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36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端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内部底端通过固定螺母安装有底座,所述筒体顶端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内部安装有薄膜,所述卡箍顶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安装有气垫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底座和旋流导气叶轮,解决了曝气时污水容易回流,导致薄膜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同时更容易产生曝气,对污水产生更好的搅动,设置有卡箍和薄膜,有效的将薄膜的压力分散到外围,从而使薄膜压力进行分散,薄膜受力均匀可以适用于较大规格的曝气器,设置有气垫条,解决了支撑架压力过大,导致薄膜外壁容易受到损坏的现象。

A kind of aerator combining swirl aeration and membrane microporous a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曝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污水污染很严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曝气处理,目前使用较多的曝气装置主要是曝气盘最大的缺点是能耗大,曝气效率不是很理想,作为空气扩散装置的曝气器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设备,其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和运行成本,还影响到曝气设备投资和维护管理费用,因而曝气器优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曝气盘主要是微孔曝气盘,这种曝气盘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微孔曝气器在长期运行后,曝气膜片老化撕裂,微孔变大易,被附着生长的微生物或水中的钙质铁类积垢堵塞,导致充氧能力和搅拌性能大大降低,影响曝气效果和薄膜在曝气时,承受压力过大,受力不均,容易产生撕裂损坏的问题,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螺纹套接有气管(2),所述外壳(1)顶端通过固定板(3)安装有筒体(4),所述筒体(4)顶端安装有卡箍(5),所述卡箍(5)内部开设有薄膜室(16),所述薄膜室(16)内部安装有薄膜(6),所述筒体(4)底端中部开设有进气口(7),所述筒体(4)内部底端通过固定螺母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座(8)内部通过叶轮槽(12)安装有旋流导气叶轮(9),所述旋流导气叶轮(9)顶端开设有通气腔室(10),所述底座(8)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螺纹套接有气管(2),所述外壳(1)顶端通过固定板(3)安装有筒体(4),所述筒体(4)顶端安装有卡箍(5),所述卡箍(5)内部开设有薄膜室(16),所述薄膜室(16)内部安装有薄膜(6),所述筒体(4)底端中部开设有进气口(7),所述筒体(4)内部底端通过固定螺母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座(8)内部通过叶轮槽(12)安装有旋流导气叶轮(9),所述旋流导气叶轮(9)顶端开设有通气腔室(10),所述底座(8)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5)顶端安装有卡套(14),所述卡套(14)与卡箍(5)之间通过支撑架(15)固定连接,所述薄膜(6)内部中安装有漏斗气管(11),所述漏斗气管(11)两侧均安装有支气道(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6)内部开设有曝气孔(18),所述支撑架(15)一侧通过胶水贴覆有气垫条(19),所述气垫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智李珍珍黄锦葵梁祥京许思奇范小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港汇环保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