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596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多个水平加强筋、多个竖直加强筋、多个第一限位筋、多个第二限位筋、导向柱和外框;电路板上设有与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向孔;第二壳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三限位筋;第二壳体的外围设有密封筋和第二固定孔。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导向柱将电路板导入到第一壳体中,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第二限位筋限制电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通过第二壳体上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壳体的第三限位筋限制电路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采用螺丝固定,从而使控制器电路板简洁高效的固定在壳体内部,进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的稳固性。

A fixed device for vehicl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越来越电子化、智能化,具体表现就是汽车上的控制器呈现成倍的增加,从而给汽车的驾驶人员带来更好的舒适、智能的驾驶体验。汽车上控制器会依据具体的功能安装在汽车的不同区域如发动机舱、底盘,以及驾驶舱。从而使控制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承受着不同载荷的振动、冲击等工况,因此,控制器中的核心部件电路板的固定保护则格外重要;另一方面,汽车的产能非常的大,从而也直接要求控制器的生产必须高效,基于以上两点,如何简洁高效的实现控制器电路板的固定是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控制器电路板的固定方式是利用螺丝直接固定在控制器某部分壳体上面,然后再与另一部分壳体组装成控制器整体。这种固定方式会给螺丝固定附件区域的电路板增加内应力,会影响电路板的寿命,另外,在组装螺丝过程中浪费时间而使生产效率降低,并且控制器内部固定电路板螺丝如有使用过程中有松动脱落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导向柱将电路板导入到第一壳体中,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第二限位筋限制电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通过第二壳体上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壳体的第三限位筋限制电路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采用螺丝固定,从而使控制器电路板简洁高效的固定在壳体内部,进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的稳固性。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多个水平加强筋、多个竖直加强筋、多个第一限位筋、多个第二限位筋、导向柱和外框;所述外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外围,所述多个水平加强筋平行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外框相接;所述多个竖直加强筋平行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竖直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外框相接,所述竖直加强筋与所述水平加强筋相垂直,从而将所述底板分成多个网格;所述多个第一限位筋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竖直加强筋的两端以及所述水平加强筋和竖直加强筋的交叉处;所述多个第二限位筋设置于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和竖直加强筋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二限位筋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相垂直;所述外框的内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外框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限位筋将所述电路板导向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且所述第二限位筋在水平方向对所述电路板进行限制,同时,所述第一限位筋顶住所述电路板的底面,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路板进行限制;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三限位筋;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围设有密封筋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将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限位筋顶住所述电路板顶面,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电路板进行限制;所述第二壳体的密封筋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密封槽相接,并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自攻螺钉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的固定。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包括多个接口。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接插件相匹配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密封胶贴合在所述接插件的顶面。优选的,所述水平加强筋和竖直加强筋的高度小于所述外框的高度。优选的,在水平加强筋和竖直加强筋的交叉处设置四个第一限位筋,所述四个第一限位筋形成十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框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外围的四个顶点处。优选的,第一壳体还包括第四限位筋,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路板进行限制。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筋为十字型结构。优选的,在所述网格中还设置了一组相互交叉的加强筋。进一步优选的,在与所述外框顶点相接的加强筋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导向柱将电路板导入到第一壳体中,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第二限位筋限制电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通过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壳体的第三限位筋限制电路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螺丝固定,从而使控制器电路板简洁高效的固定在壳体内部,进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从下至上包括第一壳体1、电路板2和第二壳体3,其中第一壳体1可以认为是下壳体,设置在下面,第二壳体3可以认为是上壳体,设置在上面,电路板2设置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下面具体对第一壳体1、电路板2和第二壳体3的结构进行介绍。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具体包括底板11、多个水平加强筋12、多个竖直加强筋13、多个第一限位筋14、多个第二限位筋15、导向柱10和外框17。在本例中,底板11为四边形结构,外框17设置于底板11的外围,多条水平加强筋12平行且等距设置在底板11上,水平加强筋12的两端与外框17相接,多条竖直加强筋13平行且等距设置在底板11上,竖直加强筋13的两端与外框17相接,水平加强筋12和竖直加强筋13的高度小于外框17的高度,目的是容置电路板2;竖直加强筋13与水平加强筋12相垂直,从而将底板11分成多个网格,水平加强筋12和竖直加强筋13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下壳体的支撑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为了保证加强筋之间的稳固性,还可以在网格中设置一组相互交叉的加强筋16,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水平加强筋12、竖直加强筋13以及网格中交叉加强筋16的排布进行设定,而且外框17、水平加强筋12、竖直加强筋13、交叉加强筋16和底板11可以采用一体化设置。多个第一限位筋14分别设置于水平加强筋12的两端、竖直加强筋13的两端以及水平加强筋12和竖直加强筋13的交叉处,具体的,在水平加强筋12的两端上各设置一个第一限位筋14,第一限位筋14沿水平加强筋12平行设置,并且第一限位筋14的一端与外框17相接,竖直加强筋13上的第一限位筋14与水平加强筋12上的第一限位筋14设置相同,进一步的,在水平加强筋12和竖直加强筋13的交叉处设置四个第一限位筋14,所述四个第一限位筋14形成十字型结构,优选的,在与外框17顶点相接的加强筋16的一端也可以设置一个第一限位筋14,所有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和第二壳体;/n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多个水平加强筋、多个竖直加强筋、多个第一限位筋、多个第二限位筋、导向柱和外框;所述外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外围,所述多个水平加强筋平行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外框相接;所述多个竖直加强筋平行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竖直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外框相接,所述竖直加强筋与所述水平加强筋相垂直,从而将所述底板分成多个网格;所述多个第一限位筋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竖直加强筋的两端以及所述水平加强筋和竖直加强筋的交叉处;所述多个第二限位筋设置于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和竖直加强筋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二限位筋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相垂直;所述外框的内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外框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n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限位筋将所述电路板导向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且所述第二限位筋在水平方向对所述电路板进行限制,同时,所述第一限位筋顶住所述电路板的底面,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电路板进行限制;/n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三限位筋;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围设有密封筋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将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限位筋顶住所述电路板顶面,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路板进行限制;所述第二壳体的密封筋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密封槽相接,并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自攻螺钉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控制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多个水平加强筋、多个竖直加强筋、多个第一限位筋、多个第二限位筋、导向柱和外框;所述外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外围,所述多个水平加强筋平行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外框相接;所述多个竖直加强筋平行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竖直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外框相接,所述竖直加强筋与所述水平加强筋相垂直,从而将所述底板分成多个网格;所述多个第一限位筋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竖直加强筋的两端以及所述水平加强筋和竖直加强筋的交叉处;所述多个第二限位筋设置于所述水平加强筋的两端和竖直加强筋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二限位筋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相垂直;所述外框的内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外框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限位筋将所述电路板导向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且所述第二限位筋在水平方向对所述电路板进行限制,同时,所述第一限位筋顶住所述电路板的底面,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电路板进行限制;
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三限位筋;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围设有密封筋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将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限位筋顶住所述电路板顶面,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路板进行限制;所述第二壳体的密封筋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密封槽相接,并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自攻螺钉进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军赵学峰刘渊霍舒豪张德兆王肖李晓飞张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