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自立脚手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105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拼装式自立脚手架系统,将格构柱式竖向立杆单元下端固定在钢制架体基础单元中,增加架体抗倾覆能力,在竖向立杆之间架设斜缀钢管、横缀钢管,能够防止竖向立杆单元的高向变形,通过横向水平杆将多列竖向立杆单元连接为一体,使多个竖向立杆单元作为传统架体的柱,将多个柱通过剪力撑连接,防止架体横向方向变形,改善了传统脚手架由于扣件抗转动刚度变化性较大,整个架体结构属于几何可变形体的现状。同时由于钢制架体基础单元具有可拆卸结构,利于自立脚手架的拆卸和循环周转利用。

A kind of assembled self standing scaffol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式自立脚手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老旧建筑脚手架
,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自立脚手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改革的深入,房屋建筑的老化问题日益凸显。老旧建筑加固改造的项目越来越多。因老旧建筑物改造项目往往涉及结构整体拆迁或者大面积拆除施工,故部分项目为满足扬尘控制要求及减少社会不良效应影响在全施工周期内采用外脚手架对改造建筑进行围护及遮挡。同时由于加固改造项目存在结构拆除施工阶段内围护架体无结构附墙问题,故此类围护架体需通过自身结构构造满足架体自身稳定和抵御外界(冲击)受力变形要求。而传统外架随着架体自由高度升高,架体抵抗变形能力急剧下降,必须按规范要求增设与邻近结构的附墙构造。故采取拼装式自立脚手架系统正好能方便、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如图1~2,传统脚手架若没有连墙件5,其自立高度不超过2步高度(约4米)。基本无法用于常规高度建筑物的拆迁改造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旨在解决传统脚手架自立高度不足,易变形失稳的问题,提供一种格构柱式脚手架结构,并为格构柱式脚手架单元配置易于拆卸的装配式基础单元,得到一种拼装式自立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式自立脚手架系统,包括钢制架体基础单元和竖向立杆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钢制架体基础单元平行于建筑物改造面在地面上首尾连接,排列成一行箱型基座,每个钢制架体基础单元包括槽箱、对称紧固固定槽箱两侧的竖板、焊接在竖板底端的翼板、等距间隔固定在槽箱顶端的横梁、填充在槽箱内的配重填充物,所述翼板与地面锚固固定,所述横梁与槽箱两侧箱壁可拆卸连接,每个横梁布置有间隔隔开的一对承插孔,所述槽箱底板布置有正对所述承插孔的承插柱;/n多个竖向立杆单元平行于建筑物改造面等距布置与承插孔、承插柱承插连接,每个竖向立杆单元包括2排2列竖向立杆;/n每个竖向立杆单元沿高度方向在四个竖直侧面架设多根首尾衔接的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自立脚手架系统,包括钢制架体基础单元和竖向立杆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钢制架体基础单元平行于建筑物改造面在地面上首尾连接,排列成一行箱型基座,每个钢制架体基础单元包括槽箱、对称紧固固定槽箱两侧的竖板、焊接在竖板底端的翼板、等距间隔固定在槽箱顶端的横梁、填充在槽箱内的配重填充物,所述翼板与地面锚固固定,所述横梁与槽箱两侧箱壁可拆卸连接,每个横梁布置有间隔隔开的一对承插孔,所述槽箱底板布置有正对所述承插孔的承插柱;
多个竖向立杆单元平行于建筑物改造面等距布置与承插孔、承插柱承插连接,每个竖向立杆单元包括2排2列竖向立杆;
每个竖向立杆单元沿高度方向在四个竖直侧面架设多根首尾衔接的斜缀钢管,每根斜缀钢管沿竖向立杆高度方向的跨距为一步,每根斜缀钢管两端分别与竖向立杆通过钢管扣件连接;
在垂直于建筑物改造面的竖直侧面内,相邻竖向立杆之间沿高度方向每隔一三步架设纵向水平横杆,并在上下相邻的纵向水平横杆间每隔一步增加横缀钢管;
在竖向立杆单元远离建筑物改造面的遮挡面,相邻竖向立杆单元之间沿高度方向每隔一步布置一层横向水平杆,至少两个竖向立杆单元在该遮挡面内被交叉布置的剪力撑固定,沿竖向立杆方向每隔3步距离,剪力撑与横向水平杆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在竖向立杆单元靠近建筑物改造面的作业面,相邻竖向立杆单元之间沿高度方向每隔三步布置一层横向水平杆,并在上下相邻的横向水平杆间每隔一步布置一层横缀钢管,每层横向水平杆及横缀钢管与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邦凤陶志红胡归逢刘薇刘瑞秀杨天东孙通罗军徐永伟曲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