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犹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地操纵控制汽车,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转弯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犹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同时,在主动安全中,对车辆行驶过程中急转弯识别也是重要一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和方向盘转角速度,确定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n步骤二、当所述车速在原地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时,对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为原地急转弯;/n当所述车速在低速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时,对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为低速急转弯;或者/n当所述车速在高速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时,对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为高速急转弯;/n步骤三、根据判断确定所述车辆的急转弯信息,包括原地急转弯、低速急转弯或者高速急转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和方向盘转角速度,确定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
步骤二、当所述车速在原地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时,对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为原地急转弯;
当所述车速在低速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时,对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为低速急转弯;或者
当所述车速在高速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时,对所述车速和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为高速急转弯;
步骤三、根据判断确定所述车辆的急转弯信息,包括原地急转弯、低速急转弯或者高速急转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地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为0<V≤15,所述低速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为15<V≤40,所述高速急转弯阈值判断区间为V>40;以及
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区间为0<W≤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当方向盘转角速度W>20时,均判定为急转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模糊控制模型输出所述车辆的原地急转弯概率P1进而判断所述车辆是否为原地急转弯,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将车速V、方向盘转角速度W以及原地急转弯概率P1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所述车速V以及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W输入模糊控制模型,均分为5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所述原地急转弯概率P1,分为5个等级;
根据所述原地急转弯概率P1判断所述车辆是否为原地急转弯;
其中,所述车速V的论域为[0,15],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W的论域为[0,20],所述原地急转弯概率P1的论域为[0,1],设量化因子都为1,设定所述原地急转弯概率P1的阈值为0.53~0.61中的一个值;
当所述原地急转弯概率P1达到阈值时,判断所述车辆为原地急转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急转弯识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模糊控制模型输出所述车辆的低速急转弯概率P2进而判断所述车辆是否为低速急转弯,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将车速V、方向盘转角速度W以及低速急转弯概率P2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所述车速V以及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W输入模糊控制模型,均分为5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所述低速急转弯概率P2,分为5个等级;
根据所述低速急转弯概率P2判断所述车辆是否为低速急转弯;
其中,所述车速V的论域为[15,40],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W的论域为[0,20],所述低速急转弯概率P2的论域为[0,1],设量化因子都为1,设定所述低速急转弯概率P2的阈值为0.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阳山,王琪,马越,周于伟,杨兴旺,何立科,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