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93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用于产生大量脱硫脱硝所需的活性粒子,对烟气进行大量的脱硝脱硫;吸收塔,用于捕集经等离子体反应装置转化了的易被吸收的酸性物质和残余SO

Treatment device of flue gas from burning blast furnac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钢铁大国,但钢铁冶炼及其辅助工艺涉及废气、废水和废渣三类污染物。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这项文件的发布引起了环保行业内的高度重视,钢铁行业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治理已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钢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为了综合利用富余的高炉煤气,钢厂纷纷建设高炉煤气回收发电,将高炉煤气作为煤气锅炉的主要燃料,而高炉煤气经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2、NOX、粉尘等。因此为了减少烟气排放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需要设置处理装置对高炉煤气焚烧烟气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处理装置不能很好的对高炉煤气焚烧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除尘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一种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入口用于接收高炉煤气焚烧后的烟气;吸收塔,具有位于下部的入口、排灰口和位于上部的出口,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出口通过烟道与吸收塔的入口连通,所述吸收塔的下部具有干粉投料口、循环飞灰回料口以及雾化增湿入口,所述雾化增湿入口用于与雾化增湿系统连接,所述雾化增湿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水,所述干粉投料口用于与干粉投料系统连接,所述干粉投料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碱性干粉,所述吸收塔用于捕集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以及残余SO2;布袋除尘装置,具有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入口、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出口以及粉尘出口,所述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入口通过烟道与所述吸收塔的出口连接;第一灰仓,通过底灰回流管道与所述排灰口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排灰口排出的底灰;斜槽飞灰循环装置,一端与所述粉尘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飞灰回料口连接,所述斜槽飞灰循环装置用于接收从粉尘出口出来的粉尘,并将部分粉尘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剩下的粉尘通过管道排出至所述第一灰仓。本技术通过设置低温等离子装置,将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由入口进入低温等离子装置,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在脉冲电源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将烟气中不易吸收的NO转化为易被碱性物质吸收的NO2、N2O5和HNO3,部分的SO2也被转化为H2SO4;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烟气通入吸收塔内,烟气中的污染物被干粉投料系统喷入的碱性干粉所吸收,并通过雾化增湿系统向吸收塔内喷射水,以增加烟气湿度降低烟温,提高脱硫效率,进一步除去残余SO2以及酸性物质;吸收塔内的底灰通过排灰口排入第一灰仓;吸收了酸性物质的干粉连同还未反应的碱性干粉随烟气进入布袋除尘装置后被捕集,净化后的烟气外排;同时,通过布袋除尘装置捕集下来的粉尘进入斜槽飞灰循环系统,一部分外排,另一部分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外排的粉尘先存入第一灰仓进行收集,然后储存于灰仓中准备外运。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处理装置对SO2、NOX、烟尘脱除性能稳定,能够很好的对高炉煤气焚烧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除尘处理,实现了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排放烟气中SO2浓度<35mg/Nm3,NOX浓度<50mg/Nm3,烟尘浓度<5mg/Nm3;且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运用设备较少、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可选的,所述斜槽飞灰循环装置为斜管,斜管的上端设有进口和出口,斜管的进口与粉尘出口连接,斜管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灰仓连接,斜管的下端与所述循环飞灰回料口连接,该设置能够实现碱性干粉的多次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可选的,所述吸收塔下端为文丘里结构,文丘里结构由下到上分别为收缩段、喉口和扩张段,所述干粉投料口、循环飞灰回料口以及雾化增湿入口均设置在扩张段,该设置能够使雾化增湿系统通过雾化增湿入口向吸收塔内喷射水,以增加烟气湿度降低烟温,提高脱硫效率。可选的,通过调节雾化增湿系统中喷枪喷入的水量,保证脱硫后烟气温度在酸露点15℃以上,确保布袋不出现糊袋现象。可选的,所述第一灰仓为中间灰仓,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灰仓,所述第二灰仓与中间灰仓通过管路连通,该设置便于粉尘的集中储存。可选的,所述吸收塔为半干法循环流化床反应塔,能够充分捕集经过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的烟气中易被吸收的酸性物质和残余SO2。可选的,还包括烟囱,所述布袋除尘装置后设有与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出口连接的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用于克服整个系统产生的阻力,将烟气输送至所述烟囱;整个系统是指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吸收塔、布袋除尘装置和斜槽飞灰循环装置所构成的系统。可选的,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入口内设有均布板,确保烟气进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反应本体的气流均布系数小于0.2。可选的,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电源为脉冲电源。可选的,布袋除尘装置中的布袋选择超细布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由入口进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内,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在脉冲电源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将烟气中不易吸收的NO转化为易被碱性物质吸收的NO2、N2O5和HNO3,部分的SO2也被转化为H2SO4;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烟气通入吸收塔内,烟气中的污染物被干粉投料系统喷入的碱性干粉所吸收,并通过雾化增湿系统向吸收塔内喷射水,以增加烟气湿度降低烟温,提高脱硫效率,进一步除去残余SO2以及酸性物质;吸收塔内的底灰通过排灰口排入第一灰仓;吸收了酸性物质的干粉连同还未反应的碱性干粉随烟气进入布袋除尘装置后被捕集,净化后的烟气外排;同时,通过布袋除尘装置捕集下来的粉尘进入斜槽飞灰循环系统,一部分外排,另一部分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外排的粉尘先存入第一灰仓进行收集,然后储存于第二灰仓中准备外运。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处理装置对SO2、NOX、烟尘脱除性能稳定,能够很好的对高炉煤气焚烧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除尘处理,实现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排放烟气中SO2浓度<35mg/Nm3,NOX浓度<50mg/Nm3,烟尘浓度<5mg/Nm3;且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运用设备较少、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吸收塔下端文丘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的入口内均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2、脉冲电源;3、入口;4、烟道;5、吸收塔;6、干粉投料系统;8、布袋除尘装置;9、斜槽飞灰循环装置;10、第一灰仓;11、第二灰仓;12、引风机;13、烟囱;14、底灰回流管道;15、循环飞灰回料口;16、雾化增湿入口;17、干粉投料口;18、均布板;19、放电反应区;20、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入口;21、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出口;22、粉尘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入口用于接收高炉煤气焚烧后的烟气;/n吸收塔,具有位于下端的入口、排灰口和位于上端的出口,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出口通过烟道与吸收塔的入口连通,所述吸收塔的下部具有干粉投料口、循环飞灰回料口以及雾化增湿入口,所述雾化增湿入口用于与雾化增湿系统连接,所述雾化增湿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水,所述干粉投料口用于与干粉投料系统连接,所述干粉投料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碱性干粉,所述吸收塔用于捕集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以及残余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入口用于接收高炉煤气焚烧后的烟气;
吸收塔,具有位于下端的入口、排灰口和位于上端的出口,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的出口通过烟道与吸收塔的入口连通,所述吸收塔的下部具有干粉投料口、循环飞灰回料口以及雾化增湿入口,所述雾化增湿入口用于与雾化增湿系统连接,所述雾化增湿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水,所述干粉投料口用于与干粉投料系统连接,所述干粉投料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碱性干粉,所述吸收塔用于捕集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以及残余SO2;
布袋除尘装置,具有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入口、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出口以及粉尘出口,所述布袋除尘装置烟气入口通过烟道与所述吸收塔的出口连接;
第一灰仓,通过底灰回流管道与所述排灰口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排灰口排出的底灰;
斜槽飞灰循环装置,一端与所述粉尘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飞灰回料口连接,所述斜槽飞灰循环装置用于接收从粉尘出口出来的粉尘,并将部分粉尘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剩下的粉尘通过管道排出至所述第一灰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飞灰循环装置为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小东翁林钢汤宣林叶青戚科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