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涉及漏电保护插头。包括:火线插片,设有第一温控开关,且连接火线,火线上设有第一开关;零线插片,设有第二温控开关,连接零线,且零线上设有第二开关;地线插片,连接地线;测试线路,一端连接火线,第一温控开关、第二温控开关和一测试开关分别并联设在测试线路上,另一端连接零线;检测电感,火线零线、测试线路分别穿过检测电感并连控制电路的感应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可控硅的控制端,可控硅的阳极通过脱扣线圈连接火线;电源线,设有包裹于火线输出线和零线输出线外部的屏蔽层,且通过第一电阻连地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过温保护精度高,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
本技术涉及漏电保护插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插头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插头中的插片与插座的插套咬合不够紧密,会出现两者接触不良,当过大电流时可能会发生严重发热、熔化,更严重则会出现起火等现象,为防止发生此类现象,本设计对插头插片进行过温保护,只要插片温度过热,电路将断电保护,防止用电安全事故发生。在现有具备插片过温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大多是用一个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检测零线插片和火线插片的综合温度进行控制,这样的保护温度不够精准,而且需要对零线插片和火线插片温度进行综合处理,综合处理后零部件的松动会导致综合温度严重偏离,导致过温保护功能失效。同时,现有具备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插头,大多是用包覆零线和火线的屏蔽层的电源线,零线和火线的屏蔽层通过电阻接至零线和火线上,使得屏蔽层带电,一旦电源线破损就有触电的隐患。本技术采用具有包覆零线和火线的屏蔽层的电源线,零线和火线的屏蔽层经电阻接至地线,当电源线破损后,屏蔽层内的零线和火线产生的漏电漏至外层屏蔽层,再经电阻漏至地线上,电路将断电保护,实现电源线的保护功能,防止用电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了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包括:火线插片,所述火线插片上设有一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火线插片连接一火线,且所述火线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关;零线插片,所述火线插片上设有一第二温控开关,所述零线插片连接一零线,且所述零线上设置有一第二开关;地线插片,所述地线插片连接一地线;测试线路,所述测试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第二温控开关和一测试开关分别并联设置在所述测试线路上,所述测试线路另一端连接所述零线;检测电感,所述火线、所述零线和所述测试线路分别穿过所述检测电感,且所述检测电感连接一控制电路的感应端和,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所述可控硅的阳极通过一脱扣线圈连接所述火线,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零线;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内部还设有一包裹于所述火线输出线和所述零线输出线外部的一屏蔽层,且所述屏蔽层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地线。优选的,所述脱扣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对应设置,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具有过温度保护功能,且精度高,同时在零线和火线的屏蔽层上设置电阻并将其接至地线,具有漏电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的电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了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如图1所示,包括:火线插片1,所述火线插片1上设有一第一温控开关KT1,所述火线插片1连接一火线,且所述火线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关K1;零线插片2,所述零线插片2上设有一第二温控开关KT2,所述零线插片2连接一零线,且所述零线上设置有一第二开关K2;地线插片3,所述地线插片3连接一地线;测试线路,所述测试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第二温控开关和一测试开关分别并联设置在所述测试线路上,所述测试线路另一端连接所述零线;检测电感L,所述火线所述零线和所述测试线路分别穿过所述检测电感L,且所述检测电感L连接、一控制电路M的感应端,所述控制电路M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Q的控制端,所述可控硅Q的阳极通过一脱扣线圈T连接所述火线,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零线;电源线X,所述电源线X内部还设有一包裹于所述火线输出线和所述零线输出线外部的一屏蔽层P,且所述屏蔽层P通过一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地线。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实现对插头的过温保护功能,用第一温控开关KT1和第二温控开关KT2分别监控火线插片1和零线插片2的实时温度,当第一温控开关KT1或则第二温控开关KT2检测到火线插片1或则零线插片2温度过高时,第一温控开关KT1或则第二温控开关KT2接通,测试线路产生电流并流过检测电感L,使检测电感L产生感应电压并送至控制电路M,经控制电路M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触发可控硅Q导通,此时脱扣线圈T产生电流并产生磁吸力,该磁吸力分别断开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实现过温保护功能。当电源线X破损后,屏蔽层P内的零线或火线对外界产生漏电,首先该漏电电流漏至外层屏蔽层P,再经第一电阻R1流至地线上,检测电感L检测到有漏电后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M,控制电路M再输出控制信号触发可控硅Q导通,使脱扣线圈T上产生电流并产生了磁吸力,该磁吸力分别将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断开,火线输出线和零线输出线均被断电保护,达到漏电保护功能,防止用电安全事故发生。测试开关S可以实现对本技术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进行漏电保护功能的测试,同时还可以作为紧急开关使用,用于触发对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的保护。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线路中设置有至少一第二电阻R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电阻R2实现分流作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火线和所述零线之间设置有一压敏电阻U。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压敏电阻U实现控制所述火线和所述零线之间的电压差。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M的电源端分别连接所述可控硅Q的阳极和阴极。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脱扣线圈T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K1和所述第二开关K2对应设置,控制所述第一开关K1和所述第二开关K2的通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脱扣线圈T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K1和所述第二开关K2对应设置,不限定所述脱扣线圈T和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之间的具体位置关系,能实现脱扣线圈T控制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通断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火线插片,所述火线插片上设有一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火线插片连接一火线,且所述火线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关;/n零线插片,所述零线插片上设有一第二温控开关,所述零线插片连接一零线,且所述零线上设置有一第二开关;/n地线插片,所述地线插片连接一地线;/n测试线路,所述测试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第二温控开关和一测试开关分别并联设置在所述测试线路上,所述测试线路另一端连接所述零线;/n检测电感,所述火线、所述零线和所述测试线路分别穿过所述检测电感,且所述检测电感连接一控制电路的感应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可控硅的控制端,所述可控硅的阳极通过一脱扣线圈连接所述火线,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零线;/n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内部还设有一包裹于所述火线输出线和所述零线输出线外部的一屏蔽层,且所述屏蔽层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地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温保护和电源线保护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火线插片,所述火线插片上设有一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火线插片连接一火线,且所述火线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关;
零线插片,所述零线插片上设有一第二温控开关,所述零线插片连接一零线,且所述零线上设置有一第二开关;
地线插片,所述地线插片连接一地线;
测试线路,所述测试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第二温控开关和一测试开关分别并联设置在所述测试线路上,所述测试线路另一端连接所述零线;
检测电感,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君威,黄贤良,陈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