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38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及装置,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i时刻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j时刻再次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根据公式k=f’(t)=(OMC(tj)‑OMC(ti))/(tj‑ti)计算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两次达到预设区间时,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判断计算得到的k值是否大于预设k值,若是,则进行告警。可见,本申请将油雾浓度劣化斜率作为告警的参考值,在油雾浓度达到油雾浓度告警值之前进行告警,能够提前判断发动机健康状况,防止发动机零部件失效,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Alarm method and device of oil mist concen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为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曲轴箱油雾是指发动机因轴瓦过热,或活塞环损伤造成过量漏气等故障而导致曲轴箱形成油雾。随着互联网,云数据的普及,对发动机的远程监控,健康管理变的越来越重要,其中曲轴箱油雾浓度是判断发动机健康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现有的发动机健康状态的告警方法是预先设定告警值,当曲轴箱油雾浓度的测量值达到告警值时,即触发告警。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当曲轴箱油雾浓度的测量值达到告警值时,发动机零部件已经达到失效边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曲轴箱油雾浓度的测量值达到告警值时,发动机零部件已经达到失效边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包括: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i时刻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j时刻再次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根据公式:计算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两次达到预设区间时,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判断计算得到的k值是否大于预设k值,若是,则进行告警。可选的,所述预设k值的确定方法,包括:在常用运行工况下,选取同一运行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的数值区间作为所述预设区间;记录并计算每一次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达到预设区间时的时间、油雾浓度值和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将油雾浓度值达到告警值前的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确定为预设k值。可选的,所述告警方法,还包括:重复选取同一运行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的不同数值区间作为所述预设区间进行计算,得到全运行工况下的预设k值。可选的,所述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包括: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i)=OMC(ti)。可选的,所述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包括: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j)=OMC(tj)。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装置,包括:监测单元,用于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i时刻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j时刻再次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计算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两次达到预设区间时,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告警单元,用于判断计算得到的k值是否大于预设k值,若是,则进行告警。可选的,所述告警装置,还包括:选取单元,用于在常用运行工况下,选取同一运行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的数值区间作为所述预设区间;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并计算每一次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达到预设区间时的时间、油雾浓度值和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确定单元,用于将油雾浓度值达到告警值前的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确定为预设k值。可选的,所述选取单元,还用于重复选取同一运行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的不同数值区间作为所述预设区间;其中,所述记录单元根据不同数值区间进行计算得到不同的时间、油雾浓度值和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最终通过所述确定单元得到全运行工况下的预设k值。可选的,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i)=OMC(ti)。可选的,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j)=OMC(tj)。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及装置,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i时刻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j时刻再次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根据公式k=f’(t)=(OMC(tj)-OMC(ti))/(tj-ti)计算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两次达到预设区间时,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判断计算得到的k值是否大于预设k值,若是,则进行告警。可见,本申请将油雾浓度劣化斜率作为告警的参考值,在油雾浓度达到油雾浓度告警值之前进行告警,能够提前判断发动机健康状况,防止发动机零部件失效,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油雾浓度随发动机运行时间劣化趋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有
技术介绍
可知,现有的发动机健康状态的告警方法是预先设定告警值,当曲轴箱油雾浓度的测量值达到告警值时,即触发告警。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当曲轴箱油雾浓度的测量值达到告警值时,发动机零部件已经达到失效边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曲轴箱油雾浓度的测量值达到告警值时,发动机零部件已经达到失效边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i时刻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j时刻再次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可选的,所述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包括: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i)=OMC(ti)。可选的,所述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包括: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j)=OMC(tj)。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需要重新添加油雾浓度探测器,采用现有的油雾浓度探测器即可实现。S102、根据公式:计算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两次达到预设区间时,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需要说明的是,油雾浓度劣化斜率表示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i时刻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j时刻再次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 OMC(tj);/n根据公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i时刻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当监测到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在tj时刻再次达到预设区间时,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
根据公式:



计算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两次达到预设区间时,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
判断计算得到的k值是否大于预设k值,若是,则进行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k值的确定方法,包括:
在常用运行工况下,选取同一运行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的数值区间作为所述预设区间;
记录并计算每一次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达到预设区间时的时间、油雾浓度值和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
将油雾浓度值达到告警值前的油雾浓度劣化斜率k,确定为预设k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重复选取同一运行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和供油量的不同数值区间作为所述预设区间进行计算,得到全运行工况下的预设k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i)=OMC(ti),包括:
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i)=OMC(t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此时油雾浓度值f(tj)=OMC(tj),包括:
通过发动机曲轴箱内安装的油雾浓度探测器采集此时的油雾浓度值f(tj)=OMC(tj)。


6.一种油雾浓度的告警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陈翠翠高磊徐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