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012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包括冲头本体、冲头、下模、下模刀口、排废料孔、防跳屑结构,所述防跳屑结构包括钢珠、导向柱、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进行冲压工作时废料极易随着冲头上升而飞出模面,从而导致大批的产品上均会产生压痕,会造成产品成批的报废,生产停顿,甚至损坏设备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且确保了冲压模具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率高,造价成本低,易推广。

A chip preventing structure of cutting e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
技术介绍
高速冲压模具同一般模具的标准八版模结构相同,冲孔下模直接决定了薄材产品的质量,现有冲压模具中的冲孔下模的冲裁刀口部位是一个长条,由于其形状较为规则,是一个刀口直部,材料冲裁后废料受阻力相对较小,加之高速生产过程时开合模的速度,使得废料极易随着冲头的上升而飞出模面,从而导致大批的产品上均会产生压痕,即是所谓的跳屑。料屑粘在模具上,当再次进行冲切时,料屑就会跳到材料上,使模具冲切两个板厚的材料。从而使冲切力不均衡,且两个板厚的超过了模具的负荷,模具极易损坏。因此现有的模具技术,无法解决跳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包括冲头本体和下模,所述冲头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冲头,所述冲头的固定端与冲头本体连接,所述冲头的冲压端设置有倾斜的冲头刀口,所述下模内设置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本体(1)和下模(3),所述冲头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冲头(2),所述冲头(2)的固定端与冲头本体(1)连接,所述冲头(2)的冲压端设置有倾斜的冲头刀口(21),所述下模(3)内设置有排废料孔(5),所述排废料孔(5)的顶端周边设置有下模刀口(4),所述下模刀口(4)与冲头刀口(21)相对应,所述下模刀口(4)的宽度大于冲头(2)的宽度,所述下模(3)内还设置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设置于排废料孔(5)两侧,所述凹槽(31)与排废料孔(5)相通,所述凹槽(31)内设置有防跳屑结构(6),所述防跳屑结构(6)包括钢珠(61)、导向柱(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刀口防跳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本体(1)和下模(3),所述冲头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冲头(2),所述冲头(2)的固定端与冲头本体(1)连接,所述冲头(2)的冲压端设置有倾斜的冲头刀口(21),所述下模(3)内设置有排废料孔(5),所述排废料孔(5)的顶端周边设置有下模刀口(4),所述下模刀口(4)与冲头刀口(21)相对应,所述下模刀口(4)的宽度大于冲头(2)的宽度,所述下模(3)内还设置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设置于排废料孔(5)两侧,所述凹槽(31)与排废料孔(5)相通,所述凹槽(31)内设置有防跳屑结构(6),所述防跳屑结构(6)包括钢珠(61)、导向柱(62)、弹簧(63),所述导向柱(62)的一端设置于弹簧(63)一侧与弹簧(63)连接,所述弹簧(63)的另一侧与凹槽(31)的闭口端连接,所述导向柱(62)的侧面通过钢珠(61)与凹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杨美爱罗培文孙腾飞张勋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品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