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
技术介绍
高速冲压模具同一般模具的标准八版模结构相同,冲孔下模直接决定了薄材产品的质量,现有冲压模具中的冲孔下模的冲裁刀口部位是一个长条,由于其形状较为规则,是一个刀口直部,材料冲裁后废料受阻力相对较小,加之高速生产过程时开合模的速度,使得废料极易随着冲头的上升而飞出模面,从而导致大批的产品上均会产生压痕,即是所谓的跳屑。料屑粘在模具上,当再次进行冲切时,料屑就会跳到材料上,使模具冲切两个板厚的材料。从而使冲切力不均衡,且两个板厚的超过了模具的负荷,模具极易损坏。因此现有的模具技术,无法解决跳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包括冲头本体和下模,所述冲头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冲头,所述冲头的固定端与冲头本体连接,所述冲头的冲压端设置有倾斜的冲头刀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本体(1)和下模(3),所述冲头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冲头(2),所述冲头(2)的固定端与冲头本体(1)连接,所述冲头(2)的冲压端设置有倾斜的冲头刀口(21),所述下模(3)内设置有排废料孔(5),所述排废料孔(5)的顶端周边设置有下模刀口(4),所述下模刀口(4)与冲头刀口(21)相对应,所述下模刀口(4)的宽度大于冲头(2)的宽度,所述下模(3)内还设置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设置于排废料孔(5)两侧,所述凹槽(31)与排废料孔(5)相通,所述凹槽(31)内设置有防跳屑结构(6),所述防跳屑结构(6)包括钢珠(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本体(1)和下模(3),所述冲头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冲头(2),所述冲头(2)的固定端与冲头本体(1)连接,所述冲头(2)的冲压端设置有倾斜的冲头刀口(21),所述下模(3)内设置有排废料孔(5),所述排废料孔(5)的顶端周边设置有下模刀口(4),所述下模刀口(4)与冲头刀口(21)相对应,所述下模刀口(4)的宽度大于冲头(2)的宽度,所述下模(3)内还设置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设置于排废料孔(5)两侧,所述凹槽(31)与排废料孔(5)相通,所述凹槽(31)内设置有防跳屑结构(6),所述防跳屑结构(6)包括钢珠(61)、导向柱(62)、弹簧(63),所述导向柱(62)的一端设置于弹簧(63)一侧与弹簧(63)连接,所述弹簧(63)的另一侧与凹槽(31)的闭口端连接,所述导向柱(62)的侧面通过钢珠(61)与凹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杨美爱,罗培文,孙腾飞,张勋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品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