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034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属于印染前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生产工艺具体步骤为:S1准备处理池:将精炼剂和水加入处理池中,升温至50‑60℃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20‑30℃后加入漂白剂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至5.0‑6.0,得到处理液待用,将锦氨混纺织物放入处理液中,浸渍或浸轧处理;S2织物前处理:降温至20‑30℃后加入过氧化氢,再进行浸渍或浸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环保、前处理之后失重率小、工艺周期短和高效能的优点。

A kind of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for pretreatment of polyamide blend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染前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纺织品印染前处理的炼漂过程包括退浆、精炼和漂白三道工序,分别在三个独立的过程中完成,这种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工序繁复,设备流水线长,耗能大;作业时间长,对织物的纤维损伤大;工作液中含有大量的烧碱、漂白剂、稳定剂等,排放的废水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处理难度高。目前,最常使用生物酶实现一浴法前处理工艺,生产过程退浆、精炼和漂白在同一处理浴中完成,其生物酶采用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酶,各生物酶单独或若干种混合使用,并采用双氧水钠、亚氧酸钠等组成的漂白剂,处理浴中还加入氯化钠、硫酸钠等稳定剂和聚氧乙烯烷基醚类组成的表面活性剂等,这种工作液由各种不同的生物酶、漂白剂、表面活化剂和稳定剂组成,成分复杂,对不同的纤维要根据不同的特征调整合适的助剂组成及其配比,而且操作过程是间歇式的,在不同的生产阶段,根据需要不断的改变助剂,不能实现连续生产。混纺织物的优点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对织物进行退浆、煮练以及漂白三合一,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S1准备处理池:将精炼剂和水加入处理池中,升温至50-60℃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20-30℃后加入漂白剂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至5.0-6.0,得到处理液待用,将锦氨混纺织物放入处理液中,浸渍或浸轧处理;/nS2织物前处理:降温至20-30℃后加入过氧化氢,再进行浸渍或浸轧处理;/n所述精炼剂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50-60%,海藻粉20-25%,辛苯昔醇5-8%,纯碱6-10%,抗氧化剂1%,余量为纯水;/n所述漂白剂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双氧水75-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对织物进行退浆、煮练以及漂白三合一,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准备处理池:将精炼剂和水加入处理池中,升温至50-60℃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20-30℃后加入漂白剂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至5.0-6.0,得到处理液待用,将锦氨混纺织物放入处理液中,浸渍或浸轧处理;
S2织物前处理:降温至20-30℃后加入过氧化氢,再进行浸渍或浸轧处理;
所述精炼剂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50-60%,海藻粉20-25%,辛苯昔醇5-8%,纯碱6-10%,抗氧化剂1%,余量为纯水;
所述漂白剂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双氧水75-85%,余量为硅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55%,海藻粉20%,辛苯昔醇8%,纯碱10%,抗氧化剂1%,余量为纯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的制备过程为:将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海藻粉、辛苯昔醇、抗氧化剂和纯水在35-40℃下混合20-30min,降温至0-5℃,再加入纯碱搅拌溶解混合均匀,室温静置3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剂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双氧水80%,余量为硅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锦氨混纺织物印染前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付春林孔令豪
申请(专利权)人:花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