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索塔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基础结构领域,具体涉及索塔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的索塔结构,借助缆索系统支起梁部结构跨越水域、峡谷等地缘交通障碍,具有将荷载传向地基的功能,同时还是上部结构刚度的根本来源。在斜拉桥、悬索桥等索承桥梁结构体系中,索塔很高,并且即使作用点位置较低的梁部结构水平荷载,也会通过缆索系统的作用,转移到索塔上位置较高的部位,索塔结构承担的弯矩荷载很大。现有桥梁技术中,索塔结构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也有少数采用钢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建造索塔的例子。索塔结构的外形多种多样,但目前一般都采用一个基础支承一座索塔的技术方案。由于现有技术一般用一座独立基础支承一座索塔,为了避免增加索塔顺桥向尺寸引起基础结构规模过大,也为了避免基础结构过多侵占通航净空宽度引起桥梁跨径增长带来的造价增加,现有技术中桥梁索塔结构的顺桥向尺寸一般都比较小,多数采用I形。索塔结构在顺桥向较小的构造尺寸和较大的弯矩承载需求,引起索塔必须采用较大的横截面积,这导致了索塔自重的增长和索塔基础造价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索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组沉箱桩基础组,每组沉箱桩基础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沉箱桩基础(1),每个所述沉箱桩基础(1)上均设有承台(15),每组沉箱桩基础组中相邻的所述沉箱桩基础(1)通过系梁(16)固定连接;/n两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呈倒Y型的塔柱(2),每根塔柱(2)包括多节依次拼接的塔柱节段,且每根所述塔柱(2)的下端与其中一组所述沉箱桩基础(1)外侧的两个所述承台(1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索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沉箱桩基础组,每组沉箱桩基础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沉箱桩基础(1),每个所述沉箱桩基础(1)上均设有承台(15),每组沉箱桩基础组中相邻的所述沉箱桩基础(1)通过系梁(16)固定连接;
两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呈倒Y型的塔柱(2),每根塔柱(2)包括多节依次拼接的塔柱节段,且每根所述塔柱(2)的下端与其中一组所述沉箱桩基础(1)外侧的两个所述承台(15)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沉箱桩基础(1)包括:
沉箱(12),其上设有盲柱孔(121),所述盲柱孔(12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基桩孔(123),每个所述基桩孔(123)内设有基桩套筒(122);
与所述基桩套筒(122)一一对应的基桩(11),每个所述基桩套筒(122)套设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基桩(11)上,并与其固定连接;
墩柱(13),其包括至少一节墩柱节段,所述墩柱(13)的一端设于所述盲柱孔(121)内并与沉箱(1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箱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桩套筒(122)内壁设有套筒剪力键(1221),每根所述基桩(11)的外壁设有基桩剪力键(111),所述基桩套筒(122)与所述基桩(11)之间设有粘结剂(122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箱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桩套筒(122)下方的周向设有封隔器(1222),所述封隔器(1222)包括卡固件和铺设在所述基桩套筒(122)下方一圈的钢丝,所述钢丝的一端通过所述卡固件固定在所述基桩套筒(122)上,另一端伸向所述基桩套筒(122)内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箱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桩套筒(122)的上方设有喂桩套(1224)。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传海,马润平,贾恩实,詹昊,阮怀圣,钱淼,刘芸欣,许磊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