨架绕壳体的对称轴周向分布,共同构成梭子形轮廓;所述定型罩和活动罩相对设置在骨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定型罩固定套设在骨架外侧;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定型罩同侧;所述活动罩与骨架滑动配合,沿壳体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活动罩在靠近定型罩的行程端点处,与定型罩共同将骨架之间的间隙封闭。进一步地,所述骨架的数量为2—4件。进一步地,所述定型罩上延伸设置有扩展件;所述扩展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夹持设置在遮光板两侧。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标识反馈系统;所述表示反馈系统包括收发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件;所述电源件的电力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电力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收发单元包括天线体和感应电路;所述壳体为梭子形,这种修长的结构便于放置在车辆内的各种储物结构内,且借助梭子形的造型可以在不用观看的前提下依靠触觉方便地辨别,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所述壳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环扣,从而可以充当挂坠设置在如随身手包等物品上。附图说明附图1为表示反馈系统整体架构图;附图2为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身份识别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如附图2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标识反馈系统2;如附图1所示,所述表示反馈系统2包括收发单元21、信号处理单元22和电源件23;所述电源件23的电力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22的电力输入端电性连接,为其提供运行所需的电能;所述收发单元21与信号处理单元22通讯连接,用来传递收到和发出的信号;所述收发单元21包括天线体201和感应电路202,天线体201为通讯设备常用的部件,可以直接从市面采购而得,感应电路202的则是使该装置具有对应无源电子标签的功能,可以在电源件23电力耗尽后,利用感应电路自身产生的电流来临时供能,避免身份识别装置失效,提高了持续工作时的稳定性;对应的射频信号收发电路板结构也可以在市面上直接采购,在此不做赘述;总的来说,标识反馈系统内的部件均可从市面采购获得;所述壳体1为梭子形,这种修长的结构便于放置在车辆内的各种储物结构内,且借助梭子形的造型可以在不用观看的前提下依靠触觉方便地辨别,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所述壳体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环扣11,从而可以充当挂坠设置在如随身手包等物品上。如附图2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骨架12、定型罩13和活动罩15;所述骨架12为弧形杆件;若干所述骨架12绕壳体1的对称轴周向分布,共同构成梭子形轮廓,骨架12采用塑料材质,可以避免金属密集分布造成的信号干扰或信号频闭;所述骨架12的数量为2—4件,从而在可以构成梭子形结构的前提下,保证相邻骨架12之间的间隙足够大,便于内部元件的维修更换。所述定型罩13和活动罩15为金属材质;所述定型罩13和活动罩15相对设置在骨架12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定型罩13固定套设在骨架12外侧;所述信号处理单元22与定型罩13同侧,可以受到充分保护,避免外部撞击或尖锐物品戳刺,弥补骨架12之间间隔较大的防护缺点;收发单元21设置在活动罩15所对应的区域内;所述活动罩15与骨架12滑动配合,沿壳体1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如图中所示,活动罩15内侧设置有多节的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活动罩和骨架,依靠伸缩杆14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和滑动;所述活动罩15在靠近定型罩13的行程端点处,与定型罩13共同将骨架12之间的间隙封闭;活动罩15在面向定型罩13的端面上设置环槽151,定型罩13在面向活动罩15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嵌块131,与环槽151对应配合,便于两部分卡紧;有在不适用该身份识别装置时,可以将活动罩15扣上,与定型罩13形成完成的金属封闭结构,避免该装置遭受非法读取和篡改;当使用者在车内或者准备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活动罩15滑动开,露出收发单元21。如附图3所示,所述定型罩13上延伸设置有扩展件16;所述扩展件16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片体161和第二片体162;所述第一片体161和第二片体162夹持设置在遮光板两侧,从而进一步扩展了改身份识别装置的放置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其易取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标识反馈系统(2);所述标识反馈系统(2)包括收发单元(21)、信号处理单元(22)和电源件(23);所述电源件(23)的电力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22)的电力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单元(21)与信号处理单元(22)通讯连接;所述收发单元(21)包括天线体(201)和感应电路(202);所述壳体(1)为梭子形;所述壳体(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环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标识反馈系统(2);所述标识反馈系统(2)包括收发单元(21)、信号处理单元(22)和电源件(23);所述电源件(23)的电力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22)的电力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单元(21)与信号处理单元(22)通讯连接;所述收发单元(21)包括天线体(201)和感应电路(202);所述壳体(1)为梭子形;所述壳体(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环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射频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骨架(12)、定型罩(13)和活动罩(15);所述定型罩(13)和活动罩(15)为金属材质;所述骨架(12)为弧形杆件;若干所述骨架(12)绕壳体(1)的对称轴周向分布,共同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卫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