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添加电解质溶液延长使用寿命的不极化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20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添加电解质溶液延长使用寿命的不极化电极,主要包括电极壳体、顶盖、带孔隔板、防水管、海绵、固体电解质、隔离环和前体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固体不极化电极,在隔板上增加了三圈小孔。当电极的极差升高后,可以通过加电解质溶液的方式,让溶液穿过小孔,渗透湿润固体电解质,从而让电极的极差显著降低,达到延长电极使用寿命的目的。

An unpolarized electrode with long service life by adding electrolyte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添加电解质溶液延长使用寿命的不极化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添加电解质溶液延长使用寿命的不极化电极。
技术介绍
1937年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专利技术的硫酸铜电极是世界上用得最早和最普遍的不极化电极。硫酸铜电极缺点较多,其使用世间短,野外携带不方便,且必须要小心保存,不能摔打,这对于长时间在野外工作的勘探人员来说极为不便。70年代以来,法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研制了氯化铅、氯化镉、氯化汞、氯化银等各种电极。但这些电极和硫酸铜电极一样,其共同特点都是用金属棒(丝)和该金属的盐溶液与多孔陶瓷罐所构成的“液体”不极化电极.不能长时间使用。1977年法国科学家研制的Pb.Pbcl2电极,其极差电位小、稳定性能好、使用时间长等优点都是其他电极所不能比拟的,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不极化电极,被希腊等国家引用。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硫酸铜电极一直应用到现在,并被编入各种电法勘探教程和直流电法工作规范(武汉地质学院金属物探教研室.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84),成为我国传统和公认的不极化电极。几十年来我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添加电解质溶液延长使用寿命的不极化电极,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电极壳体(1)、顶盖(2)、带孔隔板(3)、防水管(4)、海绵(5)、固体电解质(6)、隔离环(7)和前体电极;/n所述电极壳体(1)的上端封闭安装顶盖(2)。/n所述电极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水平的带孔隔板(3),从而使顶盖(2)、电极壳体(1)和带孔隔板(3)形成内腔;/n所述电极壳体(1)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的隔离环(7);/n所述顶盖(2)具有供前体电极穿出的孔I和供电解质溶液流入腔体的孔II;/n所述带孔隔板(3)设有供前体电极穿过的孔III和供电解质溶液流入的n个孔IV;n≥1;n为自然数;/n所述带孔隔板(4)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添加电解质溶液延长使用寿命的不极化电极,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电极壳体(1)、顶盖(2)、带孔隔板(3)、防水管(4)、海绵(5)、固体电解质(6)、隔离环(7)和前体电极;
所述电极壳体(1)的上端封闭安装顶盖(2)。
所述电极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水平的带孔隔板(3),从而使顶盖(2)、电极壳体(1)和带孔隔板(3)形成内腔;
所述电极壳体(1)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的隔离环(7);
所述顶盖(2)具有供前体电极穿出的孔I和供电解质溶液流入腔体的孔II;
所述带孔隔板(3)设有供前体电极穿过的孔III和供电解质溶液流入的n个孔IV;n≥1;n为自然数;
所述带孔隔板(4)的下方填充满固体电解质(6);
所述防水管(4)夹设在顶盖(2)和带孔隔板(3)之间;其中,防水管(4)上端水平截面与孔I对齐,下端水平截面与孔III对齐;
所述带孔隔板(2)上覆盖有海绵(5);所述隔离环(7)具有孔V;
所述前体电极位于电极壳体(1)内部;
所述前体电极的上端依次通过孔III、防水管(4)和孔I穿出电极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添加电解质溶液延长使用寿命的不极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电极包括竖直金属丝(8)和螺旋状金属丝(9);所述螺旋状金属丝(9)位于电极壳体内部;螺旋状金属丝(9)的上端和竖直金属丝(8)的下端连接;竖直金属丝(8)的上端依次通过孔I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年张瀚李睿恒蔡志坤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