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081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包括带式输送机、壳体、压平机构和打散机构,壳体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螺栓与带式输送机固定连接,压平机构包括螺纹套,螺纹套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连接,螺纹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辊架,压辊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辊,压辊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压辊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棉花杂乱的进入人工分拣位置,使得人工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具有分拣前对棉花整合的优点,能够方便了工人对棉花异性纤维分拣,提高了异性纤维的分拣效率。

A kind of sorting equipment for heterosexual fiber in co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是指在籽棉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塑料膜或绳、染色线绳、或布块等,有色纤维、化学纤维、毛发俗称“三丝”,混入籽棉中的异性纤维,容易被打碎成散落单纤维,在纺织加工中难以清除。纺纱时,散落单纤维容易使棉纱断头,降低生产效率,织布时,影响布面质量,染色时,因着色不同,影响外观,对棉纱和布面的质量造成了很大危害,因印染棉布、棉纱时,棉纤维与异性纤维着色率不一致,导致棉纺布料染色时出现明显“疵点”和色斑,造成大批残次品,直接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外贸出口。在对棉花中异性纤维处理都是将棉花放在带式输送机上进行人工分拣,人工分拣前没有对棉花进行整合,使得棉花以乱糟糟的情况下进入人工分拣位置,使得人工分拣效率低下,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具有分拣前对棉花整合的优点,解决了人工分拣前没有对棉花进行整合,使得棉花以乱糟糟的情况下进入人工分拣位置,使得人工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包括:带式输送机;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带式输送机顶部的左侧;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包括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辊架,所述压辊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压辊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后侧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一电机相适配的活动槽;打散机构,所述打散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转块,与延伸转块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设置有打散支架,所述壳体后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与转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带式输送机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壳体右侧。优选的,所述带式输送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拣盒,所述分拣盒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螺纹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螺纹套表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把手。优选的,所述打散支架的数量为七组,七组打散支架均匀分布固定在转杆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压平机构和打散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在带式输送机对棉花输送的过程中,打散机构使得棉花变成蓬松的状态,压平机构使得蓬松的棉花被规整输送至分拣盒处,方便了分拣,解决了人工分拣前没有对棉花进行整合,使得棉花以乱糟糟的情况下进入人工分拣位置,使得人工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具有分拣前对棉花整合的优点,能够方便了工人对棉花异性纤维分拣,提高了异性纤维的分拣效率。2、本技术通过挡板的设置,能够对输送的棉花限位,避免规整后的棉花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从带式输送机上输送带掉落的情况。3、本技术通过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对螺纹杆进行限位,避免了螺纹杆出现从螺纹套的内腔滑脱。4、本技术通过辅助把手的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在转动螺纹套提供辅助效果,方便了使用者转动螺纹套。5、本技术通过打散支架为七组的设置,能够使得打散支架转动时对棉花进行打散的效果更好,使得棉花蓬松状态更佳,方便了分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结构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平机构和打散机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带式输送机;2、壳体;3、压平机构;31、螺纹套;32、螺纹杆;33、压辊架;34、压辊;35、第一电机;36、活动槽;37、限位块;38、辅助把手;4、打散机构;41、转杆;42、延伸转块;43、打散支架;44、第二电机;5、挡板;6、分拣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包括带式输送机1、壳体2、压平机构3和打散机构4,壳体2固定在带式输送机1顶部的左侧。压平机构3包括螺纹套31,螺纹套31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壳体2活动连接,螺纹套3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的底部贯穿至壳体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辊架33,压辊架3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辊34,压辊架3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5,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与压辊34固定连接,壳体2后侧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一电机35相适配的活动槽36,螺纹杆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7,限位块37的直径大于螺纹杆32的直径,通过限位块37的设置,能够对螺纹杆32进行限位,避免了螺纹杆32出现从螺纹套31的内腔滑脱,螺纹套31表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把手38,通过辅助把手38的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在转动螺纹套31提供辅助效果,方便了使用者转动螺纹套31。打散机构4包括转杆41,转杆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转块42,与延伸转块42通过轴承与壳体2活动连接,转杆41的表面设置有打散支架43,壳体2后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4,第二电机44的输出轴贯穿至壳体2的内腔并与转杆41固定连接,打散支架43的数量为七组,七组打散支架43均匀分布固定在转杆41的表面,通过打散支架43为七组的设置,能够使得打散支架43转动时对棉花进行打散的效果更好,使得棉花蓬松状态更佳,方便了分拣,带式输送机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5,挡板5位于壳体2右侧,通过挡板5的设置,能够对输送的棉花限位,避免规整后的棉花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从带式输送机1上输送带掉落的情况,带式输送机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拣盒6,分拣盒6位于两个挡板5之间。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棉花输送的过程中,开启第二电机44,第二电机44带动转杆41转动,转杆41带动打散支架43转动将棉花打散至蓬松状态,使用者转动螺纹套31,带动螺纹杆32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压辊34上下运动来调节压辊34与棉花的距离,便于操作,开启第一电机35,第一电机35带动压辊34转动将打至蓬松状态的棉花进行压平规整,即可达到分拣前对棉花整合的优点。综上所述:该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通过压平机构3和打散机构4的配合使用,能够在带式输送机1对棉花输送的过程中,打散机构4使得棉花变成蓬松的状态,压平机构3使得蓬松的棉花被规整输送至分拣盒6处,方便了分拣,解决了人工分拣前没有对棉花进行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式输送机(1);/n壳体(2),所述壳体(2)固定在带式输送机(1)顶部的左侧;/n压平机构(3),所述压平机构(3)包括螺纹套(31),所述螺纹套(31)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壳体(2)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3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底部贯穿至壳体(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辊架(33),所述压辊架(3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辊(34),所述压辊架(3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与压辊(3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后侧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一电机(35)相适配的活动槽(36);/n打散机构(4),所述打散机构(4)包括转杆(41),所述转杆(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转块(42),与延伸转块(42)通过轴承与壳体(2)活动连接,所述转杆(41)的表面设置有打散支架(43),所述壳体(2)后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4),所述第二电机(44)的输出轴贯穿至壳体(2)的内腔并与转杆(4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中异性纤维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式输送机(1);
壳体(2),所述壳体(2)固定在带式输送机(1)顶部的左侧;
压平机构(3),所述压平机构(3)包括螺纹套(31),所述螺纹套(31)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壳体(2)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3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底部贯穿至壳体(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辊架(33),所述压辊架(3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辊(34),所述压辊架(3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与压辊(3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后侧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一电机(35)相适配的活动槽(36);
打散机构(4),所述打散机构(4)包括转杆(41),所述转杆(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转块(42),与延伸转块(42)通过轴承与壳体(2)活动连接,所述转杆(41)的表面设置有打散支架(43),所述壳体(2)后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4),所述第二电机(44)的输出轴贯穿至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红祁庆周小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纤维检验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