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31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布料装置,其中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筒和驱动装置。本方案通过布料筒与驱动装置配合实现对原料布料,具体为出料阀排出的原料进入布料筒,驱动装置带动布料筒的下端摆动对自布料筒下端排出的原料进行布料,即通过布料筒的下端摆动实现原料均匀落于输送带,避免原料集中落在输送带上,实现原料落于输送带后各处厚度均匀,从而保证位于输送带上的原料的散热速度均匀,既避免原料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造成蛋白质过度变性,也能避免原料温度过低,影响后续酿造。

A kind of f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cloth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布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酿造
,特别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酿造行业中采用“高短法”即高温短时蒸煮法酿造酱油或者酱类,具体为,在大豆或脱脂大豆按照常规方法洒水后,用0.18-0.20MPa以上的饱和蒸汽压力进行蒸煮且蒸煮时间不超过10min,然后使大豆或脱脂大豆迅速冷却到100℃以下。经过高短法处理的原料无N性蛋白即未变性蛋白,且90%以上的大豆蛋白已经适度变性,非常适合酿造酱油或者酱类。现有技术中连续蒸煮设备就是遵循“高短法”进行设计,原料润水预热后送至连蒸罐,连蒸罐内设有蒸汽喷嘴,蒸汽经蒸汽喷嘴喷出,载放在输送带上的原料被蒸汽蒸煮后输出至风冷机进行通风冷却。由于蒸煮后的原料黏性较大,落在风冷机的输送带后会发生堆积,形成中间厚外周薄的形状,位于中间部分的原料散热效果差,使得原料处于高温的时间过长,导致原料的蛋白质过度变性,后期制曲时原料的消耗率降低,位于外周的原料厚度薄,散热太快,导致接种曲时原料的温度太低,不利于后续的酿造工艺。因此,如何实现原料在风冷机的均匀散热,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装置,以实现原料在风冷机的均匀散热,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装置,包括:上端与出料阀固定连接下端能够摆动的布料筒;驱动所述布料筒的下端摆动的驱动装置。优选的,在上述布料装置中,所述布料筒包括:与所述出料阀固定连接的上布料筒;与所述上布料筒的下端转动连接的下布料筒。优选的,在上述布料装置中,所述上布料筒与所述出料阀通过法兰连接。优选的,在上述布料装置中,所述下布料筒与所述上布料筒铰接。优选的,在上述布料装置中,所述下布料筒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布料筒通过第一铰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布料筒的第一轴套;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轴座;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轴座上。优选的,在上述布料装置中,所述下布料筒的下端尺寸小于所述下布料筒的上端尺寸优选的,在上述布料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曲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曲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布料筒铰接。优选的,在上述布料装置中,所述连杆与所述布料筒和所述曲柄均通过第二铰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焊接在所述布料筒或者所述曲柄的第二销轴;第二轴套,所述轴套通过压板固定在所述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二轴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二销轴配合,所述轴套的外壁与所述连杆配合。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风冷机,包括风冷机本体,还包括与所述风冷机本体的出料阀连接的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所述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位于所述风冷机本体的输送带之上。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筒和驱动装置。本方案通过布料筒与驱动装置配合实现对原料布料,具体为出料阀排出的原料进入布料筒,驱动装置带动布料筒的下端摆动对自布料筒下端排出的原料进行布料,即通过布料筒的下端摆动实现原料均匀落于输送带,避免原料集中落在输送带上,实现原料落于输送带后各处厚度均匀,从而保证位于输送带的原料的散热速度均匀,既避免原料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造成蛋白质过度变性,也能避免原料温度过低,影响后续酿造。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包括连续蒸煮机和风冷机,还包括与连续蒸煮机的出料阀连接的布料装置,布料装置位于风冷机的输送带上方。由于布料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布料装置的食品加工设备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摆动至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摆动至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摆动至第三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1、出料阀,2、上布料筒,3、下布料筒,4、电机,5、曲柄,6、连杆,7、连续蒸煮机,8、风冷机,9、第一轴套,10、轴座,11、第一销轴,12、第二销轴,13、第二轴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装置,以实现原料在风冷机的均匀散热,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设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摆动至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摆动至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料装置摆动至第三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筒和驱动装置,其中,布料筒的上端与出料阀1固定连接,布料筒的下端能够摆动,驱动装置带动布料筒的下端摆动对原料进行布料。本方案通过布料筒与驱动装置配合实现对原料布料,具体为出料阀1排出的原料进入布料筒,驱动装置带动布料筒的下端摆动对自布料筒下端排出的原料进行布料,即通过布料筒的下端摆动实现原料均匀落于输送带,避免原料集中落在输送带上,实现原料落于输送带后各处厚度均匀,从而保证位于输送带的原料的散热速度均匀,既避免原料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造成蛋白质过度变性,也能避免原料温度过低,影响后续酿造。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布料筒包括上布料筒2和下布料筒3。其中,上布料筒2的上端与出料阀1固定连接,上布料筒2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端与出料阀(1)固定连接下端能够摆动的布料筒,所述布料筒包括与所述出料阀(1)固定连接的上布料筒(2)和与所述上布料筒(2)的下端转动连接的下布料筒(3);/n驱动所述布料筒的下端摆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连杆(6)和与所述电机(4)连接的曲柄(5),所述连杆(6)一端与所述曲柄(5)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布料筒(3)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端与出料阀(1)固定连接下端能够摆动的布料筒,所述布料筒包括与所述出料阀(1)固定连接的上布料筒(2)和与所述上布料筒(2)的下端转动连接的下布料筒(3);
驱动所述布料筒的下端摆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连杆(6)和与所述电机(4)连接的曲柄(5),所述连杆(6)一端与所述曲柄(5)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布料筒(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料筒(2)与所述出料阀(1)通过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布料筒(3)与所述上布料筒(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布料筒(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布料筒(2)通过第一铰接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上布料筒(2)的第一轴套(9);
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轴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