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节能的立式锂电池包双模式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节能的立式锂电池包双模式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包散热领域。
技术介绍
锂电包的热管理不仅对电池寿命至关重要,也对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传统的电池包热管理方法—空冷技术不仅不能满足锂电池包的防护等级的要求,而且由于风冷系统进出口温差大,造成电芯及电芯之间较大的温差,对锂电池的伤害大,因此目前看基本没有使用价值。传统的具有高防护等级的锂电池包热管理方法一般采用液冷模式,目前大部分厂家采用的液冷底板,即只在电池模组的底部设置单一的液冷板,而电池模组的底部单一液冷板散热方式会造成电池单体内部上下很大的温度差,在快速充放电以及低温预热时,对电池的伤害较大。只有特斯拉采用所有电池全侧表面液冷模式。但目前液冷介质采用防冻液或者制冷介质直接冷却,后者相当于直膨式蒸发器。制冷介质直膨式冷却由于制冷介质温度过低,对电池会造成严重的冷冲击以及造成电池内部极大的温差,对电池造成很大的伤害,也基本没有实用价值。使用较多的是防冻液,防冻液中含有水,对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节能的立式锂电池包双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内部的一组或多组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电池包外壳、液冷板管换热器和外置空冷模块,所述外置空冷模块内部具有空冷翅片,侧面具有风扇,/n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为立式,且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正面横向贴合微热管阵列,所述微热管阵列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宽度且两端是弯折的,所述微热管阵列贴合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正面的部分为传热段,弯折后的垂直部分分别贴合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两个侧面作为蒸发段和冷凝段,并与对应的电池包外壳贴合;/n所述电池包外壳围绕所述电池包且为封闭结构,所述电池包外壳至少在对应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3 CN 201910510792X1.一种安全节能的立式锂电池包双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内部的一组或多组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电池包外壳、液冷板管换热器和外置空冷模块,所述外置空冷模块内部具有空冷翅片,侧面具有风扇,
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为立式,且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正面横向贴合微热管阵列,所述微热管阵列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宽度且两端是弯折的,所述微热管阵列贴合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正面的部分为传热段,弯折后的垂直部分分别贴合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两个侧面作为蒸发段和冷凝段,并与对应的电池包外壳贴合;
所述电池包外壳围绕所述电池包且为封闭结构,所述电池包外壳至少在对应所述冷凝段处为导热隔板;
所述液冷板管换热器至少对应贴合所述导热隔板的外表面,且所述液冷板管换热器与电池包外部的制冷系统连接,所述空冷翅片的基板贴合于所述液冷板管换热器外侧;
所述液冷板管换热器的基板与所述空冷翅片的基板均为密封,并通过电池包外壳与电池和/或电池模组完全物理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节能的立式锂电池包双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或电池模组为多组,彼此在水平方向依次叠加且呈一排或多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节能的立式锂电池包双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至少贴合一个所述微热管阵列,每个所述微热管阵列与每组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正面和两个侧面贴合,每组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反面与相邻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正面贴合的所述微热管阵列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节能的立式锂电池包双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微热管阵列横向倾斜布置,倾角不小于1°,位于上侧并与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侧面贴合的一端为冷凝段,位于下侧并与所述电池和/或电池模组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