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17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易揭膜,包括基层、热封层和表层,表层包括装饰纸层和透明层,在装饰纸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网状加强层,在基层与热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状加强层,并且,第一网状加强层与第二网状加强层均包括经丝和纬丝,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与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和纬丝均不平行,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纬丝与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和纬丝均不平行。该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网状加强层和第二网状加强层大大提高了易揭膜的强度,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不容易破裂,优化了易揭膜的性能。另外,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纬丝均不与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线、纬丝平行,该方案使得经丝、纬丝在易揭膜中分布均匀,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不容易破裂。

Easy uncovering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揭膜
本技术涉及薄膜领域,尤其涉及易揭膜。
技术介绍
易揭膜是一种可以方便地揭开的薄膜,易揭膜主要用于密封容器的口部,在需要取用容器内的介质时,撕开容器上的易揭膜使容器口部开放。现有技术中的易揭膜一般包括表层、中层和热封层,易揭膜的热封层热封于容器上,实现对容器口部的密封。现有技术中的易揭膜结构简单、强度较低,当热封层与容器具有较强的热封强度时,易揭膜不容易撕开,并且,在撕开易揭膜的过程中易揭膜容易损坏,影响了易揭膜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易揭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易揭膜强度低、容易破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易揭膜,包括基层、热封层和表层,所述表层、基层和热封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表层包括装饰纸层和保护所述装饰纸层的透明层,所述装饰纸层位于所述基层与所述透明层之间,在所述装饰纸层与所述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网状加强层,在所述基层与所述热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状加强层,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和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均包括编织于一起的经丝和纬丝,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纬丝均不平行,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纬丝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纬丝均不平行。本技术提供的易揭膜,包括基层、热封层和表层,表层包括装饰纸层和透明层,在装饰纸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网状加强层,在基层与热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状加强层,并且,第一网状加强层与第二网状加强层均包括经丝和纬丝,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与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和纬丝均不平行,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纬丝与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和纬丝均不平行。该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网状加强层和第二网状加强层大大提高了易揭膜的强度,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不容易破裂,优化了易揭膜的性能。另外,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纬丝均不与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线、纬丝平行,该方案使得经丝、纬丝在易揭膜中分布均匀,进而使得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不容易破裂,进一步优化了易摸膜的性能。一种可选的方案,将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向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上投影,所得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该方案使得易揭膜中的经丝、纬丝分布均匀,经丝、纬丝受力均匀,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易揭膜不容易破裂。一种可选的方案,将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纬丝向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上投影,所得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纬丝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该方案使得易揭膜中的经丝、纬丝分布均匀,经丝、纬丝受力均匀,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易揭膜不容易破裂。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装饰纸层与所述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完全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内。第一网状加强层被第一粘接层固定,第一网状加强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优化了易揭膜的稳定性,易揭膜不容易破裂。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基层与所述热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完全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内。第二网状加强层被第二粘接层固定,第二网状加强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优化了易揭膜的稳定性,易揭膜不容易破裂。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的厚度。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第二网状加强层相对于第一网状加强层具有更大的变形且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该方案提高第二网状加强层的强度,优化了易揭膜的性能。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装饰纸层与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之间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粘接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上,并且,所述保护层粘接于所述装饰纸层上。保护层主要用于保护装饰纸层,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装饰纸层不容易损坏,进而使得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不容易掉落纸屑。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基层内设置有提高基层强度的网格层,所述网格层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基层厚度的1/3。网格层的设置提高基层的强度,并且,网格层的厚度不大于基层厚度的1/3,降低了易揭膜的制造成本,易揭膜具有较薄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易揭膜,具有如下优点:1、第一网状加强层和第二网状加强层的设置提高了易揭膜的强度,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不容易破裂,优化了易揭膜的性能。2、第一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纬丝均不与第二网状加强层中的经丝、纬丝平行,经丝、纬丝在易揭膜中分布均匀,第一网状加强层、第二网状加强层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第一网状加强层、第二网状加强层不容易损坏,优化了易揭膜的性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易揭膜的示意图。图2是第一网状加强层向第二网状加强层上投影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在于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易揭膜,用于容器口部的密封,例如,利用热封技术将易揭膜密封于容器的口部上,以密封容器。如图1,易揭膜包括基层1、热封层2和表层3,所述表层3、基层1和热封层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本说明书中的包括是指除包括公开特征外易摸膜还可以含有其它特征,例如装饰用的花纹或装饰用的贴片等等。所述表层3包括装饰纸层4和保护所述装饰纸层4的透明层5,透明层5可以为塑料层或树脂层,透明层5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易揭膜的应用领域合理选择。所述装饰纸层4位于所述基层1与所述透明层5之间。如图1,在所述装饰纸层4与所述基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网状加强层6,在所述基层1与所述热封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状加强层7。如图1、图2,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和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均包括编织于一起的经丝8和纬丝9,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经丝8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纬丝9均不平行,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纬丝9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纬丝9均不平行。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状加强层6和第二网状加强层7均起到提高易揭膜强度的功能,易揭膜在撕开过程中不容易破裂。具体地说,易揭膜热封于容器上,在撕开易揭膜时,易揭膜与容器接触的部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也就是说,易揭膜与容器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破裂,为此,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经丝8、纬丝9均不与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纬丝9平行,经丝8、纬丝9在易揭膜中分布均匀,在撕开易揭摸时有较多的经丝8、纬丝9受力,从而使得易揭膜不容易破裂,优化了易揭膜的性能。实施例二本实施结合实施例一,介绍第一网状加强层6、第二网状加强层7的一种可能的方案。如图2,将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经丝8向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上投影,所得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易揭膜,包括基层(1)、热封层(2)和表层(3),所述表层(3)、基层(1)和热封层(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3)包括装饰纸层(4)和保护所述装饰纸层(4)的透明层(5),所述装饰纸层(4)位于所述基层(1)与所述透明层(5)之间,在所述装饰纸层(4)与所述基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网状加强层(6),在所述基层(1)与所述热封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状加强层(7),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和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均包括编织于一起的经丝(8)和纬丝(9),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经丝(8)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纬丝(9)均不平行,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纬丝(9)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纬丝(9)均不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易揭膜,包括基层(1)、热封层(2)和表层(3),所述表层(3)、基层(1)和热封层(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3)包括装饰纸层(4)和保护所述装饰纸层(4)的透明层(5),所述装饰纸层(4)位于所述基层(1)与所述透明层(5)之间,在所述装饰纸层(4)与所述基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网状加强层(6),在所述基层(1)与所述热封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状加强层(7),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和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均包括编织于一起的经丝(8)和纬丝(9),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经丝(8)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纬丝(9)均不平行,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纬丝(9)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纬丝(9)均不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揭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经丝(8)向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上投影,所得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经丝(8)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揭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网状加强层(6)中的纬丝(9)向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上投影,所得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网状加强层(7)中的纬丝(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塑新材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