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45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天线装置包含接地层、馈入件、第一辐射件、第二辐射件、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馈入件连接接地层。第一辐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接地层。第二辐射件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接地层。第一开关元件连接于馈入件与第一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该馈入件与第一辐射件。第二开关元件连接于馈入件与第二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该馈入件与第二辐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依据其所处的环境而切换操作不同位置的辐射件,以解决单一辐射件所造成的场型缺陷,并补足不同辐射场型其于特定方位下较弱的场辐射,因而避免天线装置在特定方位下信号微弱的问题。

Antenna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天线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线通讯装置已是人们往来世界各地不可或缺的通讯媒介。此外,世界各地的无线通讯标准与所使用的通讯频带皆不相同,因此无线通讯装置中的天线必须能够接收或是传送多个频带的无线电信号,以致使无线通讯装置可以支援各种不同的通讯标准。然而,随着无线通讯装置的薄型化,无线通讯装置中可用来配置天线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并同时影响到天线接收的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其依据其所处的环境而切换操作不同位置的辐射件,以解决单一辐射件所造成的场型缺陷,并补足不同辐射场型其于特定方位下较弱的场辐射,因而避免天线装置在特定方位下信号微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天线装置,其包含接地层、馈入件、第一辐射件、第二辐射件、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馈入件连接接地层。第一辐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接地层。第二辐射件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接地层。第一开关元件连接于馈入件与第一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馈入件与第一辐射件。第二开关元件连接于馈入件与第二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馈入件与第二辐射件。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以控制天线装置。天线装置包含馈入件、第一辐射件以及第二辐射件。天线装置的馈入件衔接于第一辐射件与第二辐射件之间。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取得天线装置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其中馈入件在第一工作状态下与第一辐射件导通并与第二辐射件断开;取得天线装置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其中馈入件在第二工作状态下与第一辐射件断开并与第二辐射件导通;以及比较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其中当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时,则使天线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运作,当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则使天线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运作。在前述结构配置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单一馈入的方式设计至少两种不同结构的天线,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同时利用信号源,以在天线装置上依据其所处的环境而于相同的频率下得到不同的共振模态,进而得到不同的辐射场型。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的辐射场型相互补足XY平面辐射零点。亦即,在天线装置中,不同的辐射场型通过彼此不同的共振模态来相补足本身在特定方位强度较弱的辐射场型,因而可避免天线装置的辐射场型产生零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依据其所处的环境而切换操作不同位置的辐射件,以解决单一辐射件所造成的场型缺陷,并补足不同辐射场型其在特定方位下较弱的场辐射,因而避免天线装置在特定方位下信号微弱的问题,进而提升天线装置的传输速度以及在产品上的实用性,并避免产生断讯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架构图。图2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A、图3B、图3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于一频率下不同的幅射场型。图4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A、图5B、图5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在一频率下不同的幅射场型。图6A、图6B、图6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的架构包含第一辐射件13、第二辐射件14、第一开关元件16、第二开关元件18以及控制单元1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元件16与第一辐射件13串联,而第二开关元件18与第二辐射件14串联。第一开关元件16与第二开关元件18并联,并同时受到控制单元19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件14的结构与第一辐射件13的结构相异(参照图2A)。在实际应用中,任何可产生不同的辐射场型的辐射件皆能应用在本本专利技术。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单元19同时控制第一开关元件16以及第二开关元件18,以在天线装置1中依据环境的需求而于相同的频率下得到不同的共振模态,进而得到不同的辐射场型。以下将详细说明天线装置1中所包含的各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照图2A。图2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的局部俯视图。如图2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包含基板10、接地层11、馈入件12、第一辐射件13、第二辐射件14、第一开关元件16、第二开关元件18、控制单元19以及信号源20。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的接地层11、馈入件12、第一辐射件13、第二辐射件14以及控制单元19是设置于基板10的表面102上,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的接地层11、馈入件12、第一辐射件13以及第二辐射件14设置于基板10的表面102,而控制单元19设置于基板10相对表面102的另一表面,并可通过位于基板10上的导孔(图未示)电性连接馈入件12。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层11、馈入件12、第一辐射件13以及第二辐射件14是共平面。在图2A中,接地层11的至少一个部位围绕馈入件12、第一辐射件13以及第二辐射件14。进一步来说,接地层11围绕形成容置空间112,并具有开口114。容置空间112通过开口114连通至接地层11外。馈入件12、第一辐射件13以及第二辐射件14位于容置空间112中,且通过开口114自接地层11暴露出。馈入件12通过信号源20连接接地层11,朝远离接地层11实质上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且分隔第一辐射件13与第二辐射件14。馈入件12连接于信号源20、第一开关元件16之间,且连接于信号源20与第二开关元件18之间。馈入件12将信号源20所提供的信号传送至第一辐射部130或是第二辐射件14。举例来说,馈入件12具有三个端子,即第一端120、第二端122以及第三端124。馈入件12的第一端120电性连接信号源20,馈入件12的第二端122电性连接第一辐射件13,而馈入件12的第三端124电性连接第二辐射件1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件13包含相分离的第一辐射部130以及耦合部132。第一辐射件13的第一辐射部130连接第一开关元件16,自第一开关元件16朝接地层11并实质上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与接地层11相分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实质上正交于第二方向D2,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第一辐射件13的耦合部132实质上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并连接接地层11。亦即,第一辐射件13的第一辐射部130与耦合部132相互平行,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图2A中,在第二方向D2上,第一辐射件13的耦合部132与第一辐射部130相距距离T1。在第一方向D1上,第一辐射件13的耦合部132与馈入件12相距距离T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n接地层;/n馈入件,连接上述接地层;/n第一辐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上述接地层;/n第二辐射件,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上述接地层;/n第一开关元件,连接于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一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一辐射件;以及/n第二开关元件,连接于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二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二辐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接地层;
馈入件,连接上述接地层;
第一辐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上述接地层;
第二辐射件,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上述接地层;
第一开关元件,连接于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一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一辐射件;以及
第二开关元件,连接于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二辐射件之间,被配置以导通或断开上述馈入件与上述第二辐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控制单元,上述控制单元连接上述馈入件,并被配置以切换上述第一开关元件与上述第二开关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馈入件分隔上述第一辐射件与上述第二辐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信号源,上述馈入件连接于上述信号源与上述第一开关元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辐射件包含相分离的第一辐射部以及耦合部,上述第一辐射部连接上述第一开关元件,且上述耦合部连接上述接地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辐射部与上述耦合部分别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第一辐射部包含第一重叠段,上述耦合部包含第二重叠段,上述第一重叠段与上述第二重叠段之间具有间距,且上述第一重叠段与上述第二重叠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辐射部具有面向上述耦合部的第一边缘,上述耦合部具有面向上述辐射部的第二边缘,其中上述第一边缘与上述第二边缘的轮廓互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辐射件包含相连的第二辐射部以及短路部,上述第二辐射部自上述第二开关元件远离并延伸于上述第一方向,且上述短路部自上述第二辐射部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至上述接地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馈入件包含相连的第三辐射部以及馈入部,上述第三辐射部连接上述第一开关元件,且上述馈入部连接上述第二开关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接地层、上述馈入件、上述第一辐射件以及上述第二辐射件是共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接地层的至少一个部位围绕上述馈入件、上述第一辐射件以及上述第二辐射件。


12.一种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以控制天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天线装置包含馈入件、第一辐射件以及第二辐射件,上述馈入件衔接于上述第一辐射件与上述第二辐射件之间,且上述天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姵绢刘少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