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17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包括串墨辊本体,所述串墨辊本体包括中空结构的辊芯和设置于辊芯相对两端的辊轴,所述辊芯的内侧壁上依次设有导热硅胶层和保护铜片层,所述辊芯内部还固定设有一个中空结构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和辊芯为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壁和保护铜片层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块沿着固定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并将空腔分隔成若干个副腔的挡板,所述副腔之间依次首尾相连通,所述辊芯的端部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副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降温效果好,便于控制,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应用。

A kind of ink roller for offset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
技术介绍
在胶印过程中,胶印机的串墨辊做周向旋转的同时做轴向的窜动,与其它墨辊产生摩擦,引起串墨辊表面温度升高,印刷速度越快,串墨辊温度升高越严重。串墨辊表面温度过高,油墨温度必然随之升高,油墨流动性增强,黏度减小,抗水性减弱,造成油墨的过度乳化,严重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因此必须对串墨辊温度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时的控温方法是在串墨辊的内部通冷却水。冷却水由墨辊的一端进入其内部空腔,在空腔内对墨辊表面进行热交换,带走墨辊的热量,降低温度,达到冷却墨辊的目的,冷却水再从出水口排出。由于串墨辊的内部空腔较大,且其内表面导热性能相对较差,要想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则需通入的冷却水量较多,但是如果通入的冷却水较多会使得串墨辊的整体重量偏大,旋转惯量较大,影响其操作控制,可如果通入的冷却水较少则又会大大影响串墨辊的降温效果,由此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降温效果好的胶印机用串墨辊。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包括串墨辊本体,所述串墨辊本体包括中空结构的辊芯和设置于辊芯相对两端的辊轴,所述辊芯的内侧壁上依次设有导热硅胶层和保护铜片层,所述辊芯内部还固定设有一个中空结构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和辊芯为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壁和保护铜片层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块沿着固定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并将空腔分隔成若干个副腔的挡板,所述副腔之间依次首尾相连通,所述辊芯的端部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副腔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腔内部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一端与保护铜片层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柱的另一端与固定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数量为3~7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和导热柱均采用铜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中设置的导热硅胶层能够加快辊芯内表面的导热效果,从而更快的将其热量导入内部进行水冷,提高其辊芯表面的降温效果;同时设置的挡板和导热柱均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铜制成,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辊芯内表面的导热效果;而设置的固定轴和挡板将辊芯内部分隔成若干个副腔,使用时冷却水从进水口依次进入若干个首尾相通的副腔内对辊芯表面进行降温,保证了辊芯表面降温的均匀性,同时冷却水不会进入空心结构的固定轴内部,在保证了降温效果的同时减少串墨辊的整体重量,使得其在使用时更加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的截面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辊芯1,辊轴2,导热硅胶层3,保护铜片层4,固定轴5,副腔6,挡板7,进水口8,出水口9,导热柱1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包括串墨辊本体,所述串墨辊本体包括中空结构的辊芯1和设置于辊芯1相对两端的辊轴2,所述辊芯1的内侧壁上依次设有导热硅胶层3和保护铜片层4,在制备过程中,所述保护铜片层4将导热硅胶层3完全密封隔绝于保护铜片层4和辊芯1内侧壁之间,以避免通入冷却水时冷却水对导热硅胶层3造成腐蚀或其他不良的影响;所述辊芯1内部还固定设有一个中空结构的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和辊芯1为同轴设置,且所述固定轴5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密封焊接于辊芯1相对两端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轴5的外壁直径大小为辊芯1的内壁直径大小的0.45倍,所述固定轴5的外侧壁和保护铜片层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固定轴5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块沿着固定轴5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并将空腔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副腔6的挡板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7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副腔6的数量也相应的为四个,四个所述副腔6之间依次首尾相连通,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首个副腔6和最后一个副腔6之间是不相通的;所述辊芯1的端部还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所述进水口8和出水口9均与副腔6相通,具体的,因四个所述副腔6之间为依次首尾相连通,因此在安装时,所述进水口8与首个副腔6相连通,所述出水口9则与最后一个副腔6相连通,以便于冷却水从进水口8进入后能够依次通过所有的副腔6后再从出水口9排出;所述副腔6内部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导热柱10,所述导热柱10的一端与保护铜片层4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柱10的另一端与固定轴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和导热柱10均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铜材料制成。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包括串墨辊本体,所述串墨辊本体包括中空结构的辊芯(1)和设置于辊芯(1)相对两端的辊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芯(1)的内侧壁上依次设有导热硅胶层(3)和保护铜片层(4),所述辊芯(1)内部还固定设有一个中空结构的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和辊芯(1)为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轴(5)的外侧壁和保护铜片层(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固定轴(5)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块沿着固定轴(5)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并将空腔分隔成若干个副腔(6)的挡板(7),所述副腔(6)之间依次首尾相连通,所述辊芯(1)的端部还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所述进水口(8)和出水口(9)均与副腔(6)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印机用串墨辊,包括串墨辊本体,所述串墨辊本体包括中空结构的辊芯(1)和设置于辊芯(1)相对两端的辊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芯(1)的内侧壁上依次设有导热硅胶层(3)和保护铜片层(4),所述辊芯(1)内部还固定设有一个中空结构的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和辊芯(1)为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轴(5)的外侧壁和保护铜片层(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固定轴(5)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块沿着固定轴(5)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并将空腔分隔成若干个副腔(6)的挡板(7),所述副腔(6)之间依次首尾相连通,所述辊芯(1)的端部还设有进水口(8)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友明陆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东方彩印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