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光纤耦合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光通讯类元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光纤耦合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光纤耦合连接器件主要有熔融拉锥式和PLC波导式两种,这两种光纤耦合连接器件均为一体成型,通过光学胶密封而成为一个固态器件。熔锥式和PLC波导式光纤耦合器在结构与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如下缺点:1、熔融拉锥式光纤耦合器在经过高温熔融拉锥后锥区十分脆弱,要经过多重封装保护锥区,封装工艺繁琐复杂;PLC波导式光纤耦合器分为光纤阵列FA封装制作、芯片封装制作以及耦合封装制作三大工艺制作,其封装工艺比熔融拉锥式光纤耦合器更加复杂;2、熔融拉锥式光纤耦合器的锥区封装后是悬空的,这样锥区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损,甚至锥区断裂;PLC分路器是由输入FA,芯片和输出FA三部分通过耦合胶水粘黏在一起,耦合区的间距小于10um,粘黏后的器件在特种环境下有可能会导致器件断裂,此外,PLC分路器的核心部件FA在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3、熔融拉锥式光纤耦合器和PLC分路器在结构上都存在不可修复的特性,即一个器件的核心区域或部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插头组件(1)和一个插座组件(2),所述插头组件(1)可拆卸地与所述插座组件(2)相配合;/n所述插头组件(1)包括第一光缆(11)、第一插针(12)、第一头芯(13)、弹簧(14)和外螺母(15);所述第一光缆(11)包括第一锥区光纤头(111)和第一尾纤(112);所述第一插针(12)的左端为第一插针尾柄(121),右端外侧设有第一插针尾座(122),所述第一锥区光纤头(111)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针(12)的右端,所述第一尾纤(112)的远离所述第一锥区光纤头(1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插针尾柄(121);所述第一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插头组件(1)和一个插座组件(2),所述插头组件(1)可拆卸地与所述插座组件(2)相配合;
所述插头组件(1)包括第一光缆(11)、第一插针(12)、第一头芯(13)、弹簧(14)和外螺母(15);所述第一光缆(11)包括第一锥区光纤头(111)和第一尾纤(112);所述第一插针(12)的左端为第一插针尾柄(121),右端外侧设有第一插针尾座(122),所述第一锥区光纤头(111)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针(12)的右端,所述第一尾纤(112)的远离所述第一锥区光纤头(1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插针尾柄(121);所述第一头芯(13)为中空的套管,所述第一头芯(13)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一限位环(131),所述第一头芯(13)的右端设有对所述第一插针尾座(122)进行限位的第一凸环(132);所述第一插针(12)的装设有所述第一锥区光纤头(1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头芯(13)的右端;所述第一头芯(13)的外部设有所述弹簧(14)和所述外螺母(15),所述外螺母(15)上设有内凸环(151),所述内凸环(151)和所述第一限位环(131)之间设有所述弹簧(14);
所述插座组件(2)包括第二光缆(21)、第二插针(22)、第二头芯(23)和插座外壳(24);所述第二光缆(21)包括第二锥区光纤头(211)和第二尾纤(212);所述第二插针(22)的右端为第二插针尾柄(221),左端外侧设有第二插针尾座(222),所述第二锥区光纤头(211)设置在所述第二插针(22)的左端,所述第二尾纤(212)的远离所述第二锥区光纤头(2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插针尾柄(221),所述第二插针(22)的装设有所述第二锥区光纤头(2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头芯(23)左端;所述第二头芯(23)为中空的套管,所述第二头芯(23)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二限位环(231),所述第二头芯(23)的左端设有对所述第二插针尾座(222)进行限位的第二凸环(232);所述插座外壳(24)的一端与所述插头组件(1)卡接连接;所述插座外壳(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头芯(23)之间采用压接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兆辉,郑亚鹏,常大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