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13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楼承板,包括彩钢板,彩钢板采用辊压冷弯形成外波谷段和内波谷段,外波谷段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内波谷段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平行的内边锋段,外边峰段和内波谷段中间位置的顶部形成肋状的波峰段。具有能提高开口楼承板握裹,避免滑脱现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楼承板
本技术涉及楼承板
,具体讲是一种改进型楼承板。
技术介绍
开口楼承板是专门为建筑行业打造的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取材方便、广泛应用的特制设备,并且此种开口楼承板版面效果简洁、大方、醒目、新颖出奇,并且市场需求量巨大。然而现有开口楼承板的肋部波峰的握裹较差,常常出现滑脱现象,因此如何避免开口楼承板滑脱,在保持开口楼承板强度高,承重、抗震性好特点的同时,加强握裹效果成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楼承板,具有能提高开口楼承板握裹,避免滑脱现象的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改进型楼承板,包括彩钢板,彩钢板采用辊压冷弯形成外波谷段和内波谷段,外波谷段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内波谷段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平行的内边锋段,外边峰段和内波谷段中间位置的顶部形成肋状的波峰段。进一步的,彩钢板的内部设有加厚设置的加强筋,加强筋与彩钢板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加强筋提高彩钢板结构强度,在彩钢板上外波谷段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内波谷段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平行的内边锋段,使原本呈梯形的开口内部成为双层结构,使开口保持钝角利于支撑以外,开口的边缘呈缩口状构成肋状的波峰段,使对楼承板的握裹力更强,达到真正的组合楼板作用,且相对于传统开口楼承板,内波谷段和外波谷段构成的板底更加平整。进一步的,外边峰段和内边锋段中间位置均设有吊点槽。通过设置的吊点槽直接用于连接L型吊件,无需开孔或预埋吊装,使用方便快捷。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楼承板,与现有改进型楼承板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能提高开口楼承板握裹,避免滑脱现象的优点,具体体现为:优点1:彩钢板的内部设有加厚设置的加强筋,加强筋与彩钢板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加强筋提高彩钢板结构强度,在彩钢板上外波谷段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内波谷段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平行的内边锋段,使原本呈梯形的开口内部成为双层结构,使开口保持钝角利于支撑以外,开口的边缘呈缩口状构成肋状的波峰段,使对楼承板的握裹力更强,达到真正的组合楼板作用,且相对于传统开口楼承板,内波谷段和外波谷段构成的板底更加平整。优点2:外边峰段和内边锋段中间位置均设有吊点槽。通过设置的吊点槽直接用于连接L型吊件,无需开孔或预埋吊装,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改进型楼承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改进型楼承板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所示序号:彩钢板1、加强筋2、外波谷段3、外边峰段4、波峰段5、内波谷段6、内边锋段7和吊点槽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楼承板,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彩钢板1,彩钢板1采用辊压冷弯形成外波谷段3和内波谷段6,外波谷段3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4,内波谷段6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4平行的内边锋段7,外边峰段4和内波谷段6中间位置的顶部形成肋状的波峰段5。本技术中,彩钢板1的内部设有加厚设置的加强筋2,加强筋2与彩钢板1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加强筋2提高彩钢板1结构强度,在彩钢板1上外波谷段3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4,内波谷段6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4平行的内边锋段7,使原本呈梯形的开口内部成为双层结构,使开口保持钝角利于支撑以外,开口的边缘呈缩口状构成肋状的波峰段5,使对楼承板的握裹力更强,达到真正的组合楼板作用,且相对于传统开口楼承板,内波谷段6和外波谷段3构成的板底更加平整;外边峰段4和内边锋段7中间位置均设有吊点槽8。通过设置的吊点槽8直接用于连接L型吊件,无需开孔或预埋吊装,使用方便快捷。该种改进型楼承板的工作原理:该种楼承板的彩钢板1采用辊压冷弯形成外波谷段3和内波谷段6,外波谷段3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4,内波谷段6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4平行的内边锋段7,外边峰段4和内波谷段6中间位置的顶部形成肋状的波峰段5,彩钢板1的内部设有加厚设置的加强筋2,通过加强筋2提高彩钢板1结构强度,在彩钢板1上外波谷段3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4,内波谷段6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4平行的内边锋段7,使原本呈梯形的开口内部成为双层结构,使开口保持钝角利于支撑以外,开口的边缘呈缩口状构成肋状的波峰段5,对楼承板的握裹力更强,达到真正的组合楼板作用,且相对于传统开口楼承板,内波谷段6和外波谷段3构成的板底更加平整,边峰段4和内边锋段7中间位置均设有吊点槽8连接L型吊件,无需开孔或预埋吊装,使用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改进型楼承板,与现有改进型楼承板相比,具有能提高开口楼承板握裹,避免滑脱现象的优点。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楼承板,包括彩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板(1)采用辊压冷弯形成外波谷段(3)和内波谷段(6),所述外波谷段(3)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4),所述内波谷段(6)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4)平行的内边锋段(7),所述外边峰段(4)和内波谷段(6)中间位置的顶部形成肋状的波峰段 (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楼承板,包括彩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板(1)采用辊压冷弯形成外波谷段(3)和内波谷段(6),所述外波谷段(3)的侧面形成倾斜的外边峰段(4),所述内波谷段(6)的内部形成与外边峰段(4)平行的内边锋段(7),所述外边峰段(4)和内波谷段(6)中间位置的顶部形成肋状的波峰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之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