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48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包括三相铁芯、原边绕组、副边绕组、机上三相电源、地面三相电源、18脉整流器和直流负载,所述原边绕组卷绕在三相铁芯上,所述副边绕组卷绕在原边绕组的外层;所述原边绕组的线圈端分别与机上三相电源及地面三相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副边绕组的线圈端与18脉整流器相连接,18脉整流器连接直流负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输入电流谐波小,重量轻的优势,能够实现地面电源和机上电源双输入,能够通过调整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的匝比实现变压整流器自由变换输出电压,有利于该隔离式18脉变压整流器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换电源
,具体为一种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变换电源技术的发展,飞机对电源的品质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多电全电飞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飞机上使用230V交流发电机,而地面电源为了兼顾大部分飞机,地面提供的电源仍为115V交流电,这样的飞机电源系统存在地面供电和飞机发电机供电两种状态,这时市面上使用18脉变压整流器来与飞机电源系统相配合使用。但是,现有的18脉变压整流器体积较大,隔离变压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无法同时满足地面和飞机上两种不同电压的使用,不利于18脉变压整流器体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隔离变压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无法同时满足地面和飞机上两种不同电压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三相铁芯、原边绕组、副边绕组、机上三相电源、地面三相电源、18脉整流器和直流负载,所述原边绕组卷绕在三相铁芯上,所述副边绕组卷绕在原边绕组的外层;所述原边绕组的线圈端分别与机上三相电源及地面三相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副边绕组的线圈端与18脉整流器相连接,18脉整流器连接直流负载。优选的,所述原边绕组包括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该A相绕组、B相绕组、C相绕组与机上三相电源及地面三相电源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原边绕组采用星形连接,每相的原边绕组中间设有两个抽头用于连接相应的整流桥以实现机上三相电源与地面三相电源双输入功能。优选的,所述副边绕组包括A相副边绕组、B相副边绕组和C相副边绕组,该A相副边绕组、B相副边绕组、C相副边绕组分别与18脉整流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18脉整流器采用DP型18脉自耦变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输入电流谐波小,重量轻的优势,能够实现地面电源和机上电源双输入,根据地面电源和机上电源电压的比例调整原边绕组中A相绕组、B相绕组、C相绕组的比例,使得副边感应电压相同,同时能够通过调整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的匝比实现变压整流器自由变换输出电压,有利于该隔离式18脉变压整流器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原理图;图3为图2副边绕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副边绕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三相铁芯、2-原边绕组、21-A相绕组、22-B相绕组、23-C相绕组、3-副边绕组、31-A相副边绕组、32-B相副边绕组、33-C相副边绕组、4-机上三相电源、5-地面三相电源、6-18脉整流器、7-直流负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三相铁芯1、原边绕组2、副边绕组3、机上三相电源4、地面三相电源5、18脉整流器6和直流负载7,原边绕组2卷绕在三相铁芯1上,副边绕组3卷绕在原边绕组2的外层;原边绕组2的线圈端分别与机上三相电源4及地面三相电源5的输出端相连接;副边绕组3的线圈端与18脉整流器6相连接,18脉整流器6连接直流负载7,18脉整流器6采用DP型18脉自耦变压器,其中,DP型18脉自耦变压器具有变压器等效容量小,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原边绕组2包括A相绕组21、B相绕组22和C相绕组23,该A相绕组21、B相绕组22、C相绕组23与机上三相电源4及地面三相电源5相连接;原边绕组2采用星形连接,每相的原边绕组2中间设有两个抽头用于连接相应的整流桥以实现机上三相电源4与地面三相电源5双输入功能;副边绕组3包括A相副边绕组31、B相副边绕组32和C相副边绕组33,该A相副边绕组31、B相副边绕组32、C相副边绕组33分别与18脉整流器6相连接;其中,原边绕组2是选定好线径、匝数的漆包线绕组;副边绕组3是选定好线径的漆包线;其中,三相铁芯1采用EER2828型、ETD59型、EIC120型铁芯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直流负载7采用BDCT-6500直流负载,接入负载电压:DC150V-600V,采用高效能合金材料,符合UL安全规格,放电时负载不产生红热现象,出风口温度控制小于75度;具备放电电压、放电电流、放电时间、放电容量等设定功能,放电电压范围:DC150~600V,精确度±0.5%,分辨率0.01V;能够对可双输入隔离式18脉变压整流器系统进行精确的检测,让可双输入隔离式18脉变压整流器安全稳定的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地面三相电源5和机上三相电源4双输入,能够根据地面三相电源5和机上三相电源4电压的比例调整原边绕组2中A相绕组21、B相绕组22、C相绕组23的比例,使得副边感应电压相同;同时具有输入输出电气隔离,且通过匝比的变换实现自由变换输出电压等优势,能够通过调整原边绕组2和副边绕组3的匝比来调整变压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其中,18脉整流器6中每组整流桥流过的电流相同,产生的热量也相同;以此解决了多电全电飞机存在两种供电模式的问题。使用时,原边绕组2与副边绕组3之间需用绝缘膜层隔开,这样既有利于原边绕组2与副边绕组3之间的绝缘,又有利于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率,其中,绝缘膜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膜、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一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膜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具有输入电流谐波小,重量轻的优势,能够实现地面三相电源5和机上三相电源4双输入,根据地面电源和机上电源电压的比例调整原边绕组中A相绕组21、B相绕组22、C相绕组23的比例,使得副边感应电压相同,同时能够通过调整原边绕组2和副边绕组3的匝比实现变压整流器自由变换输出电压,有利于该隔离式18脉变压整流器的推广使用,解决了隔离变压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无法同时满足地面和飞机上两种不同电压使用的问题。实施例:一种可双输入隔离式18脉变压整流器,当原边绕组2不抽头时,A相绕组21、B相绕组22、C相绕组23合为一个绕组,仅仅是单电源供电,即是地面三相电源5或机上三相电源4中的一个电源进行供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铁芯(1)、原边绕组(2)、副边绕组(3)、机上三相电源(4)、地面三相电源(5)、18脉整流器(6)和直流负载(7),所述原边绕组(2)卷绕在三相铁芯(1)上,所述副边绕组(3)卷绕在原边绕组(2)的外层;所述原边绕组(2)的线圈端分别与机上三相电源(4)及地面三相电源(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副边绕组(3)的线圈端与18脉整流器(6)相连接,18脉整流器(6)连接直流负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铁芯(1)、原边绕组(2)、副边绕组(3)、机上三相电源(4)、地面三相电源(5)、18脉整流器(6)和直流负载(7),所述原边绕组(2)卷绕在三相铁芯(1)上,所述副边绕组(3)卷绕在原边绕组(2)的外层;所述原边绕组(2)的线圈端分别与机上三相电源(4)及地面三相电源(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副边绕组(3)的线圈端与18脉整流器(6)相连接,18脉整流器(6)连接直流负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入隔离式变压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组(2)包括A相绕组(21)、B相绕组(22)和C相绕组(23),该A相绕组(21)、B相绕组(22)、C相绕组(23)与机上三相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明刘远赫黄光炎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