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继康专利>正文

一种起伏式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91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05
一种起伏式玩具,用于玩动。玩具由玩具体,摇动件,升动件,配合件及弹动件组成:玩具体的前上方经连接轴和摇动件上、下间的适合部位活动连接,摇动件下设传力点,传力点的前面抵在位于前面的升动件的上面,升动件分前、后设置,上面相接一线带:两升动件的上、下间各经前、后横轴和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活动连接;两升动件的向下部位向前下斜,配合件做成一通常摇马的底弧,升动件下面经前、后两横轴和底弧前、后间的上面活动连接;弹动件做成一分上、下弹动的弹片,弹片上面设置在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下面设置在底弧的上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做成一种随玩动而使玩具体连同人体一起上下起伏的、有特色的新颖玩具。

A kind of undulating t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伏式玩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马”类的乘坐玩具,属玩器具类。
技术介绍
目前,如原地摇动的摇马,可摇动前移的“木马”等,在玩动时,没有一种起伏的感受,平淡无奇,缺少吸引力。因此,设置一种在玩动时能上、下起伏的玩具,就会使“骑坐”很有特色,更加好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增加骑坐的动感,设成一种起伏式运动玩具,本技术提供一种起伏式玩具,要提供的玩具是在技术上配合了玩具的摇动部分,将摇动力传递给所要设置的升动部分并转换成玩具体包括玩动人一起上、下起伏的力量,从而设成一种能使玩具主体连同玩动人一起、随玩动起伏的新颖玩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玩具由玩具体,摇动件,升动件,配合件及弹动件组成——玩具体的前上方经连接轴和摇动件上、下间的适合部位活动连接,摇动件下设传力点,传力点的前面抵在位于前面的升动件的上面,升动件分前、后设置,上面相接一线带;两升动件的上、下间各经前、后横轴和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活动连接;两升动件的向下部位向前下斜,配合件做成一通常摇马的底弧,升动件下面经前、后两横轴和底弧前、后间的上面活动连接;弹动件做成一分上、下弹动的弹片,弹片上面设置在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下面设置在底弧的上面。由此,构成了本玩具的一整体。玩具体为玩具的形体部位,可做成不同形状,上面可设置座板,使玩动人坐着舒适,摇动件既是提供摇动力(玩动力)的构件,也是玩具形体的显要部分,上面可凹凸地修饰成各种头形并设置手柄、以配合玩动,下面为传力点(是传递摇动力量的一个点位,可用不同的方式将摇动力传递给升动件),也可做成一凸点,使之合适地抵在升动件的上面。由于升动件的下面部位向前下斜后,又和下面的底弧经横轴活动连接而使升动件的上面形成一种可依底弧绕动的状态,由于升动件的上、下间经横轴设置在玩具体的下面又能使升动件带动玩具体。当摇动件的上面向后摇动时,下面的传送点即顶动升动件的上面推转向前,使升动件以下面的横轴即以底弧为支持点带动玩具体前绕,前绕时,由于升动件的向下部位是向前下斜的,这样就会使玩具体斜着升动向上到一定高度;当摇动件上面向前摇动时,随着玩具体的下落和各构件动作的返回,玩具体包括各构件也会回到原先位置;不断地前、后摇动摇动件,就会使玩具体不断地斜向上、下,不断地上、下起伏。升动件的前、后设置,并在两升动件的上面相接一线带,是为使两升动件一起动作,以达到玩具体的平稳起伏等的效果;由于要带动玩具体连同人体不断起伏会非常费力,由此,玩具设置了弹动件,使玩动省力;弹动件为一种能换成玩动力量或削减玩具玩动阻力的构件,可做成向外弹的如弹簧、弹片等样式,也可做成向内弹的如拉簧、拉条、拉片等样式,其构件不尽相同;既可分上、下设置,也可分前、后或灵活设置在其它位置。由于玩具在玩具体的下面和底弧的上面之间设置了一分上、下弹动的弹片而能有效地帮助上升玩具体和人体,削减了玩具的下转阻力,使摇动力能较轻松地带动升动件,使玩动不会费力;弹片弹动后的复原、归位,可随着玩具体、人体在下转时,受压复位。底弧为一种配合件,和通常摇马的底部一样,会随着上面人体重心的前、后变动而随之前、后摇动。玩动本玩具时,既能和通常的摇马一样前、后摇动,又能用双手摇动“马头”(上面设有手柄),使玩具体随玩动连同玩具体和人体等一起上、下起伏,既有特色、又好玩的多。由此:可做成一种随玩动而使玩具体和人体等一起不断起伏的、有特色的新颖玩具。本构造中的零部件可做成不同的样式。如升动件为一种转换力量和动作的构件,因此,可配做成不同的样式,既可做成绕动的样式,也可做成滑动的等的样式;既可将摇动力转换成斜向升动的,也可转换成平向上下升动的等的动作。配合件是一种配合玩动的构件,因此,既可做成底弧的样式,也可做成底轮等的样式;既可做成原地摇动的配合件,又可设成可移动向前的配合件。又如,摇动件下面的传动点为一种传送摇动力的点位,既可凹凸成形地直接带动升动件,也可在这一点位上接一线带,由线带将摇动力量传递给升动件。各零部件的改动、添加以及位置的调整、变换(如弹动件)都可灵活设置、配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做成一种随玩动而使玩具体连同人体一起上下起伏的、有特色的新颖玩具。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一种起伏式玩具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图以左、右分前、后。图1是开始摇动(向后摇动摇动件)时的图形,图2是摇动到中间位置时的图例;图1是玩具斜向上下升动的图示,图2是玩具接近平向上下升动的图例;图2中相关零部件的样式有所变动、位置也有所调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玩具由玩具体5,摇动件2,升动件9,配合件11,弹动件7组成。图1中玩具体5前上方的适合部位经连接轴3和摇动件2的上、下间活动连接,摇动件2下设传力点4,图中传力点4的前面有所外凸,使之适合抵在前面一升动件9的上面,图中升动件9分前、后设有两升动件(线标在后面一升动件上),两升动件上面相接一线带6,图中线带穿经传力点的两侧间,两升动件的上、下间各经前、后横轴10(线标在后面一轴位上,横轴10下面也有一标线,该横轴是用于升动件下面和底弧上面的活动连接的,线标在后面一连接位上)和玩具体下面分前、后活动连接,图中两升动件的向下部位向前下斜,下面和做成底弧的配合件11经前、后两横轴10和底弧前、后间的上面活动连接;两升动件下面和底弧上面前、后间的连接位置,可参照玩具体5和人体的重心位置来设定,以保持玩具的正位、不影响玩动效果;图中底弧11的上面做有凸起的形状,用以方便和升动件9下面的活动连接。图中位于前面的升动件的向下部位要比后面短些,因此,前斜的角度也就更大了点,以加长升动距离,使两升动件的升动相应平衡。弹动件7做成一分上、下弹动的弹片,图中弹片的上面设置在玩具体的下面,向下处弯向后折一长度后转向下绕。绕回后又向前折回并下弯,下面设置在底弧的上面,图中由此做成一分上、下弹动的弹片。图1中玩具的构造如上,相关的动作上面已有说明,图2中零部件的位置有所调整,相关的构件也设成了不同的形状和样式;扭动件9由斜向上、下的动作、样式被设成了近似于能平向上、下的构件,配合件11由底弧的样式做成了底轮的样式,弹动件7由弹片改做成拉簧等,见图2。图2中玩具体5表面有较大的剖面,为能较整体地按说明书示意本构造;图2中,玩具体的形体在图1的基础上向下做大并在两侧下面分前、后各做有向下的下凸块,玩具体向下做大是为了降低其下面的高度,前、后下凸块则适合和升动件的连接;前面一升动件的位置明显后移,是用以表述本构造不同的配做。图2中前、后升动件9,各由中心部位竖向上和直向前各做一长度,上面部分和向前部分横、竖成形,和中心部位连成一体。前面一升动件的位置向后调整在摇动件2下设的传力点4的后面,前、后升动件9下面的中心部位各经前、后横轴10活动连接在玩具体5下面的前、后下凸块下方的左、右间(即下凸块内侧)。图中横轴10(线标在后面一横轴的轴位上,横轴10标线下另有一标线,该轴则用于升动件和配合件的连接)粗虚线示意,以此表达前、后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伏式玩具,玩具体的前上方经连接轴和摇动件上、下间的适合部位活动连接,摇动件下设传力点,其特征是:传力点的前面抵在位于前面的升动件的上面,升动件分前、后设置,上面相接一线带;两升动件的上、下间各经前、后横轴和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活动连接;两升动件的向下部位向前下斜,配合件做成一摇马玩具的底弧,升动件下面经前、后两横轴和底弧前、后间的上面活动连接;弹动件做成一分上、下弹动的弹片,弹片上面设置在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下面设置在底弧的上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伏式玩具,玩具体的前上方经连接轴和摇动件上、下间的适合部位活动连接,摇动件下设传力点,其特征是:传力点的前面抵在位于前面的升动件的上面,升动件分前、后设置,上面相接一线带;两升动件的上、下间各经前、后横轴和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活动连接;两升动件的向下部位向前下斜,配合件做成一摇马玩具的底弧,升动件下面经前、后两横轴和底弧前、后间的上面活动连接;弹动件做成一分上、下弹动的弹片,弹片上面设置在玩具体下面的适合处,下面设置在底弧的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伏式玩具,其特征是:玩具体向下做大并在两侧下面分前、后各做有向下的下凸块;前、后升动件各由中心部位竖向上和直向前各做一长度,上面部分和向前部分横、竖成形,和中心部位连成一体;前面一升动件移位在传力点的后面,两升动件的中心部位各经前、后横轴活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康
申请(专利权)人:徐继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