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50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座,涉及电力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该漏电保护插座,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安装盒和用于盖合在安装盒上的面板,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面板一侧为插套安装部,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安装盒底部一侧为端子组件安装部;所述插套安装部与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一体成型为所述基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基座的插套安装部和端子组件安装部一体成型,相比与现有技术的插套安装部和端子组件安装部为两个部件,简化零部件的数量,安装更加省事,且由于基座一体形成,不要再用螺丝安装,减少了插套安装部和端子组件安装部连接处的厚度,从而减小插座的整体厚度。

Leakage protection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保护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力相关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座。
技术介绍
现在漏电保护插座比较厚,且结构复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埋线盒里的线材顶住装不到位。且漏电保护插座内部结构复杂,零件较多,安装过程步骤较多,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漏电保护插座,以解决现在漏电保护插座较厚,不易安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座,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安装盒和用于盖合在安装盒上的面板,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面板一侧为插套安装部,所述插套安装部上设置有插套安装槽;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安装盒底部一侧为端子组件安装部,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用于安装端子组件;所述插套安装部与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一体成型为所述基座。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两端分别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安装盒底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套安装部上设置的插套安装槽分为一个或多个组,每个组包含两个或三个插套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插座还包括漏电保护机芯,所述漏电保护机芯包括电路板和脱扣机构组件,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面向所述面板一侧;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设置有定位扣位;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定位扣位一一对应的扣位孔;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定位扣位扣入所述扣位孔安装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至少一个插套安装槽组,其包含三个插套安装槽,分别为火线插套安装槽、零线插套安装槽和地线插套安装槽;在所述火线插套安装槽内设置有火线插套,在所述零线插套安装槽内设置有零线插套,在所述地线插套安装槽内设置有地线插套;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设置有两个电连接件,两个所述电连接件分别用于火线端子组件与电路板连接和零线端子组件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火线插套和所述零线插套连接;所述地线插套与地线端子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至少一个插套安装槽组,其包含两个插套安装槽,分别为火线插套安装槽和零线插套安装槽;在所述火线插套安装槽内设置有火线插套,在所述零线插套安装槽内设置有零线插套;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设置有两个电连接件,两个所述电连接件分别用于火线端子组件与电路板连接和零线端子组件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火线插套和所述零线插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插套固定孔,所述插套固定孔用于安装有插套,所述插套位于所述电路板面向所述面板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包括底板、侧壁和面框,所述侧壁沿所述底板边缘设置一周形成用于安装基座的容腔;所述面框设置在所述侧壁并向外延伸;且所述底板、侧壁和面框一体成型为所述安装盒。本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基座的插套安装部和端子组件安装部一体成型,相比与现有技术的插套安装部和端子组件安装部为两个部件,简化零部件的数量,安装更加省事,且由于基座一体形成,不要再用螺丝安装,减少了插套安装部和端子组件安装部连接处的厚度,从而减小插座的整体厚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内部结构的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种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分解图。图标:100-漏电保护机芯;200-插套安装部;300-端子组件安装部;400-火线插套;500-零线插套;600-地线插套;700-火线插套安装槽;800-零线插套安装槽;900-地线插套安装槽;110-火线端子组件;120-零线端子组件;130-地线端子组件;140-脱扣机构组件;150-电路板;160-定位扣位;170-复位键胶柱;180-通孔;190-插套固定孔;210-底板;220-侧壁;230-面板;240-面框;250-电连接件;260-扣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座,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安装盒和用于盖合在安装盒上的面板230,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面板230一侧为插套安装部200,所述插套安装部200上设置有插套安装槽;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安装盒底部一侧为端子组件安装部300,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300用于安装端子组件;所述插套安装部200与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300一体成型为所述基座。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设置在安装盒内,安装盒内的插套安装槽用于安装插套,端子组件安装部300用于安装端子组件,一般在端子组件安装部300上至少安装有火线端子组件110和零线端子组件120或者在端子组件安装部300上安装有火线端子组件110、零线端子组件120和地线端子组件130。相比于现有技术,端子组件安装部300和插套安装槽为两个零部件,在使用的时候,再将端子组件安装部300和插套安装槽用螺丝固定,结构更简单,且能够减少端子组件安装部300和插套安装槽之间连接处的厚度,从而降低整个基座的厚度,最终减少了漏电保护插座的厚度。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两端分别与所述面板230和所述安装盒底部抵接。基座两端分别与面板230和安装盒底部抵接,当基座的高度变低,从而整个漏电保护插座的厚度可以减少,方便安装漏电保护插座。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插套安装部200上设置的插套安装槽分为一个或多个组,每个组包含两个或三个插套安装槽。在插套安装部200上设置有一组插套安装槽,该组插座安装槽有两个插套安装槽或者三个插套安装槽。在插套安装部200上还可以设置多组插套安装槽,每组插套安装槽可以有两个插套安装槽或者三个插套安装槽。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插座还包括漏电保护机芯100,所述漏电保护机芯100包括电路板150和脱扣机构组件140,所述电路板150设置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140面向所述面板一侧;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140上设置有定位扣位160;在所述电路板150上设置有与定位扣位160一一对应的扣位孔260;所述电路板150通过所述定位扣位160扣入所述扣位孔260安装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140上。一般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14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扣位160,两个定位扣位160分别插入电路板150上一个扣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安装盒和用于盖合在安装盒上的面板,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基座;/n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面板一侧为插套安装部,所述插套安装部上设置有插套安装槽;/n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安装盒底部一侧为端子组件安装部,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用于安装端子组件;/n所述插套安装部与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一体成型为所述基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安装盒和用于盖合在安装盒上的面板,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基座;
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面板一侧为插套安装部,所述插套安装部上设置有插套安装槽;
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安装盒底部一侧为端子组件安装部,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用于安装端子组件;
所述插套安装部与所述端子组件安装部一体成型为所述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两端分别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安装盒底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安装部上设置的插套安装槽分为一个或多个组,每个组包含两个或三个插套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插座还包括漏电保护机芯,所述漏电保护机芯包括电路板和脱扣机构组件,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面向所述面板一侧;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设置有定位扣位;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定位扣位一一对应的扣位孔;
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定位扣位扣入所述扣位孔安装在所述脱扣机构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包括至少一个插套安装槽组,其包含三个插套安装槽,分别为火线插套安装槽、零线插套安装槽和地线插套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栋陈益平陈国富君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